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林(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以桂林高校为例
李青林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均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用红色资源,不仅能丰富教育内容,还能端正教育方向,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它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桂林高校为例,首先对红色资源进行概述,然后分析爱国主义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桂林高校;策略
Abstract:As an everlasting topic, patriotism education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o represent the hope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Applying red resources in patriotic educ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arry out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not only can enrich education contents, but also correct the education direction,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cultivate the national spirit. Taking Guilin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Red Resources, then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d resources application in patriotism educa原tion,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to carry out patrio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Keywords:red resources;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n Guilin; strategies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时代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升,在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还面临沉重的发展挑战。红色资源是时代发展中所凝聚的精神瑰宝和有价值的历史遗痕,它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媒介,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笔者将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着重探讨爱国主义教育。
(一)概念
红色资源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还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媒介。近年来,红色资源得到了高校的广泛关注。它主要包含广义和狭义这两层概念,从广义层面上来说是指所有能够满足历史发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民族发展进程的资源;从狭义层面上来说是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以及抗战中所形成的资源,一般指代物质资源与隐藏的精神资源。而桂北红色资源主要指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期,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创造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其中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包括:革命历史遗迹、革命纪念馆、烈士碑墓、重要会议会址等,这是红色资源的载体。精神层面的红色资源包括: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红色资源的主体。
(二)分布及类型
在桂北地区,红色资源主要集中在灌阳、全州、兴安、龙胜、资源、灵川等地区。形成以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兴安界首红军堂、猫儿山老山界和湘江战役觉山铺、新圩阻击战遗址为代表的长征文化遗址;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救亡日报报社旧址和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为代表的抗战文化遗址。
1.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一般指代革命根据地、遗址遗迹、纪念馆、墓碑和革命前辈的文物。例如,湘江战役烈士纪念碑和旧址、海酒井烈士纪念碑、平等红军烈士纪念塔等。
2.精神资源
3.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一般指代革命时期所形成的历史文献、编写的歌曲、制作的影像以及口号标语等,这些资源可指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能疏通情绪、鼓舞精神,其蕴藏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例如,文市、水车红军标语。
4.人物资源
人物资源一般指代在革命与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全国各地所涌现出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全面彰显了我党的价值取向,在人民群众中发挥着带头作用,例如,革命烈士王河天、赵志光等。他们具有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热爱祖国等优良品质,在各个地区发挥着重要的鼓舞作用。
近年来,高校愈发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积极改进教育内容,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其中桂北红色资源凭借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得到了桂林高校的广泛关注,诸多高校已同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和恭城县红岩村等开展了建立德育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的深层次合作。
安全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定量血流分数测量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电气安全相关风险可控,符合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通用要求、YY 0505-2014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安全并列要求、GB/T 14710-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一)桂林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第一,邀请革命先辈或知名教授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桂林理工大学邀请了抗战老兵给学生讲爱国故事,让青年志愿者们体悟到要感恩,要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缪秉魁教授在理工大学的专题报告中讲述在南极科考期间,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投身到各项科研当中,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和高校精神完美结合,用行动诠释着他的爱国情怀。
第二,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视频。桂林理工大学通过观看阅兵仪式活动,旨在激发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在场学生都明白肩上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而努力奋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过让学生门看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影片《我的1919》,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用实际活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第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和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师生代表到雁山镇马君武先烈陵墓,开展了以“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清明扫墓活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以“弘扬爱国主义,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实践团参观走访了桂林保卫战遗址、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陈光烈士纪念碑、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抗日烽火映桂林》展览、临桂飞虎队遗址公园、广西省立艺术馆等红色革命地,并在现场举办重温入党誓词、凭吊革命先烈等活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举行纪念烈士扫墓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志愿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校医院党支部开展迎“七一”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团委开展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齐聚七星公园三将军墓、八百壮士墓,向革命先烈献词,表达对革命先烈们诚挚敬意和深切怀念;广西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纪念活动,带领MBA学员参观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机要科、电台室、交通运输科、铜像雕塑展馆、“中国梦”图片展馆等。真切感受革命先烈,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顽强精神。
第四,以新媒体为载体传递爱国情。广西师范大学支教团开展网上祭英烈传递正能量,广西师范大学支教团积极组织“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线上祭英烈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认真浏览每一页网页,并通过向英烈敬献鲜花,留言寄语,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之情。
(二)桂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高校通过思想教育课理论、时事讲座、参观革命历史遗迹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桂林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其相关教研组织开发桂北红色资源利用地理优势、传递桂林“长征精神”红色文化等精神,部分高校均围绕其物质层面开展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参观了红军战地遗址、烈士碑墓,增加了大学生的历史积累,加强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虽然部分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涌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我们应高度重视。
第一,忽略大学生的主体性。现阶段,在红色资源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围绕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大学生要多发掘桂北红色资源,掌握一定的史料,增强自主参与性。实际上,红色资源拥有特定的背景和形象的故事情节,若能将其与大学生的想象、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则可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育手段单一。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主要采用课堂传授的模式,教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参考资料,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其辅助,在网络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高校应有效利用网络这一手段,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追求刺激,而原有的教育模式内容陈旧、比较封闭,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存在较大出入。
第三,整体效应不明显。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用红色资源时,普遍存在整体效应不明显的现象,大部分高校均将本地区所拥有的红色资源作为主要应用对象,缺少对全局的考虑。虽然桂林经历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遗留了较多的红色资源,且各个地区的红色资源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然而其教育目标是相同的。
(一)深入挖掘精神内涵
为改变革命圣地与遗址遗迹参观常态,进一步认识红色资源,真正领悟红色资源,要求我们深入挖掘精神内涵。依照红色资源,有效融合时代精神,将其转换成可被当代大学生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应以大学生的爱好为切入点,帮助学生选择针对性的红色资源,结合时代背景与故事情节进行深入研究,增加领悟深度。
(二)重视区域整合
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若想最大限度地利用红色资源,则应以当地红色资源为落脚点,深入挖掘,巧妙引用,同时,还应重视外部辐射,构建统一、健全、富足的教学资源链。因此,各所高校应加强合作交流,积极交流和分享应用经验,对于蕴藏大量红色资源的地区应主动支援匮乏地区,为匮乏地区的红色资源教育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一定的素材资源。另外,加大区域联动,坚持走顾全整体、红色不划分的应用路线。这有利于红色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还能丰富教育资源,缩减教育成本。
(三)构建成熟的教育体系
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应用红色资源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应构建成熟的教育体系,该体系应集政府机构、家庭和高校于一身。其中政府机构发挥着主导作用,爱国主义教育依赖政府,尤其是对政府颁布的政策的依赖程度更大。政府所主张的爱国主义基地,截止到目前为止,已实现对外开放,同时,大学生可免费参观,这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政府提倡的红军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赢得了大学生的支持,教育效果良好;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家庭教育直接关乎着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应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孩子踊跃参加爱国活动。另外,社区、街道以及村委会等应有效整合周围红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尽可能为大学生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高校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场所,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应用红色资源时,应全面渗透到高校教育活动中。红色资源不仅要融入到教材中,还应有序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红色资源时,合理组织策划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强化爱国情怀,使其成为文化水平较高、自律严谨、思想品质优良的新人。通过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一定能够创建一个奋发向上、积极浓厚的教育环境,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全面服务爱国主义教育。
(四)丰富教育手段
1.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其在教学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高校应改进传统单一的教育手段,通过网络,合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可以构建红色网站,并在其上发布与红色资源存在关联的信息,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加强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具有较强交互性的工具共同分享交流,实现自我教育,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念。
2.发扬红色文化
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并将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融入到知识讲解中。历史知识教育既是枯燥的,也是遥远的,为了让大学生认识历史,增添历史的生动性,则应改进展示手段,丰富历史教育。红色资源作为精神瑰宝和珍贵的历史遗迹,它在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扬红色文化,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构建崇高的精神家园,强化优良文化,抗衡腐朽文化。通过红歌比赛、文艺演出、作品展览等活动,逐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经由爱国主义情感践行到实际行动中,形成爱国主义意识。
3.借助红色资源点缀校园景观
高校校园中包含较多的建筑物,例如,雕塑、园林等,在这些常见景观中适当融合红色资源,达到传播校园文化的目的。在校园景观中融入红色资源,不仅贴近现实生活,还可创设一种极富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
4.加强实践教育
爱国不单纯是一种个人情感,也是实践活动。对于高校而言,旨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来践行到现实生活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爱国主义教育应严格遵循贴近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红色资源外,还应规范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将爱国思想与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有效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陶冶,精神生活更加充实,道德水平不断提升,以此来加强爱国教育。为达到这一目的,高校可借助节假日、革命先辈的诞辰、红军长征以及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时刻举办纪念、旅游和瞻仰等事件活动,有效利用红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还可以在假期中,组织开展实地调查工作,深入社会,了解基本国情,直观体会改革开放的辉煌成绩,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敬仰革命先辈,热爱祖国,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成为栋梁之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缪倩.利用泉州红色资源加强泉州高校“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1):24-26+45.
[2]许丹丹.依托红色资源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途径——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9):16.
[3]刘争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17(3):25-26+32.
[4]马春玲.红色资源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的建构——以“海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4):92-95.
[5]许鹤.论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7-158.
[6]卢丽,周樱佬.依托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3(6):50.
[7]尹慧.湘西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及应用策略[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3):76-7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4-02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