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李秀梅
(1、2.忻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山西 忻州034000)
《饮酒》(五)与《茵纳斯弗利岛》比较分析
张文娟1李秀梅2
(1、2.忻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论文采用平行研究法,借鉴辜正坤教授提出的中西诗歌鉴赏十角度,从作品、作者、社会文化及读者角度对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五)与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歌进行对比研究,以此发掘诗歌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饮酒》(五);《茵纳斯弗利岛》;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指的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简单地说,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比较,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狭义的比较文学是将不同国家的文学加以比较。比较文学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1]。
平行研究的首次提出是Rene Wellek(雷纳·韦勒克)在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于美国教堂山举行的第二届年会上,美国学派由此得以发展。平行研究是对并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平行研究的一大优势是自由度高,可以不受过多局限地探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具有不同影响力的作家其文学作品的异同、深层次的意蕴等。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中提到中西比较文学将在21世纪世界比较文学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中西文学的相互影响发展不过一二百年,影响研究并不能发挥理想的作用,因此,平行研究在中西比较文学中应得到鼓励和提倡[2]。
在中国古代杰出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创作的20首《饮酒》诗中,以《饮酒》(五)深受文人喜爱,最为著名[3]。诗中描绘的安静、和谐、美好的隐居生活成为多少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心灵归宿。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作家威廉·巴特勒·叶芝创作的抒情诗《茵纳斯弗利岛》也有着相似的主题。就文学作品而言,无论主题多么相近,唯有透过相似看到它们的不同才能真正发掘出各自的价值。本文将采用平行研究法,借鉴辜正坤教授提出的中西诗歌鉴赏十角度,从作品、作者、社会文化及读者角度对陶渊明的《饮酒》(五)与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歌进行对比研究,以发掘诗歌的内在价值。
一、作品角度
陶渊明的《饮酒》(五)是格律诗,五字一行,对仗押韵,结构工整,一气呵成,优美整齐的形式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和谐稳定的氛围。“车马”、“菊”、“东篱”、“南山”、“山气”、“日夕”、“飞鸟”等景物衔接自然,质朴如画;“结庐在人境”平淡起文,“而”字顺接下句将语意微微一转,“问君何能尔”借势发问,“心远地自偏”自然作答。这四句流畅过渡,浑然一体。于“东篱下”“采菊”时目“见南山”,没有刻意张望、特意远眺,只是无意间“悠然”一瞥,“山气”“飞鸟”尽收眼底,内心静谧安详。所有景物都用白描手法,且都是自然已有之物,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深远,因为作者更强调的是主观感受,“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便是极好的证实。心若静,外物皆静。
叶芝的《茵纳斯弗利岛》是自由诗,每句词数不相等,句式不统一,并且采用抑扬格方式,轻、重读音节混杂交错。全诗分为三节,而第二节并没有严格按照抑扬格创作,换韵频繁。因此,长短不一的句式和跌宕起伏的音调使读者读来不禁情绪微澜;“I will arise and go now”(我就要动身走了)一句反复出现,使得全诗情节往复,欲静难静。叶芝只是客观地对景物进行写实:“small cabin”(小屋)由作者搭起,“bean rows”(芸豆架)由作者支起,“hive”(蜂巢)、“cricket”(蟋蟀)、“linnet’s wings”(红雀的翅膀)……读者并不能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平静。而接下来的一句“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我就会得到宁静)似乎也表明只有这些都具备了,作者才会宁静。可见,叶芝的静是建立在外物之上的,唯物静方能我静。诗中的景物描写更多地只是在追求语言美,而不是思想、情感的深度。
两首诗的作者都有意构建一处人们内心深处的和谐、理想、宁静之地,但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陶渊明的《饮酒》(五)在结构、韵律和意象上更能与诗歌的主题相应,达到神与形的统一。
二、作者角度
陶渊明生活在距今1600多年,少年时期便志存高远。然而生于朝代更替的乱世,他看到更多的是官员的争权夺利,官场的黑暗欺瞒,政治不再清明,社会不再公平,不愿随波逐流的陶渊明挣扎深思后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退而隐居。《饮酒》(五)便是陶渊明官场隐退20 年后的作品。躬耕劳作,自给自足,采菊东篱,南山环绕,飞鸟相伴,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更能体会到一种陶然自乐、悠然自得、知足惬意的内心深处的宁静平和。诗中记载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毫无不满,毫不嗔怨,真人真言真景真情。作者甘心成为广大百姓中的一员,融入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男耕女织,真实地生活。
叶芝生活在19世纪末,工业的发展大大破坏了原本美好和谐的自然。永无止境的噪声、不再清澈的河水、暴力、战争……在自传中叶芝提到他曾试图追随梭罗的足迹远离人世纷扰,居住在茵纳斯弗利岛。25岁的一天,当他行走在舰队街时,突然听到轻柔的滴水声,紧接着看到商店橱窗里的装饰喷泉,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茵纳斯弗利岛》以表达当时眼前之景在内心深处激起的深远回响。[4]由这样的创作背景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描写的世外小岛只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之地,无论是泥笆房、芸豆架,还是唱歌的蟋蟀、红雀的翅膀,都是作者想象的、虚构的,尽管文中两次提到“I will arise and go now”(我就要动身走了),然而作者并未付诸行动,诗中描绘的恬静独居生活是作者未曾经历的,不真实的。作者虽有出世之心,却未曾真正离开。
因此,从作者本人的写作背景与生活经历来看,陶渊明的《饮酒》(五)所记载的宁静生活及平静内心更为真实。
三、社会文化角度
《饮酒》(五)与《茵纳斯弗利岛》都在表达作者渴望避开世间纷争、寻求内心平静的美好愿望,然而两位作者实现这一愿望的途径却大不相同。陶渊明追求的是与千千万万百姓一起,面朝大地,农耕劳作,种田赏花,真实地活在芸芸众生中,靠天地吃饭,怡然自乐。而叶芝为了忘却世间的烦恼宁愿自己躲到一个无人的小岛,与精灵仙子为伴,获得内心的宁静。这其间的差异折射出的正是两种社会文化的不同。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影响了陶渊明。因此,他出世却不避人。达则兼济天下,为官一日,造福一方;穷则独善其身,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以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与人共处,与自然共处,友好和谐,洁身自律,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的平静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丰盈与无争。
作为个人主义者的叶芝从小深受西方独立思想的影响,因此他更多关注的是自我情感的释放表达,更享受独自一人的安静。他离开喧嚣的城市要去的是一个无人的小岛,唯有无人才能平静。他的个人世界是排他的,在他自由的内心与外面的世界之间有着一条绝对的界线。也许只有越过这条界线到达无人之地,他才能享受真正的平静。然而,他却迟迟没有行动,一直纠缠在纷扰的人群中苦苦追寻想象中的平静之地。
陶渊明与叶芝身处不同的时代与国家,接受着不同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陶渊明在人境中遁隐,与人为伍,融入自然,悠然自乐;叶芝向往平静的生活却无法摆脱周围人事的干扰,尚未达到陶渊明超然脱俗的思想境界。[5]
四、读者角度
阅读文学作品时,作者的名气声望、文学地位常常会影响读者的鉴赏心理。陶渊明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更多的是以隐士闻名,受后来的著名文人苏轼、朱熹等力荐,他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逐步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学形式、流派的兴起、成熟直至鼎盛都需要几辈人的努力,然而陶渊明不仅开创了中国田园派诗歌,而且将它推向顶峰。田园诗在他的笔下萌芽、成熟、至臻。许多著名的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杨万里等都深受其影响,然而却无人能超越他之上。他的田园诗成为了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不仅如此,陶渊明还是早期少数以酒为题材进行大量创作的诗人之一,成就与阮籍、李白齐名。在陶渊明众多的《饮酒》诗中,《饮酒》(五)是最为著名的。因此,当我们读到这样一位文学巨匠的代表作时,不禁心怀敬意,感慨万千,读来字字珠玑,思来句句经典。
《茵纳斯弗利岛》是叶芝早期抒情诗中广受称赞的代表作。然而人尽皆知抒情诗在浪漫主义文学时期得到了最繁荣的发展,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早已记录在抒情诗的史册。因此,叶芝生活的时代抒情诗已经成熟。在英国文学史上,叶芝既不是抒情诗的探索开拓者,也没有创作出与《西风颂》齐名的传世佳作。我们在欣赏《茵纳斯弗利岛》时,内心的触动远远不及被誉为“中国第一诗”的《饮酒》(五)[6]。
朱光潜曾说,一样平常事物的长久存在通常会让它本身变得有价值。的确,历史悠久本身就是一种美,朴素的美。正如许多童话故事的开头,一句“很久很久以前”便会把我们带进一个传奇而诗意的世界。《饮酒》(五)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417年,距今1500年。《茵纳斯弗利岛》由叶芝创作于1890年,比《饮酒》(五)要晚1200多年。当同时读到这两首诗时,读者心中难免会感叹,《饮酒》(五)是怎样穿越历史的长河、带着岁月的淳朴来到我们面前,它是何等珍贵。
站在读者的角度,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深刻体会意在言外的角度来看,《饮酒》(五)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要远胜于《茵纳斯弗利岛》。
结语
文章跨越时间、地域,以相似主题作为可比性的前提,采用平行研究法,尝试从作品、作者、社会文化及读者角度入手对《饮酒》(五)和《茵纳斯弗利岛》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不同。虽主题相似,但《饮酒》(五)写真景,传真情,境喧心静;《茵纳斯弗利岛》借想象之景寄情求静,欲静难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将成为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文学的价值也将随着平行研究的广泛应用而得到传播和升华。
参考文献:
[1]曹顺庆·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J].中国比较文学,2001, (3):1-17.
[2]辜正坤·China and West: Comparative Poetics and Translatogy[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汪蓉培·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o Yuanming’s Poetr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汤卫根·身居人境心系桃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6).
[5]区鉷, 蒲度戎· 叶芝与陶渊明的隐逸世界[J]. 重庆大学学报, 2005, (3).
[6]高原·中国第一诗[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责任编辑:颜建华)
Comparative Study of “Wine Drinking 5” and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Zhang Wenjuan1Li Xiumei2
(1,2.Dept. of Foreign Language, Xin 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034000, Shanxi,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dopts the Parallel Study method and uses for reference from the ten view-points of poetical appreciation raised by Professor Gu Zhengkun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poems with similar theme: “Wine Drinking 5” written by Chinese poet Tao Yuanming and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from Irish writer William Butler Yeats. Author aims at digging out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se two poems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Parallel Study.
Key words:“Wine Drinking 5”,“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comparative study
收稿日期:2016-03-04
作者简介:1.张文娟(1986.12~),女,山西宁武人。忻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6)03-0020-03
2.李秀梅(1964.12~),女 ,山西忻州人。忻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