张钟元
(鞍山师范学院 学生处,辽宁 鞍山 114007)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探究
——以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润德”志愿服务行动为例
张钟元
(鞍山师范学院 学生处,辽宁 鞍山 114007)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素材意义、过程意义和效果意义,应以认同教育为核心和目标,以实践育人为方式和助力,以氛围形成为过程和导向,以学生成长为效果和愿景。通过形成制度化、科学化、联动化和常态化的实践育人机制,凝练出“公益实践”的理念,实现高校育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方法多样、育人效果突出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互动发展的过程,理论的发展演进和实践的运行推进共同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产生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进一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提炼、在实践发展中合理调整、在理论升华中科学概括,最终促成主体性阐发和实效性生成。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素材
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作为生动的国情教育形式,为大学生直观感受社会主义中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供了第一手素材,丰富了为加深对国家和社会的了解程度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有益形式。注重以多样的公益实践活动助推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实现从语言表述层面到氛围感受层面,从体系把握层面到信仰追求层面的升华,从而增强了其在思想、情感和行动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担负起塑造灵魂、坚定方向、培育道德和健全人格的育人责任。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过程
这种教育形式避免了单一说教给学生造成的逆反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了第二课堂的积极效果,将教育主体、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都进行了创新性的置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在第二课堂中进行通识教育,在实践中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益精神,对逐步形成制度化、科学化、联动化和常态化的实践育人机制,积极探索高校育人工作新思路,努力开拓高校育人工作新局面,意义重大。在工作中紧紧围绕德育中心,着力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强调大学生课程学习与公益实践并重,促使大学生在公益实践中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与人文情怀,不断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真切效果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大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把握和自行理解,作为主体的参与程度高、体验程度高,辅之教育者的适时点拨,记忆深刻,融汇于心,真诚信服,从而发挥了第一课堂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在一定意义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1]。” 通过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树典型,宣传教育,影响和感染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一)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润德”志愿服务行动的现状
为培育无私奉献、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社会风尚,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地方与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区中的长期良性互动融合,鞍山师范学院与铁东区委、区政府联合开展大学生“润德”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润德”志愿服务行动开展后,鞍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们深入社区,投身志愿服务工作。
“润德”志愿服务行动以政府搭建平台、社区提供环境、高校学生深入一线为框架,实现各二级学院与社区对接的长期性志愿服务,努力拓展高校学生以专业理论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相结合的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发挥自身学术优势,积极为社区建设和地方发展做贡献。在志愿服务的组织过程中,学校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要义,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线,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实现易于接受、行之有效并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志愿服务在推动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容,而且实现了大学生成长与社区建设在双赢机制下的相互促进[2]。
(二)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主题班会和主题征文等形式广泛采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设计方案、实施情况和管理工作样本,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实效性的一手资料,深入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提升。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注重样本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着重观察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动态变化。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价值观中普遍存在着功利性、多元性和模糊性等特点,产生原因复杂,主要有经济政治大环境、民族文化氛围、家庭熏陶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等因素。横向而言,在参加志愿服务较多和较少(区别较多与较少的标准以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学时数量来衡量)的大学生中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参加志愿服务较多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普遍较好;纵向而言,同一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前后,其对社区现状的了解程度增强,个人能力得到锻炼,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变化表现不明显。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前后样本相隔时间较短,不足以体现出价值观的明显变化;二是采集样本多来自对志愿服务有较强参加意愿的学生,普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较好,可变化空间不大。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创新性的实际效果,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内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情怀。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在志愿服务这一生动有效、说服力强的教育形式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使学生深入接触社会,感受社会主义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与进步,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相互结合,有效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而营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并且有利于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三)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长期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运行机制问题、可持续性问题与活动开展的效果问题;其次是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存在政策力度、人身安全、必要经费等方面问题;最后是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问题,志愿服务要持续开展,要达到通过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必然需要深厚的理论支撑。
(一)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方向,努力形成制度化、科学化、联动化和常态化的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结合学生评价体系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指导思想到组织管理,从制度设计到运行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形成以志愿服务为主的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机制。从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视角出发,理解和把握实践育人作为教育管理的杠杆和抓手,开拓高校育人工作新局面。将公益实践活动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使学生重视并自觉接受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要义的公益实践教育。
(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首先是政府层面的政策保障,政府的政策支持对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开展是非常有效的助力,不仅能够在大学生深入社会的过程中起到桥梁架构的作用,并且能够推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氛围;其次是社区层面的安全保障,不仅有足够的社会环境和资源能够接纳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公益实践活动,而且社区对服务对象应进行相关筛查,以保证大学生的各项安全;最后是学校层面的经费保障,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要系统持续地开展下去,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三)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
努力深化与拓展实践育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益精神、志愿服务精神相结合,实现高校育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方法多样、育人效果突出的目标。尝试高校实践育人的外延式拓展,将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益精神相结合,努力提升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高度。实践育人这一大课题将被注入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从而诠释出实践在人的社会性问题上的重要意义,反映出实践作为人同社会环境和客观事物相联结的唯一纽带和桥梁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教育的大背景下,有效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服务学习”的思想,突出“公益“的义务无偿性和志愿服务性,有利于凝练出公益实践的理念。将“公益”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渗透公益精神和公民意识,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氛围,是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创新之路。
[1] 刘丰林.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拓展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54-55.
[2] 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175):103-106.
(责任编辑:刘士义)
The effectiveness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s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voluntary serv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Run De voluntary service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as example
ZHANG Zhongyuan
(DepartmentofStudentAffairs,AnshanNormalUniversity,AnshanLiaoning114007,China)
Colleges students’ voluntary service in the communi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actis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It should take identity education as core and goal,educating as method and assistance,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s process and guide,students’ growth as effect and hope.Through building scientific and normalized education mechanism,it generalizes the concept of public benefit practic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a clear direction,diversified working methods and prominent effects.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voluntary service;cultivation by practice
2016-06-28
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实效性研究”(L15BSZ028)研究成果。
张钟元(1986-),女,辽宁丹东人,鞍山师范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
G641
A
1008-2441(2016)05-0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