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与含蓄之《边城》艺术风采

2016-03-18 18:55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含蓄边城

韩 珍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系,山东 滕州 277500)



纯净与含蓄之《边城》艺术风采

韩 珍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山东滕州 277500)

摘 要:在沈从文先生的众多作品中,《边城》是最可以代表沈从文先生写作风格的作品,沈从文先生用浪漫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湘西特有的民情风俗;用简单生动的心理描写,呈现了湘西人民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淳朴的人性。至今为止,《边城》依然是中外读者争相阅读的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接受美学;纯净;含蓄

沈从文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作家,他的艺术创作魅力独特,富有浓郁的地区传奇色彩。他的湘西系列小说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读者的肯定,为中国现代文学添了一笔重彩。在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中,尤以《边城》最为著名,甚至一些学者在研究沈从文著作时,将“边城”当作是湘西风情的代名词。笔者拟从接受美学角度对《边城》的纯净与含蓄的艺术风采进行研究分析。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的一种文学评论理论,也是被众多学者所接受的文艺理论。它以读者为中心,艺术评论反映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接受理论的创始者之一姚斯认为,读者的参与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应重视读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读者对作品的审美参与来提升其艺术价值。这一理论在进入我国以后,就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注意,以美学接受角度来看《边城》这一作品,不但视角新颖,而且将《边城》一些隐藏的内涵挖掘出来。程应谬说:“凡是读过《边城》的人,没有一个不对湘西边境的碧水青山,纯朴民风心驰神往。”《边城》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赢得了中外读者的喜爱,并且得到了文学理论界较高的评价,王一川教授更是将沈从文的小说放在仅次于鲁迅小说的位置。在大学校园里,沈从文的小说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南开大学“您喜欢哪个作家?”的调查中,53%的学生喜欢沈从文,可见他在大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所以说,在沈从文的时代,《边城》以其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时到今日,依然有众多读者在关注他的小说,可谓说不尽的《边城》,讲不完的沈从文。

沈从文出生于湘西凤凰县,自幼求学,青年加入本土部队,在湘西各地辗转飘泊,所以与湘西的风土人情结下不解之缘。在踏上文学创作之路后,他仍然以“乡下人”自居,显示出他对湘西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情谊。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对农民与乡土寄托了不可言说的情感,并且从来不会隐讳这种感情。《边城》是湘西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是沈从文对乡土特殊情怀的艺术结晶。谈到《边城》,不得不说它的创作背景。当时人们正饱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得穷困和懒惰。沈从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描写了一个人人相爱、和睦共处的和谐社会[1],表达了他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以及对未来光明的向往。他曾经想建造一座希腊神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他们将现实中残酷的一面完全被剔除,留下来的是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纯净、含蓄的生活。对人性的关注,使他获得了比较恢弘的宇宙观,所以他在一开始就选择了非功利倾向,是对纯粹的美和生命的追求。沈从文对人生的体悟保持了艺术家的超然心态,完全以自己的好恶作为感情的取舍,而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所以超脱世俗之外,金钱在他面前如粪土一般,保持着至纯至真的本性,并对自己的命运具有符合理性的自我认识与自觉驾驭。事实上,沈从文对人性美的追求完全是以生命的自然形态展现的,是一种以“神性”为指引的精神境界。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艺术精品,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渡客对老船夫的关爱来表现健康优美的人情人性美。

1.纯真的男女爱慕之情

翠翠是沈从文为湘西特意打造的“女神”,她天生丽质又单纯可爱,与湘西的青山绿水和淳朴风情俨然一体,将人与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清风为她雕琢了完美的躯体,绿水给了她一颗清澈的心,小船承载着少女的悠悠岁月。就是在这和谐之美中,祖孙俩相依为命,不嫌贫、不爱富、乐善好施,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的身心有了微妙的变化,成为一个初懂人性、情窦初开的少女。在一次进城偶遇船总的二儿子傩送后,不知何时翠翠的内心种了一颗等待破土发芽的爱情种子。那个曾经天真单纯的少女,开始有了心事,变得内向、矜持了。在那颗种子的作怪下,她有了一种新的需求,而又羞于言说。当别人无意中发现她脸红的时候,她的内心深处是在渴望或是在挣扎,当她再次遇到傩送的时候,她终于按捺不住对爷爷说了实话。后来,傩送为翠翠月下唱歌,惊醒了睡梦中的翠翠,只可惜她并不知道歌曲是为她而唱。傩送的哥哥为了成全弟弟,在一次远行中不幸溺水而亡,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慰藉和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屋漏偏逢连日雨,这时老船夫也溘然长逝,面对如此打击,翠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情郎的归来。纯粹的男女爱慕之情,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言语,也没有惊世骇俗的举动,更没有丑恶的金钱交易,仅仅是一份纯净的、含蓄的爱情。

2.无私的祖孙、兄弟之情

老船夫是沈从文努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他心地善良、正直无私、兢兢业业,五十年不停歇地做同一份工作,这些年不知他用船来去渡了多少人。他不贪心,乐善好施,终生为人服务而不图回报。他又是一位宽厚仁慈的父亲、祖父,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然而女儿却背着他与军营男人偷情,虽然背负了不好的名声,但他仍然坚持平静地活着。在女儿死后,他承担起抚养外孙女的责任,时间流逝,转眼间翠翠出落成一个待出阁的美丽姑娘。于是老船夫想为他的宝贝孙女物色一个如意郎君。然而,一场善意的安排却为翠翠带来了爱情悲剧,老船夫在无奈和愧疚中死去。天保兄弟虽出自富贵之家,但他们非常讲究兄弟情谊,在两人同时爱上翠翠后,虽然有郁闷气氛,但更多的是冷静与克制。他们决定以唱歌向翠翠求爱,但最终哥哥成人之美,选择了远离家乡。这是山城后辈纯真心灵在爱情问题上闪耀出的动人光彩。

3.邻里之间的互爱之情

船总是表现邻里互爱之情的典型人物,他潇洒大方,喜欢结交四方好友,慷慨救济求助之人。在世俗中,富贵之人大多为富不仁,自私狭隘,只知道聚敛钱财和欺负乡里,但船总却截然不同,他有湘西人的侠义心肠,一种边地山民的光明磊落和公道正派的品德。[2]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让这种纯朴之风能够延续下去,演绎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船总希望大儿子天保与翠翠共结连理,但翠翠心中只有二儿子傩送。所以老船夫为了翠翠的幸福,并没有答应天保的求亲,天保远离他乡,在一次驾船中溺水身亡。船总认为大儿子的死与老船夫有间接关系,心里有了疙瘩,但并没有邪恶的想法。在老船夫死后,船总抛下个人恩怨,帮翠翠安葬了祖父,还在生活中给了她极大的帮助,也渐渐默许了翠翠与傩送的婚事。杨马兵是翠翠父亲的情敌,但翠翠母亲并不喜欢他。杨马兵并没有因爱生恨,他善意帮助老船夫和翠翠,显示出他的大度和善良。

4.渡客们对老船夫的关爱之情

老船夫已到古稀之年,从二十岁起就守在小溪边,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人喊一嗓子要过渡,他就毫无怨言地将客人送到小溪的对面。时间久了,客人们对老船夫心生敬佩之情,也经常送一些东西给他,算是投桃报李。如老船夫的工资是由公家负担,渡客不需要向他再付报酬。但一些渡客却时常不断塞给他钱或其他东西,表现出渡客对他的关爱之情。老船夫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当渡客送给他东西的时候他很不好意思,在推脱不过时只能收下,但他并不是将这些东西用于自己,而是买了茶叶和草烟,过路人如有需要就慷慨奉赠。这种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的关爱之举,在湘西随处可见。

5.多情交织建构人性之美

中外文学家对人性美的追求是相通的,但其构建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通过红衣大主教与敲钟人卡西莫多的美与丑的对比,展示了人性的丑与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一个非常丑陋的人,人们甚至不愿意多看他一眼,正是这样一个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3]当吉卜赛女郎在被示众的时候,他爬上数十米的高台为她送上一碗水;在她屈死在地牢里的时候,卡西莫多甘愿为她陪葬。沈从文在人性美的表现上却另辟蹊径。首先,他营造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美丽小城,这座小城里生活着淳朴、善良的人民,他们过着自娱自乐、怡然自得的生活,颇有几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象。在这里没有为富不仁,少数富足之人个个都是慈善家,人敬我一分,我敬人一丈。老船夫是一个善良的热心人,取之于人,用之于人;船总是一位大侠,如《水浒传》中的柴进一般,乐善好施,远近闻名;杨马兵是老船夫的邻居,在翠翠危难时义无反顾地成为她的帮手;天保、傩送是一对性格爽朗的同胞兄弟,在发现同时爱上翠翠后,他们不是互相诋毁,而是选择自己多忍受一点,多承担一点,以便能让对方如愿以偿、结成秦晋之好。用这种多情交织、众星拱月的艺术方法建构人性之美,展现了沈从文的大手笔。

沈从文对人性美的追求纯净而含蓄,他在这个被污染了的近代文明中找到了一块净土,这块土地养育了一群善良朴实的好人。沈从文用人性之美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充满“爱”与“美”的世界,那里不仅有美丽的青山绿水,更有山城水乡淳厚悠长的民风民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意境若和当时动荡肮脏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在这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这个世界里“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参考文献:

[1]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汪曾祺.又读边城[M]//汪曾祺文集:文论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

[3]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刘晓华

Net with the implicit《border town》art style

HAN Zhen
(Zao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eer Academy Tengzhou Shandong,277500,China)

Abstract:in the numerous works of Shen Congwen's teacher,"border town"is most representative of Shen Congwen's teacher writing style of works,romantic realism technique for Shen Congwen's teacher,show the customs Xiangxi u-nique;with simple and vivid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showing the nature Xiangxi people's lifestyle and honest human nature.So far,"border town"is still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readers eager to read the classics.

Key words:Reception Aesthetics;purity;Im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I2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16)02-0101-03

收稿日期:2015-11-16

作者简介:韩珍(1981-),女,山东滕州人,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含蓄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含蓄三义
王士禛 汉诗에 나타난'含蓄'의 미학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靓诺 含蓄中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