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富
(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消费社会视域下和谐人际交往关系建设
王国富
(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阶段,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促使人的消费生活得到全方位的改善,消费开始在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逐渐具有消费社会的特征。在消费社会视域下,消费活动具有符号化的特征,构成人的社会交往手段。为此,培育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有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文化,推动和谐人际交往关系建设,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加适合的社会环境。
消费社会;人际交往关系;消费理念
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消费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促使生产占主导的社会生活逐渐向消费占主导地位生活转变。消费社会视域下的消费不仅具有个人的特征,同时具有符号化的特质,开始具有社会交往手段的意义,对社会交往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殊存在,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满足自然生命诉求的各种活动,需要与他人进行一定的分工合作关系。不同的社会分工决定人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社会地位,形成具有职业特征的人际交往关系,表明人的特殊存在状态。
(一)社会分工导致人际交往关系出现阶层化特征
中国社会自古代开始就流行以貌取人的文化传统,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具有不同的衣食住行标准,社会生活直接表现人的社会存在地位。不同的社会地位源于人在社会分工中的差别,尤其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表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导致社会地位的显著差别,直接造成脑力劳动对体力劳动的蔑视。在现代工业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交往关系中,由于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和细致化,导致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也带有阶层分化的特征。马克思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当代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导致社会发展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人们对体力劳动存在一定的拒斥,对脑力劳动越来越青睐有加。
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中,最受青年人青睐的职业是考取公务员,以进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自己的最优选择。考公务员热的现象表明古代社会官本位的文化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同时也表明现代社会中各行业之间的区别仍然明显,不同的行业对于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吸引力存在显著差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职业的不同,直接导致人们的社会地位存在差别,同时也会导致人际交往关系不同。
(二)消费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用交往关系、交往方式等表述生产关系概念,并从交往关系出发探讨政治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在本文中的人际交往关系不是探讨生产关系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影响,而是探讨人的消费活动对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社会关系不仅是生产活动中结成的分工合作关系,同时也包括消费活动中形成的消费同盟关系。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提升,人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命活动的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少,而用于休闲和消费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促使消费活动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重逐渐具有超出生产活动的趋势,对人的社会生产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消费团体,各种车友会、俱乐部等消费团体表明消费活动已经成为影响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因素,成为确立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活动不仅是满足个人生存的活动,同时消费还具有社会交往的职能,具体的消费活动表明人的社会存在状态,形成一定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表明人的社会存在状态,对人的社会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消费具有阶层区分的符号化特征
当代中国社会在工业化进程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已经基本解决社会成员的温饱问题,正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拓展人的生存空间,提高人的生活品味。对当代中国人来说,人们的生活消费不再是满足生存本能的生命消费,越来越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使得消费活动越来越成为人的社会存在的集中表现形式。生产并不是最终目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消费活动并不是生产的附庸,而是生产的目的。马克思认为人是什么样的存在,“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它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这个理论可以引申为人是什么样的存在,这直接与人的消费活动相关,人有什么样的消费活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目标逐渐发生质的飞跃,消费目标不再是单纯消费商品物的使用价值,而是逐渐转向消费商品物的交换价值所代表的符号价值。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消费品的品牌,名牌消费品与普通消费品之间的价格差别明显。追求品牌消费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生活的重要旋律,各种著名品牌消费品的广告充斥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左右着人们的消费取向。
在现代传播媒介操纵下的消费活动逐渐具有符号化的倾向,人们的消费目标转变为以消费物所代表的符号价值意义为主,这种消费活动成为突出人的生活品位和社会地位的标志。鲍德里亚指出:“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但是,这种法定的区分过程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每个人都是通过它注册于社会的[2]。”消费活动的符号化表明当代中国人的消费活动总体质量的显著提高,同时也为人的消费活动的形而上的超越追求提供了可能的发展空间。人的消费活动不仅满足当下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是为未来的理想生活追求奠定基础,预示着理想生活的发展方向。人是不满足于现有生活状况的超越存在,导致人的生活具有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这种超越属性表明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促使人成为具有自主规划生活目标的自由的超越存在。
因此说,人是具有自觉意识的不断生成的独特存在,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追求自由的形而上的超越追求,这种自由的超越追求不仅需要合理的人与自然关系作为基础,同时还需要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作为保障,只有在二者基础上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人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自由自觉的类存在,不断提升人的社会存在质量。
人际交往关系符号化现象的出现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与动物不同,人不满足于现状并憧憬美好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改造自身生存状况的过程中,人的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空间拓展和品质升华的发展趋势。
(一)生产力不发达社会的人际关系围绕生命需要展开
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为此人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结成一定的分工合作关系,赋予自然物以人的尺度,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为此,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总是在社会关系中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从自然界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人在社会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关系首先是源于自然需求,但人际关系的形成不会局限于人的自然需求,还会具有社会性的内容。在人际交往关系中,人们不仅追求物的存在,同时还追求意义的存在,赋予人际交往关系社会性的内涵。
在社会分工合作关系中,人们被赋予一定的分工合作地位,从事不同的分工劳动,这种生产基础上的交往关系对人的生存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的交换、分配、消费等多种社会活动。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期,分工合作关系具有不平等的性质,社会分工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区别,整个社会分工被分为等级森严的三六九等,导致在消费方面,占据优势分工地位的人占据大多数的消费产品,实行为了满足少数人的需要而压抑了大多数人的需求的分配原则。可以说,建立在不平等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人际交往关系必然带有不平等的特点。不平等的社会分工实际上已经对整个社会进行身份划分,给不同的阶层贴上特殊的符号标签,这种身份标签带有政治等级色彩。
(二)消费社会的人际交往关系重视社会内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合作关系对人的强制性逐渐减弱,人们逐渐对为了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料而受到社会分工束缚的现象感到不满,逐渐提出消除不平等分工的要求。为此,在建立在后工业化基础上的消费社会中,人际交往关系逐渐摆脱生存资料的强制束缚,逐渐重视社会交往关系中的社会性内涵,追求平等自由等新的社会发展理念,提出建构新型社会交往关系的核心原则。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不仅具有生存和安全这些低级层次的需求,同时还具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级层次的需要,从而把人的需要区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在人的生存和安全等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更加重视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的满足。因此,可以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资料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不会局限于物质资料的获得,而是会逐渐走向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的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际交往关系的现代转型,现代消费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必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层次的需求,这种社会性的需求摆脱物质资料的局限,具有形而上的价值取向。
在消费社会中,人际交往关系符号化的倾向更加明显,这种符号化源于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不断超出自然生命需求束缚,形成人的形而上的超越追求的必然产物。消费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应当贯彻平等互利的理念,确立人与人和谐共存的社会理念,就像人们把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进行关爱一样,人们同样需要对他人的社会存在给予必要的尊重,把他人的社会存在理解为人的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理解为人的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在人际交往关系中真正实现对他人的尊重,把自己理解为社会性的存在,在社会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
(三)消费社会的人际交往关系表达人的个性化诉求
在人际交往关系的建构过程中,人的社会需求逐渐超越人的自然生命需求,这种现象表明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本质,但这种社会性的本质并不能把人与他人区别开来。人不仅是社会性的存在,即人不仅是大写意义上的人,同时还是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个人。个人希望自己成为独特的存在,就必须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在社会关系中成为个人独特的存在标签,如同具有个性的名字一样,凸显人的个性魅力。为此,人际交往关系不仅表达人的形而上的社会需求,同时还应该表达人的个性的社会需求,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客观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社会交往关系区分为公共领域的人际交往关系和私人领域的人际交往关系。首先,建立在社会生产基础上的人际交往关系形成人的公共领域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是实现人的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其次,建立在社会消费基础上的人际交往关系构成人的私人领域的交往关系,这种私人性质的交往关系体现人的个性的选择。加入什么样的消费群体,这是具体个人的主体选择,只要不超出自身的消费能力,做出具体消费选择就是主体个人的事情,从而为主体的自由生活创造发展空间。
私人领域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决定人的具体的生活存在状态,这种私人领域人际交往关系的建设构成当代中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培养社会成员形成健康合理的私人领域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能力,提升社会成员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意义。
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活动逐渐摆脱使用价值的单一评价尺度,逐渐形成符号消费的价值取向,这种符号消费表明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等精神消费追求。面对符号消费的社会现实,主流的消费文化应当把塑造合理的符号消费理念作为消费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确立社会认同的符号编码机制,发挥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对社会成员消费价值观的塑造功能,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建构。
(一)爱国意识是人在社会中获得认同的崇高标准
培养爱国意识在建构主体价值观中占有优先地位。爱国意识的形成源于人的某种情感,是人的归属感的内在诉求。人总是希望自己在精神上有所归属,不希望自己在精神上无家可归,人们无法忍受精神上无所依托的漂泊状态。爱国意识作为融入精神世界的重要因素,表明主体对自己生活的社会群体的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喜欢,表明主体在精神意识层面的归属感。爱国意识具有对唯利是图意识的牵制功能,对于培养消费价值观具有宏观导向功能。对消费主体精神境界的建构是培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步骤,因为人的价值观决定人的消费需求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构成消费行为的内在动力。在爱国这一群体共识面前,金钱的诱惑就不是放弃爱国意识的充足理由,任何为了金钱原因放弃爱国意识的人都会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唾弃。在一定意义上说,爱国不是一个理性计算的问题。理性计算就会涉及成本和回报问题,任何金钱和利益都无法和爱国等价交换。古往今来的民族英雄在面对外族侵略的时候,不仅面对金钱和利益诱惑,而且面临失去生命的威胁,都不放弃自己的爱国情怀,这舍生取义的行为显现的就是爱国情怀的精神属性,它就是人的精神家园,就是人的精神诉求,出卖国家就等于出卖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可以说,爱国意识不是金钱和利益能够交换到的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为此,培养爱国意识就必须抵制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避免一切都与金钱捆绑在一起的金钱崇拜观念,防止金钱崇拜对爱国意识的侵蚀。如果消费理念上唯利是图,那么不可能培养真正的爱国理念。主体精神境界的建构水平决定主体的价值观建构,进而会影响到主体的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无论主体在社会生产的公共领域,还是在社会消费的私人领域,爱国意识都构成主体在社会群体中获得社会认同的核心标志。爱国不爱国是评价一个人的崇高标准。不爱自己祖国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不但自己国家的人瞧不起他,就是国际社会上的人同样会瞧不起他。自古以来,汉奸通常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因为人们明白,这些只知道唯利是图的人都是不可靠的反骨仔,今天为了利益可以出卖旧主,明天也可以为了利益出卖新主,就像三国时期的吕布被贬为百姓家奴一样。人的生活消费活动可以世俗一点,功利一点,但人不能完全变成功利世俗的存在,总要有一点点形而上的崇高的追求,否则人和动物就没有区别了。
(二)诚信是构建人际交往关系的信任基础
人的消费活动作为对自身需求的满足,体现个人的消费理念和文化品味。中国古代社会就有“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说法,表明消费活动能够体现人的社会地位。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奢侈品消费活动就具有凸显人的社会地位的作用,从而形成攀比心理,对他人的消费活动产生一定的绑架作用。奢侈品消费对普通人的消费活动的绑架作用表现在消费活动中对山寨货的热衷。山寨产品的畅销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奢侈品消费对普通人的消费活动的负面影响,这种意义上的山寨产品消费也演变成虚荣心在作怪的必然产物。在消费活动中,人们能够以真实的身份出现在别人面前,不习惯于伪装,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带假面具参与社会关系的人总是会对人际关系的交往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奢侈品消费导致的金钱崇拜现象彻底激发奢侈品的山寨品的流行,其直接结果就是促使人们的消费理念层面的虚荣心极度膨胀,使得社会消费文化出现伪装和欺骗的氛围。
营造友善宽容的主流消费文化环境,有助于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合理的价值观。热衷于消费山寨货,不能对知识产权进行自觉保护,本身就是不诚信的一种表现。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个人的消费活动能否诚信,对于社会关系中能否培养诚信意识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我们总是要费尽心思地甄别他人是否是真实面目,是否不具有危险欺骗倾向,那么这无疑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成本,导致人对他人缺少必要的信任,对人际交往关系具有负面影响。
(三)友善培育人际关系的和谐环境
消费活动能够体现诚信的精神,同时也就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意识。消费活动中的友善意识是构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如果消费不能体现友善的理念,就会导致奢侈品消费对普通消费的优越感,导致消费中的阶层对立,产生普通消费者对奢侈品消费的对立意识,诱发仇富心理。对于现实生活来说,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我们自己细心经营培养出来的。俗语“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思想财富。商品经济社会,必然要与他人打交道。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能以友善之心相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关系。如果人们不能以友善之心出发与人交往,总是心存欺骗之心,这样怎么能够期望别人回报以友善之心,长此下去,社会就会变成“人与人之间是狼”的关系,这种生活状态中,人要不断提防他人的伤害,对他人总是报以怀疑之心,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安心工作,这样的人聚在一起怎么能够精诚团结,凝结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因此说,人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消费活动直接能够表明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意识,从而把人的消费活动作为自己私人领域内的活动,避免把自己的消费演变成公共领域的炫耀式消费,抑制消费领域的攀比心理,避免给他人的消费活动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在社会消费生活中努力培养爱国、诚信、友善的优良品质,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确立彼此信任和关爱的人际交往关系。信任和关爱能够帮助人的事业在顺境中蓬勃发展,也能在事业处于低谷时帮人挺过困难时期。对于身在逆境的人来说,一句暖心的话语或一个温暖的帮助,都可能有助于人坚定走出逆境的信心。可以说,人有什么样的社会交往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成就和社会认同,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够更好实现人的社会认同,同时对人的自身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士义)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society
WANG Guofu
(CollegeofPhilosophyandPublicManagement,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136,China)
At present,China is in the tactic period of constructing well-to-do society.The rapid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promotes people’s consuming life.Consum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ves and has social characteristics.Consuming 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mbolization under of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society and become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action.Therefore,to foster a healthy consuming theory is conductive to form a healthy and harmonious social culture and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which will create a more suitabl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sumer society;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consuming theory
2016-06-20
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消费社会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研究”(2016lslktzizx-02)成果。
王国富(1975-),男,辽宁锦州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
B82-052
A
1008-2441(2016)05-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