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翻转课堂:公安院校逻辑微课程建设路径探微

2016-03-18 18:18郁军海徐海晋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微课程

郁军海,徐海晋,张 植(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实践翻转课堂:公安院校逻辑微课程建设路径探微

郁军海,徐海晋,张 植(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作为基础性的通识教育课程,逻辑学在全国各级公安院校普遍开设。当前逻辑教学在公安院校教育中面临着应用性不强和体系过于理论化的困境,微课程的出现能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突破课堂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梳理微课程的概念、特点,结合逻辑教学实际,研究逻辑学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教学运用、评价、管理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努力探索逻辑学微课程建设之有效路径,以期助力逻辑教学改革及教育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逻辑教学;微课程;课程建设路径

微课程(microlecture)作为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后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上的又一新形式,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微课程建设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高校的重视。笔者作为公安院校的逻辑课程教育者及现代化教育的探索者,认为逻辑学教学与微课程的结合能够有效推动逻辑教学改革,促进逻辑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一、公安院校逻辑教学面临的困境与转型

逻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作为通识课程在我国各级公安院校中普遍开设。学习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培育缜密的思维素养和严谨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养成严格的逻辑规则和规范意识,作为未来社会侦查与执法的主要力量,公安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课程的重要性在高校教育领域里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逻辑教学中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高校的逻辑教育者。有学者指出,“在高校中,逻辑学课程有普遍边缘化的趋势,并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逻辑学教学自身的体系欠合理,没有体现出逻辑的工具性质”。[2]逻辑教学的困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体系的安排欠合理,千篇一律的理论体系和形式化的架构,缺乏对受众的针对性;二是教学的工具性得不到体现,“学以致用”是逻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领域中得不到应用,于是较多的学生经常处于“学过就忘”或是“越学越糊涂”的状态。

作为大学生思维培养和教育的基础课程,逻辑学教学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革。逻辑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众针对性,二是学科的工具性。[3]在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上,不能一味地要求逻辑教学的理论体系化和完备化;在教学方法上,不能沉浸在形式化的运算和填鸭式的教学中。对公安院校而言,逻辑教学面向的受众是未来的公安人员和后备警务人才,逻辑的应用主要应集中体现在侦查和执法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紧贴公安实务,进行教学改革与转型。

二、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推动微课程的兴起与繁荣

教育信息化在高校教学设计中的直接体现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教育技术的工具性在现代教学设计中的有效体现主要在于: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能、增进教学交流、改进学习方式与寻求问题解决的工具”。[4]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的普遍应用,在线学习形式的流行衍生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上的出现,如大学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程等。伴随着社会时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演进,“微型化的学习”的推出顺应了社会时代化的潮流,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微课程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由系列知识点构建而成的具有线性特征的微型课程的统称。它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内容可以是学习或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也可以是知识性内容介绍。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微课程”。由于契合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微课程一引入中国,即受到广大教育者的追捧。微课程有着短小精悍、使用便捷、形式多样、教学运用灵活等特点:

(一)短小精悍

与传统课程不同,微课程教学时间短,基本上在10分钟以内,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微课程不追求内容的系统性,内容呈点状、碎片化的特点,它改变了从背景到理论再到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主题鲜明,将理论隐含在现象、策略、故事中,并通过层层剖析、细致梳理,自然而然地将新的理论浸入其中,在不经意间逐步影响其行为——即“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二)使用便捷

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它通过网络传送,能瞬间抵达世界各地,便于传播,并可反复利用,使用成本低,方便快捷,人们可通过电脑、手机、PAD等现代科技设备,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自主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满足自身学习需要。

(三)形式多样

微课程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PPT式、课程讲授式,也可以是情景剧式、小案例式或评论式等等,主要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可自由加入卡通、动画等多种形式,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运用灵活

微课程每一集仅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因此,内容相对独立,可以独立使用,如可作为核心教学资源在课堂中运用,或者根据其功能需要,嵌入学校其他课题研究,也可与具有连贯性知识点的微课程组成微课系统,综合使用。既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又可用于学校教师集体观看、研讨,引导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及教育模式,积极开展适合自己的教学研究。

三、逻辑教学与微课程的结合——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

校教师将微课程应用到军事教学当中,结合军事大学的培养目标和贴近部队生活等特点,对微课程进行选择性应用。[8]

公安院校逻辑课程教学改革也尝试过很多有益探索,如广泛开展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实训教学等,这些逻辑教学实践性探索对逻辑课程的发展大有裨益。微课程的出现,能够及时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可以有效地整合具备专业知识教师和实战经验教官资源,剔除过于冗杂的理论概念,从具有操作性的实例和鲜活的案例入手,又可集网络、模拟情境、实地为一体,能够有效地克服课堂教学的束缚和弊端。在时间安排上,公安院校的学生能够在体能和专业课之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逻辑知识,在侦查案例中感悟逻辑智慧,在培养逻辑兴趣之时,不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习方式的快速更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产生了冲击与挑战。传统课堂中45分钟的黑板式讲授与单纯肢体语言的互动在“信息爆炸”时代欠缺活力与生命力,因此对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研究和探索的呼声日渐高涨,“应针对教育教学实践,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合理定位现代教育技术价值,以不断优化教学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

高校教育者作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和通识教育的培育者,自身文化素质好、知识结构优、理念更新速度快,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应主动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去,“高校教育者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高校教师掌握教育技术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6]现今已有高校教育者将课程教学与微课程进行融合,如有职校教师将微课程应用到计算机教学当中,并以平面设计教学为例,阐述了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7];还有军

四、规则化构建与规范化设计——逻辑微课程的制定模式与过程

(一)规则化的构建——逻辑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通过梳理、比较微课程理论,在总结汲取国内外相关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出逻辑微课程设计基本模式,即ADDIE模式。该模式是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涵盖了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策略的运用以及学习评量的实施。下面结合警察院校的逻辑教学实际,对ADDIE模式的五个阶段进行探讨:

1.深入分析(Analysis)

在着手制作逻辑微课程之前,首先要明晰警察院校的逻辑教学受众,逻辑微课程面对的群体是警察院校在读学生,主要分布在大一和大二年级。作为未来的职业警察,学习基础的逻辑知识是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提升逻辑分析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次要清楚逻辑微课程绝非传统逻辑知识理论的灌输和简单的技术知识载体,而是要在逻辑微课程中加入逻辑小故事、具体的刑事侦查案例以及相适应的思维演绎解析,以达到学习形式多样化和寓教于乐的目的。再次,逻辑微课程要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主题,包括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规律以及假说和论证等,既要分析警察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不同点,也要注重把握他们学习的共同特点,对逻辑微课程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甄别和挑选。要特别注意的是,逻辑微课程既要注重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也要与传统的逻辑学教材内容有所区别,并指明各个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得出将要重点阐述的知识要点,确保微课程阐述线索清晰、简洁、明了。

2.创新设计(Design)

逻辑课程的学习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逻辑课程不同于一般性的文科性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里面不仅包含着文字性的讲述,也包含了较多的形式语言和演算系统,所以仅仅用传统的PPT课件录制逻辑微课程显然是不够的;另一方面,逻辑课程又不完全是理工科课程,单纯的形式演算的讲授达不到警察院校的逻辑教学目的,只有加入实际的案例才能凸显逻辑的实用性。鉴于逻辑课程的性质以及内容的特殊性,所以要结合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要点,逻辑微课程的设计要结合现实环境、设备、技术手段方法、教学目的等情况,对课程结构、表达方式、画面、音乐等进行创新设计,使之契合主题,突出主题。具体到逻辑课程内容中,在概念、逻辑规律等文字性讲述板块,可采用PPT宽屏技术录制微课程;在判断和推理的演算推演部分,采用真人拍摄技术和写字板演算技术录制微课程;在判断、推理以及论证的应用部分,应采用动画视频和具体案例视频录制微课程。

3.精心制作(Development)

按照逻辑微课程的总体和部分的设计思路,在技术上要精心进行制作。根据主题及教学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录制地点和方式,真人拍摄型的逻辑微课程制作应选择宽敞和设施完备的演播教室进行,由逻辑教师在课堂上对判断和推理的演算部分进行实际演算,拍摄的摄像机应采用高清摄像技术,在摄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晃动和随意摆动。在PPT宽屏和动画视频录制逻辑微课程中,屏幕要确保合适的宽长比,图片应适时加入边框、特效以及三维特效等,确保图片传递的逻辑小故事及案例能够生动。在逻辑微课程的后期加工中,应加入合适脚本,补全片头和片尾,保证逻辑微课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精工细作,圆满达到教学目的。

4.灵活运用(Implement)

逻辑微课程经过精心制作,输出多形式的视频格式后,可存储于移动设备中,也应传输到校内的网络课程中,以供本校学生通过网络适时观看与学习。逻辑微课程的传播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可以通过网络在各大警察院校之间进行交流,方便借鉴和完善逻辑微课程的内容与形式。逻辑微课程运用方式可灵活多变,在设置上应加入互动功能,方便讲授者和学习者、学习者之间展开互动;在功能应用上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自学需要,可嵌入课堂和渗透案例、故事,以达到方便快捷和易学的目的。

5.科学评价(Evaluation)

同其他微课程一样,逻辑微课程的制作完毕后,并非没有漏洞和错误,仍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为了加强逻辑微课程的规范性和完备性,其在网上推出后,可以通过学习者使用、评价,然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调整,建构更好的教学设计,使之更加精确,更贴合教学需要。作为传播逻辑理论知识和实例应用的逻辑微课程,需要在不同的制作者、传播者、学习者之间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以期构建更加合理与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规范化的设计——逻辑微课程的制作过程

1.逻辑微课程制作的前期准备

(1)选择合适脚本,并根据逻辑教学需要进行再创造

明确逻辑微课程制作的要点,即逻辑课程所要展示和表达的理论和具体应用知识点。可剔除与逻辑课程主题无关的所有内容,如序言、研究背景及个人评价等情感化的内容。脚本的准备要以一个知识点的讲授或展示为基本单元,如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规律、论证与假说,这些板块相对独立,又与其他知识点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线性的离散结构,内容不交叉,用来说明一个概念理论,构造一种逻辑判断与推理策略,或培养一种侦查逻辑的思维与技能,等等。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对脚本进行再创造,使之更加契合逻辑学习和应用的主题。

(2)制作PPT文件,静态演示与动态动画相结合

逻辑微课程中的概念等理论性文字板块的讲解可以是基于PPT技术的一种视频或图文展示。与课堂多媒体讲授类似,PPT模板要简洁、大方、统一,视觉要干净。画面布局要合理,讲究艺术美感。文字要简约精练,字体要醒目,颜色与背景要协调,具有较强反差,可以让学习者轻松看清,一目了然。PPT文件仅限于静态的演示较为枯燥,应嵌入动画视频等,如逻辑小故事、逻辑思考题或侦查案例等,将静态的PPT演示与动态的动画视频相结合,以增强微课程的生动性。

(3)选择合适音乐提高逻辑微课程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单纯的文字讲解和形式化的逻辑演示会带来枯燥和乏味,在PPT宽屏和写字板演算的过程中可辅之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选择音乐时,要与主题即知识点内容相匹配,如讲到概念内容时,辅助轻音乐,舒缓气氛;讲到具体的刑事侦查案例时,可渗透较为紧张和严肃的背景音调,在进行逻辑形式化演算中,可加入轻快愉悦的音乐等,但音量控制要适中,以突出主题为目的,不能喧宾夺主。

(4)录制拍摄式逻辑微课程时,讲演者须进行试讲

在讲授判断和推理板块中,须应用到演算过程,这部分应采用真人拍摄式录制微课程。正式开录前,讲授者应选择较好的录制场所,如在演播教室进行试讲。通过逻辑课程的试讲,可以掌控时间、熟悉PPT操作及熟悉讲述内容,在演算逻辑算式过程中,应尽量详细与规范化,讲授者也须强化与摄录人员的协调配合,使录制的课程达到较好效果,以免造成摄录画面不清晰或模糊等情况的发生。

2.逻辑微课程制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

(1)内容精炼规范

逻辑微课程制作前,应明确内容和讲授步骤,主要应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安排教学顺序和辅助于必要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在逻辑微课程前一小段时间内简要地介绍基础逻辑理论,随之应迅速切入逻辑主题。在讲解中应摒弃传统课程的前言背景,迅速切入主题。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进入主题,如进行逻辑疑难设问、设置案件悬念、从一种自然现象或一个逻辑思维特征等入手引入主题,力求新颖,引人注目。

讲授逻辑知识线索醒目。尤其要突出逻辑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时间分配给核心内容,在微课程中应将较丰富的内容集中在判断和推理板块,因此,必要时删除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等内容,精选必要的判断和推理知识,力求充分准确,围绕逻辑应用的主题。

最后进行逻辑知识的归纳总结要快捷。结尾归纳要求干脆利落,围绕关键内容,突出要点,加深学习者学习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设置一些思考题和案例,以保证学习者课下进行思考与巩固。

(2)逻辑微课程的制作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技术参数

制作技术规范主要包括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及音视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等基本技术规范,这些规范和参数是保证逻辑微课程制作成功与否的技术保证。

音视频录制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多机位拍摄,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充分反应授课者面貌和形式化逻辑演算的过程与结果;录像、录音宜使用专业级设备,以保证录摄质量。

后期制作技术要求:视频图像稳定,无失帧现象,无抖动,色彩无突变,信噪比不低于55db,白平衡调整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切换处无明显色差。声音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信噪比不低于48db。声音和画面内容同步,无交流声(即使音量放大交流声非常小)或其它杂音。伴音清晰无失真、音量无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比例合理,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比例无明显失调。

视音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视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一般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0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视频分辨率,采用标清4:3拍摄,应设定为640×480;采用标清16:9拍摄,则设定为1280×720。音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采样率48KHz,音频码流率128Kbps(恒定)。

五、逻辑微课程平台的建设——传统逻辑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在信息化的教学应用中,设计与制作微课程已然成为当下微时代的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对于一名逻辑学的教育者和传授者来说,应具备此种技能。开发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微课程是传统逻辑教学的延伸与拓展,逻辑微课程既要在内容深度上加强,也要在受众领域内拓宽。在微时代的社会中,同微信、微博一样,微课程的传播依赖一个有效的平台即网络。因此,一个成功的逻辑微课程平台在警察院校以及各高校逻辑教学中需要有效地构建与持续扩展。

(一)分享广域

逻辑微课程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形式,它必须能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要让更多的公安院校及普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分享,因此,微课程平台要向一切公安院校甚至是普通高校开放,通过技术手段扩大它的分享广域,增加其受众面。同时可在微博、微信中加入链接,即可分享和学习逻辑微课程的知识点及视频案例,不断扩大逻辑微课程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

(二)功能扩增

逻辑微课程平台不应局限于微课程的上传、审核、管理、点播、发布等功能,更应该具备即时反馈和点评功能,如增加课程系列地图、答疑及学习分析、评价等功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增强平台的互动性,促进平台资源更新。逻辑微课程,也可根据内容需要,开发手机APP等应用软件,学习者可根据需要下载PPT和视频等内容。

(三)设计新颖

新颖的设计使得平台的粘附力增强,不仅在于高质量的微课程资源,还在于平台所能带给学习者的附加值。平台的目标、规则、参与方式、评价方式等设计,直接关系到平台的粘附力,因此,通过精心设计,让微课程平台变成富有吸引力的平台,才能达到建设预期目的。

公安院校逻辑教学重在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发学生思维,培育其形成严谨的思维能力。微课程的动态化、形声化、精致化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逻辑知识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逻辑微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任重道远,每一步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在求实、求新中前行。

参考文献:

[1]周磊.对公安院校《普通逻辑学》课程的几点思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9):113-115.

[2]李剑锋.嵌入批评性思维的地方本科院校逻辑学教学改革[J].唐山学院学报,2014(3):91-94.

[3]杨岗营.逻辑学发展与大学逻辑教学改革[J].毕节学院学报,2013(12):49-52.

[4]李云吾.现代教学设计中要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6):30-31.

[5]张桂英.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17-19.

[6]沈志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1-3.

[7]智 慧.微课程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4):118.

[8]张海荣,陈云虹.微课程在军事医学教学中的选择性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3):209-211.

责任编辑:安国江

Inverted Classroom in Practice:Some Thoughts on the Microlecture Program Construction of Logic in Police Colleges

YU Jun-hai,XU Hai-jin,ZHANG Zhi
(Zhejiang Police College,Hangzhou 310053,China)

Abstract:As a basis course of general education,logic is offered by all levels of police colleges in China.Currently,logic teaching in police colleges is facing the dilemma that this course is too theoretical but less applicable.The int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break through the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ts of classroom teaching.By clarifying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lectur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practice of the logic teaching,the study explores a series of issues related to microlecture,including curriculum design,development,teaching,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attempting to find effective paths to the logic microlecture construction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form of logic teac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Key words:logic teaching;microlecture;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course

作者简介:郁军海(1963- ),男,浙江慈溪人,浙江警察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徐海晋(1960- ),女,浙江黄岩人,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张 植(1988- ),男,江西鄱阳人,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教师。

收稿日期:2015-10-25

DOI:10.13310/j.cnki.gzjy.2016.01.019

[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95(2016)01-0119-06]

猜你喜欢
微课程
创建物理微课教学模式,开拓多元有效教学途径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微课程”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