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沃里克大学为例*

2016-03-18 12:30彭峰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高教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产业发展产学研

彭峰(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443002)

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沃里克大学为例*

彭峰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本文总结了英国沃里克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视与中小企业合作、促进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创业人才;沃里克大学;产业发展

Abstrac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ve education can enable students to combine their theo-retical study with practical work, thus helping not only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but also inspire their inno-vative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in su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in view of China's problems with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rough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makes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better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by means of improving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meeting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xercising governmental leading function,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with SMEs, promoting adviser team construc-tion, etc.

Keywords: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industrial development

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政府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讨论的热点。在当前经济新形势下,我国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各地高校正在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英国高校在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实践中发展出一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偏重理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将生产、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各方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有优势,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因而被实践证明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英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杰出代表,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又译为华威大学),在缺乏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坚持“学术与创业相结合”的办学理念,用几十年的时间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更为英国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也面临着社会需求与内部供给的矛盾,沃尔克大学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模式对我国高校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英国沃里克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对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沃里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

沃里克大学创立于1965年,校址位于英国中部工业中心地带的考文垂市。它是英国政府在“二战”后为适应高等教育变化而设立的七所新大学之一,与其他六所大学(约克大学、苏塞克斯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厄塞克斯大学、东盎格里亚大学和肯特大学)一样,沃里克大学从建校时就拥有大学地位和自治权,首任校长杰克·巴特沃思(Jack Butterworth)认为学校不仅要以学术为中心,还应满足当地工商业发展需要,他积极主张加强学校与工商界和当地社区的联系,走“学术与创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20世纪8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执政的保守党政府(撒切尔夫人)着手改善英国的工业,推行工业私有化政策,对教育财政支出进行了大幅缩减,建校只有十几年的沃里克大学也面临着资金紧缺的严峻形势,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成立了由工程系教授巴塔查儒亚(Kumar Bhattacharyya)领导的沃里克制造业集团,这个集团充分发挥工程学科优势,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教学培训于一体。其产学研开发项目涉及汽车制造、医疗技术、数码技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由于能使合作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实现共赢,集团获得了大量研发资金和创业收入,为后续高水平研发和技术转移创造了条件,这又进一步强化了集团与产业界的联系。创业带来的成效激励着学校和相关利益者,为了促进全面创业,沃里克大学与考文垂市议会、沃里克郡议会以及中西部企业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沃里克科学园区”[1],这个园区旨在为科技企业孵化,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孵化提供支持平台,吸引了大批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机械制造、电器工程、生物医药、通讯设备的科技企业入驻,科学园区不仅强化了沃里克大学与工商界的联系,还为学生提供了实地创新创业机会,让所有学生都受到这种创新创业氛围的熏陶和影响。

沃里克大学商学院的发展也体现了“学术与创业相结合”特色。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受到劳资纠纷的困扰,商学院成立了劳资关系研究所(IRRU),致力于对劳资关系进行长期跨学科研究,以改进劳资关系政策制定,为政府和私人组织提供培训,以及为研究人员提供职业发展机会[2]。其研究领域包括“职场谈判”、“劳资关系中的公平观”、“工会发展”、“工会组织行为”、“工业移民”、“劳动力市场”和“劳资关系法”等[3],这些研究促进了理论与实践在多元主义和社会学间融合,对劳资关系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4],不仅为商学院发展赢得了声誉,还与工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商学院还成立了中小企业成长、健康服务改革和地方公共管理等多个研究机构,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学院注重立足市场,整合多方资源,以“学以致用”为人才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培训模式提高员工的竞争力。学院每年还从不同行业聘请了数百名专家一起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目前,沃里克大学在欧洲、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都设立了培训中心,为来自各地的不同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培训课程。

沃里克大学有着创业的传统,教授们以企业家身份积极参与创业活动,能够将生产实践中的知识和问题带回课堂,为学生学习思考提供真实生动的案例。学校还经常与企业针对现实问题进行联合研究,教授带领着来自多个学科的学生与企业人员共同成立研究小组,学生能受到大学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校还启动了“沃尔夫森研究交流”为不同院系的师生学术讨论和合作研究提供平台,来培育学者形成创新社区[5]。凭借其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沃里克大学不惜重金引进卓越学术人才和有学术潜质的学者,让学生在一流导师指导下得到最大收获。尽管沃里克大学采用企业运作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并没有偏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轨道,而是将创新创业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6]。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才提出利用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尽管产学研合作逐渐演变为一种国家战略,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仍处在摸索阶段,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从科技与产业融合过程中形成创新创业思维。然而大多数高校迫于就业压力,模仿职业教育的方式参与产学研合作,以学生获得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不是为了解决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而是为了配合学校将学生从非熟练工人转换为熟练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获得的只是一种例行规则和方法。由于高校和企业都没有让学生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因而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层次不高

根据产学研主体进行划分,存在以“学研”为主的校办公司模式和以“产”为主的实践基地模式。前者是指由高校凭借科研成果或者专业优势自行创办公司,让师生参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校办公司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和理论实践的场所,还能使学生在专业协作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随着校办公司的聚集,在高校周围会逐步形成科学园区。后者是高校与企业签署协议,企业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场所,这种模式多以项目协议的形式展开。在这两种模式中,校办公司模式使高校成为创新源和创新创业平台,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更为有效[7],然而,这种模式不仅要求高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满足市场需求,有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还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因而在我国高校中并不多见。实践基地模式是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不需要高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易受实践企业和所在行业的制约[8]。

(三)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学生受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导师素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师资力量不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是制约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大突出问题。一些高校没有企业所需的科研成果,缺乏从企业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员任教的有效机制,教师很少与相关行业生产服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没有深入企业实践学习[9];一些企业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落后,缺乏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技术人员,合作项目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四)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保障体系不完善

尽管我国在多个规划纲要中提出鼓励产学研合作教育,但现有规划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对接受学生实践的企业给予多大程度的税收优惠,各参与主体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的权利义务都缺乏政策规定[10]。此外,产学研合作教育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财政投入主要集中在重大项目和前沿技术攻关,这些项目没有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说明。地方政府在设立用于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中,也很少对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进行要求。

三、沃里克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结沃里克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在产学研结合中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改变传统的“以学备用”的人才培养观念,以企业现实生产服务需求为出发点,由产学研合作各方共同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创新创业案例讨论、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创作发明,产学研合作各方共同成立创业指导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引入企业实践环节,考核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实践能力、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和分析判断能力。采取“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方式,激发学生解决生产问题和创新创业的兴趣,实现企业发展需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二)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这种导向不仅表现在大学的科研以解决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提高企业的产出水平为目标,还表现在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为产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由于大学的资金和生源依赖于地方经济发展,因而大学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还要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培训。通过加强大学与地方产业部门的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中鼓励高校学生参与项目研究,与科学家和工程师交流合作,从而提高研究水平和获得行业工作经验。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并提供持续的财政支持。政府要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牵线搭桥,协调教育、科技、产业等部门的关系,推动产学研各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引导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建立合作教育平台,推动项目实施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地方政府可从产业发展出发,协调设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管理委员会,通过项目基金资助来促使产学研各方建立伙伴关系。这个项目首先由具有合格导师的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向项目管理委员会提出项目启动计划,企业与大学或科研机构共同制定项目申报书时应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做出说明,而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对项目完成效果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考核。

(四)重视与中小企业合作

中小企业是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研发能力较弱,也缺乏必要的研发资金投入,因而其有着强烈的产学研合作意愿,迫切希望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因而,高校可选择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作为项目组成员进驻企业,负责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和协调,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这样既能保证产学研合作项目顺利完成,又能促使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和实践学习。

(五)促进导师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在不同领域导师联合指导下进行学习实践,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因而指导老师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还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从企业选聘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者作为实践指导老师;还需要激励高校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来提升实践指导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将高校师生与企业在职人员联系起来组成学习共同体,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互动中实现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力.产学研合作的沃里克模式和教学公司模式——英国的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84):39-43.

[2]Bain,G. S. University of Warwick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J].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75,28(4):638-639.

[3]Price,R.J. University of Warwic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Unit [J].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73,26(4):1194-1197.

[4]Ackers,P. The Changing Systems of British Industrial Re-lations,1954-1979:Hugh Clegg and the Warwick Sociological Turn[J].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2011,49(2):306-330.

[5]Carroll,D. Fostering a Community of Schol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The Wolfson Research Exchange [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1,17(1):78-95.

[6]郝永林.权变理论视角下创业型大学战略规划——以沃里克大学2015战略规划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55-160.

[7]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46-49.

[8]李宇,刘美玉.基于预孵化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2(6):75-79.

[9]邢赛鹏,陈琴弦,陶梅生.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型本科“双能+双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5(4):86-90.

[10]孙颖.从合格评估看新建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29-3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025-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461019);湖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BDF093);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青年项目(编号:1415)。

作者简介:彭峰(1982-),男,湖北随州人,管理学博士,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产业发展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