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栋(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南京211800)
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体制建设思考*
周佳栋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南京211800)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越来越表现出协同合作的趋势,协同创新的价值也越来越显现。本文从现阶段研究生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从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产学研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机制体制建设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
Abstract:As the top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high-level outstanding and creative talents. Under the modern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f collaboration in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and the valu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more obviou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ostgraduates collaboration cultivation at present stage,and discusses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which contains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innovation of postgraduates cultivation model, strengthening of the postgraduates supervisorsˊteam construction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to improve the postgraduatesˊcultivation quality.
Keywords: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的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质量。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创新体系。南京工业大学是首批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借助入选“2011计划”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所具有的创新优势和条件,强化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所协同和国际协同,探索适应于不同主体需求的协同创新范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形成开放、集成、高效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新模式,进行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体制建设研究,这对于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协同创新的实施对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指明了方向,也对培养机制改革和培养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常态是对我国国情的全新揭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的时代背景,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研究生培养既有德国“师徒式”的特征,也受到美国“专业式”的影响,但整体依旧延续了前苏联的培养模式。与发达国家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上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培养过程雷同、学科协同缺位、行业责任偏弱以及质量保障缺失等问题[1]。协同创新不同于以往创新类型的根本区别在于协同性,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协同是手段,创新是目标,也就是强调通过协同的手段而达到创新的目标。协同创新是更为复杂的创新模式,跨主体实施深度合作,打破不同主体、部门甚至国别的界限,构建起协同网络,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产生出单个要素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创新效应[2]。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越来越表现出协同合作的趋势,协同创新的价值也越来越显现。进行实质性研究生培养协同合作,有利于充分整合创新资源,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研究生教育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协同理念融入到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与高校、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国外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构建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的时代诉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课程建设滞后
首先,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第一年集中授课,后两年则围绕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仍以“一个导师带多个研究生”的传统模式开展,不同导师、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分明,与企业行业间的协同合作远远不够,不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和条件,很难做到跨主体协同培养研究生,这样就难以形成交叉优势和团队优势,如此单一的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生。其次,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上,与学科前沿和实践应用脱节严重,研究生课程未能很好地体现“研究”二字,与本科课程设置差异很小,授课方式上也缺乏启发与引导、互动与探究,急需从授课教师选拔、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讲授深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二)导师队伍指导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如何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就在于导师的指导水平和综合素质。随着研究生规模连年扩招,研究生导师数量却并未同步增长,由此导致平均每位导师带的研究生数量增加甚至超负荷增加,从而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再加上现阶段高校往往都以科研业绩为标准来衡量评价导师,也就逼迫导师只能像BOSS一样来指挥研究生“干活”而忽视了对研究生的培养。另一方面,导师由于受自身知识结构、思维惯性、研究方式等影响,习惯于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局限于本学科范围内,缺乏开展跨学科培养的意识和能力,研究生被限制在导师固有的学科领域也就此限制了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性的施展。此外,近些年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已基本和学术型研究生数量相持平,但专业化高素质的应用型导师不仅数量少而且也难以胜任,我国应用型导师大都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往往还是按照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来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工科专业的导师都必须具有注册工程师资质,德国工程教育则要求导师具备产业工作的经历和背景。应用型导师是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首先接触到的“工程师榜样”,应该具备优秀工程师的素质、能力和品质,以榜样的魅力来影响研究生,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积极作用。
(三)企业对研究生培养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社会责任心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的“三角理论”认为,学术界、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是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三种主要力量,这三种力量在教育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界逐渐作为市场力量的主要代表,主动参与教育发展改革全过程。与之相反的是,我国企业普遍对教育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社会责任心,就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要求的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可能一开始出于企业自身需要“被动”加入到研究生培养行列中来,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兴趣和意向性下降,产学研合作培养形式开始松散化,实质性协同合作减少,难以建立起规范、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关系,从而影响了研究生协同培养成效。
协同背景下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体制,需要以协同为手段,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产学研协同发展等来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适应协同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协同创新为高校构建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高校以“整合、共享、优化、提高”为协同目标,打破学科、专业、部门等各主体之间的界限,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研究生协同培养新模式突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将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摆到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位置,构建起跨主体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机制[3]。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项目为依托,汇聚优质师资队伍,整合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联动,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为更好地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切实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倾向,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完整贯彻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避免单纯因人设课。科学设计课程分类,根据需要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和设置跨学科课程,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南京工业大学积极响应文件精神和要求,启动实施“理工科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开设“有效表达能力实训”、“公众演讲能力实训”、“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训”、“社会观察能力实训”、“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东西方文化比较”六大专题课程,2014-2015学年共有1332名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接受了该工程的实训,受到了研究生的广泛欢迎,受益匪浅。“理工科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不仅通过实训课程直接提升了研究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逻辑能力等,更重要的是为研究生明确了提升综合能力的路径和方法,为研究生未来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提升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激励授课教师团队继续保持集体备课、磨课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及时更新和扩充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团队凝聚力,形成特色,扎实推进,推动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创新。
(二)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加大协同力度
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加大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和国际协同力度,协同共建研究生导师队伍,可以使各主体导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克服单一导师在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局限性。高校有必要与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更进一步把合作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引进各主体的优秀人才聘请到高校担任导师,建立跨主体导师团队负责制,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导师的智慧和能量,使研究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尤其可以聘请来自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导师,这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具备高校导师所不具备的生产实践优势,他们能够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研究生,不仅有益于促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而且也有益于促进高校导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高校应当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推动研究生出国参与国际协同培养,进入国外高水平课题组和实验室,在国际协同导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参与前沿性科研创新工作,促进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迅猛提升,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心,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企业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其核心价值和追求所在,要想引导企业更好地参与到研究生协同培养中来,就必须首先解答企业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利益。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关、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这样的协同培养选题才能切中企业要害,吸引企业人、财、物的投入。高校基于企业需要协同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共同系统设计课程计划、教学环节与培养过程,全面考虑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的培养标准和要求,使研究生培养方案既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又能够不脱离学科发展基础,更加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结构[2]。江苏省正在大力推广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由企业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的机构,是规模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截至2015年12月,南京工业大学经与企业共同申报,获批建设112家工作站。工作站的设立推进了校企结合,导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效益,同时工作站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促进了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了校企产学研协同发展。
作为入选首批国家“2011”计划的高校,南京工业大学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建设,努力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贯穿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体制机制优化为重点,致力内部改革,强化外部协同,继续全力推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正夫,易连云.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7-10.
[2]孙健.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41-45.
[3]高静,陆涓.“协同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之培养[J].江苏高教,2014(6):115-116.
作者简介:周佳栋(1981-),男,博士,助理研究员,江苏无锡人,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编号:C-2015Y0804-060);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LX15_042);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SZYB201303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4-0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