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浅议网络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李鑫
(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使得网络教学成为了一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而网络课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我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善师生的互动效果。为此,文章从网络课程建设的方法、策略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使得网络课程建设能够更好地为提高学生自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学技术;网络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中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使得网络课程成为高等教育与远程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目前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将课程资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课程的建设是网络教育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网络精品课程、微课及慕课的建设将为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但是由于各学科、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与专业要求各不相同,网络课程的建设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但是在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特点及设计原则上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可以给高校教师的网络课程建设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因此,文章将从网络课程建设的方法、策略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使得网络课程建设更好地为提高学生自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教育以其独有的灵活性、开放性及交互性等优势改变传统教学,在教育形式上成为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教育模式。网络课程建设是将传统的教育资源以网络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系统。该系统表现为学习内容、教学活动的开放,提供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测试,同时利用交互板块,提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网络课程建设还是学校实施主辅修制、双学位教育和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网络课程建设是提高学生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同时能够加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总之,网络课程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形势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的重要举措。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网络教育、开放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关键环节。网络课程的建设应当结合课程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保留传统教育积累下来的一些好的经验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
(一)网络课程的开发思想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策略模式
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关键,而在网络课程的学习模式上应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首先,网络课程的建设服务对象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测试的学生群体,网络课程的建设目标和作用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并借助这个平台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网络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其次,对于大多数的高校来说,网络课程仅仅是作为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是一个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平台,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但随着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决定了网络课程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从现实角度出发,网络课程的教学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是不矛盾的,两者的教学目标都是一致,两者既不互相替代,又共存并行,都是以能够使学生掌握教学信息、把握知识为最终目标的。网络课程的建设关键就在于能够找到同时发挥两者优势的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作为网络课程的主要建设者,要不断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经验,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给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资助(编号:PPZY2015C215)
作者简介:李鑫(1983-),男,安徽亳州人,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检测技术。
(二)网络课程建设应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组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课程的建设,将学生的学习转变为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利用网络课程,结合多媒体技术优势,可以在屏幕教学中将知识的表达变得更为形象化,教学内容也可变得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使得学生能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积极吸收更多的课程知识。网络课程建设应从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转变为加强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应用,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利用现代计算机动画技术、视听技术展开情景教学,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营造模拟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获得更多地学习资源,从而推进学习进度。
(三)网络课程建设应以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构建网络课程环境
网络课程是一种基于网络,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的课程。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我学习,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网络课程的建设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很好的条件。目前很多的网络课程从理论上说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因为该课程的建设就是课本知识内容的简单搬家,并没有相应的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而言,提高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下的网络课程应能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重点突出体现知识的建构过程,并应重视网络课程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网络课程建设既要具有网上教学的特点,同时又能适合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网络课程有着自己的特点,不但要适合在网上传播,使用方便,而且要容易使用,通俗易懂,同时要求生动,多媒体化等。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的独特优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或在线讨论等形式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进而满足学生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
网络课程建设的原则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互动三个方面考虑。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首先考虑到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责任,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目标综合考虑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次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目的,按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逐渐提高学生自助学习的兴趣;再次要将学科发展和当前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结合起来,体现出课程与实际的紧密关联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热爱,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课程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资源设计原则
首先要针对网络的特点,设计出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学习资源导航,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探究和处理信息;其次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融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中,创建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再次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使得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主题进行学习,还要将自己从各个方面搜集获得的信息资源上传到网络课程中,提供自己的见解,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使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充实,拓宽学习领域,扩大学习空间。
(三)教学互动设计原则
首先学生通过在线交互,突破时间上的限制,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和其它学生进行提问,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学生通过在线测试来检查学习的效果,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再次学生通过互动模块就某一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相互促进学习,激发其学习的动机;最后网络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生评价为主,因为他们是更大的收益者,网络课程建设的主体。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创造精神、锻炼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规划和启动的网络课程建设或应用项目,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建有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
[1]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Z].
[2]欧宇,陈子森.现代教育技术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初探[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3(1):18-20.
[3]谢红英,曾昭慨.高校网络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63-164.
[4]王雅菲.基于自适应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的研究[J].教育传播与技术,2010,1:29-31.
The current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kes the network teaching become a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online course,a new teaching mode,provides a effective self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tudents'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effect.This paper,from the aspects of 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 methods,strategies and design principles,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making 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 better serv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modern teaching technology;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2096-000X(2016)16-0160-02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