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宛青(昭通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增强对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的探析
——以《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杨宛青
(昭通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采用讲述法、榜样示范法、讨论法,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引导学生把传统美德化为具体的行动,注重培养他们的践行能力。增强了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实效性;健康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对当今青年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成败及其品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今后几十年中国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品德教育的艰难与困惑,作者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的探索。
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诚信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差、情感淡漠缺乏爱心、功利心过重等问题。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1.高校教育以学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应聘教育为主,传统美德教育被放到了相对次要的位置,课程和学时安排也较少;2.教育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教育方法单一,教育者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忽视道德教育和践履,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没有切身体会,德育比较空泛;3.大学生接收各种信息的途径多样和快捷,不断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对大学生的德性养成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只单靠德育课和政治理论课,而是需要多途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把我校高职高专各专业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2010级到2014级五个年级,共14个班总计86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历时五年,采用讲述法、榜样示范法、讨论法,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对他们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用访谈法、问卷法,了解他们学习传统美德的体会及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政治、道德、思想、法纪、心理教育五个方面。从总体看,政治教育是根本性内容,心理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是基础性内容,思想教育是导向性内容,并且内容结构总在不断地进行着优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道德文化为其中的重点内容,它主要起源于先秦时期,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融合了道、法、佛等各家思想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和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一直影响和塑造着华夏民族,它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历时数千年而在当代越显其价值重要,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从其中优秀成果中吸取营养,并与现代道德教育结合,是改善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提高教育效果的途径之一,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途径。道德教育又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核心内容,它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现代德育的重要资源,其基本内涵为仁爱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谦和好礼、诚信知报、见利思义、勤俭廉政、勇毅力行、孝行天下、自强不息…等。《大学生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如何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广泛,涉及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中医学、药物学、卫生学、心理学、生殖医学等学科,它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资源。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是现代德育的需要,可以补充思想品德教育理论课之不足,使德育具体化,增强了实效性。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采取科学而有效的途径,一是搞好课堂教学,二是化为学生的行动。
作者简介:杨宛青(1963-),女,汉,云南昭通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生态学、大学生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研究。
中华传统美德包含内容较多,文章选择仁爱和爱国主义精神、孝道来说明。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探索如下。
(一)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利用实例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增加德育的实效性
1.中华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各种道德中最基本和最高目的,它在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仁”德的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如:在课程中讲到中医知识时,扩展教材内容,以榜样示范法介绍中医历史上的医学家。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家族遭受瘟疫伤亡过半、清朝医学家黄元御年轻时遭庸医误治导致一只眼几乎失明之后,他俩立志学医,经过刻苦学习,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体现的就是仁爱精神;药王孙思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必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他应“无欲无求”,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他对病人一视同仁,替患者着想,尽量用便宜药治病,创造了许多健身养生之道,他的至理名言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体现的也是仁德。讲述这些实例能增加学生对仁爱精神的体会,而不是只知概念,这对他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仁爱教育作用。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如:中医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医学大家,他们以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医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教学中介绍张仲景的《伤寒论》、民国时期云南白族医学家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巨著及云南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等知识,增加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兴趣,升起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不仅要“知”,更重要的是把它化为“行动”
如: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成果,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孝道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修身之本,也是中华文化之根。它作为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孝道教育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源头,也是高校德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具有价值观属性。当前,大学生孝道缺失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实现自身和谐,也影响了校园和家庭和谐,进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孝悌之德在中华传统美德中位于重要的、灵魂的位置,孝为对上,悌为对下,其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因此形成了中国社会浓浓的家庭亲情,起到了维护家庭关系、稳定社会极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用实践锻炼法教会并要求学生在平常的行动中行孝道。例:1.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它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课堂上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亲情关系,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兄弟姊妹、堂(表)兄妹及将来的公婆和岳父母。告诫学生对父母长辈尽孝要及时和乘早,如买计步器和运动鞋送给长辈,教他们如何科学锻炼身体等;2.学习心肺复苏术等急救知识时,让学生假期返家教兄弟姐妹如何施行心肺复苏术,在危急时既可以救人,学习过程又充满着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和手足情,增强了亲情;教学生把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放在祖辈、父母的随身挎包里,教会他们在危急时如何使用;学习中医外治技法后,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替长辈按摩或艾灸,把孝心化为行动;3.学习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及预防知识时,要求学生不仅自己要远离疾病危险因素,还要教会长辈和兄弟姊妹如何预防疾病。总之,把中华传统美德从“知道”化为自觉的“行动”,增强了学习目的性和实效性,也培养了他们的践行能力。其实,中国人自古十分重视“力行”,这勇毅力行也是一种传统美德。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不仅学到了如何增进身心健康、卫生保健等知识,而且还受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教育,特别是能够具体地践行传统美德,在学会如何做人方面也得到了帮助和指导。
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了把资源有效地加以利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采取科学而有效的途径,就是抓住两个主要途径: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这个选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一个创新,第二个创新点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并注重培养他们的行动能力,因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该学科的优势,积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年青一代中发扬光大,它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姜雁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代德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2]王志乾.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J].成才之路,2014 (19).
[3]钟景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李利萍.中国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中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D].河北师范大学,2012.
Using the method of telling,model demonstration method,discussion method,this paper excavates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in courses.Taking advantage of classroom teaching,we should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tudents,guide students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into specific action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practical ability,which can help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college students;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effectiveness;health education
2096-000X(2016)16-0117-02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