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宁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广东广州510507)
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传承“工匠精神”的探讨
徐慧宁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广东广州510507)
“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在手工行业中有所传承,但在现代企业和工业生产中却逐渐消失。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提出了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这其中“工匠精神”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服务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如何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培养过程,实现学生们从“学徒”到“匠人”的转变,值得教育者关注和思考。
高职教育;工匠精神;传承
我国的“工匠精神”自古就有,源远流长,《庄子·达生篇》有记载“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这里的梓庆,排除一切杂念,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鐻,对木料的熟悉和倾注的匠心,具有追求极致的精神,才有“器之所以疑神者”的结果。
邻国日本,早在江户时代就形成了传统的匠人文化。匠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极度认真,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的好坏成败与自己的人格荣辱紧密相关。正因为拥有极强的自尊心,使得他们有着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近于神经质的艺术般的追求,尽可能使手艺达到熟练精巧。他们对自己的每一个产品、作品都力求尽善尽美,并为自己的优秀作品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自己工作的不负责任,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会被看成是匠人之耻。日本“匠人”文化的本质就在于敬业和认真,当敬业和认真的本质精神被整个日本社会认同并发扬时,“匠人”文化就已经融入到日本人的骨髓中,成为日本社会的常识,正所谓“嗜之越笃,技巧越工”。
“工匠精神”在欧洲也是传承已久。钟表之都瑞士,“工匠精神”的理念体现在制表匠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中。他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完美的孜孜追求无不体现了传统的匠人修养。正是凭着这种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享誉全球、经久不衰。
木匠、铁匠、篾匠、花(雕刻)匠、陶工……曾几何时,这些手艺人也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每日触碰到的东西,不管是手中的碗筷,喝水的杯子,还是坐卧的床椅,大多出自他们之手,他们与我们几乎密不可分。但是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与机械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手艺,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正在坚持的手艺人也面临着技艺传承的困境。在现代企业和工业生产中,“工匠精神”也正逐渐消失。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底在现代社会,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有何内涵?“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执着地坚持和追求精品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其实,不光产品制造和技术创新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份工作,都需要多一点专注、踏实的“匠心”。
作为以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来说,怎样寻回正在遗失的“工匠精神”,特别是在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中,又如何重塑“工匠精神”,应是我们高职教师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设计匠人”,将设计务实化
笔者曾读到过国内一位学者的亲身经历,该学者的几位日本朋友来中国旅游,在返回的途中,旅游车停在长城脚下的一家药店前,其他日本游客都蜂拥着去买中国的中草药,而工匠出身的黑川先生却独自走到窗前看风景。学者无意中看到了黑川先生在那里皱起了眉头,遂走过去问他有什么不开心的,没想到他手指新装的铝合金框的一个角说:“在日本,这样的活儿是不能交工的。这样交工的话,那会是干活人的耻辱。看来中国赶上世界水平,还需要时间啊。”仔细看去,大概是施工者计算的错误,在铝框的拐角处,多锯了一个小豁口。黑川先生以手扶窗,向外看时,豁口的尖角划破了他的手。
读这种“史诗”文本,读者会以为,民间真有这样意味隽永的诗句和体系。其实不是。以梅葛而言,这样选精集萃的“史诗”,在真实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人们唱述的那些宇宙人生的道理、事件,都是在社交性、功能性的演唱中体现出来(极少部分私下独唱),夹在很多重复、客套、问答(歌手每开一次腔,就要赞美一次对方歌手)等“无用”的句子和仪式中间,从翻译的文本看,看不到“诗意”。
这则故事道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今天,电脑辅助设计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学生们只注重图面的形式语言,忽略了将图面转换为工程实际需要的许多细节。院校教育在大谈现代设计的科学化、理性化和设计教育西方化的同时,更多地在追求概念设计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却没有将更多的重点和精力放在如何培养最接地气的“设计匠人”,如何实现设计的细节上。为什么有人质疑装修师傅的薪酬比普通白领还高,他们却没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高薪酬的装修师傅一如我们的传统匠人,依靠他们的手艺和经验在逐步帮助设计师实现设计,而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许多人直到毕业都没进过工地,都没亲自体验过匠人的“含义”。
一个设计师,其设计作品就是他的产品,也应同工匠一般追求作品的完美和极致,坚持追求精品。因此,接地气的“设计匠人”,应是秉承传统匠人具有的精益求精理念和踏实精神,将设计细微之处加以认真推敲,努力将设计务实化。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培养这样的“设计匠人”,并让“工匠精神”深深扎根于高职教育中。虽然强大的数据库和设计应变能力使设计师从长时间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但在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中,应倡导学生发扬如“匠人”般的踏实精神,让其接触手工实践,体会材料的特性,掌握施工工艺,通过实践更多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促其思考、把握设计的细节,以使设计能顺利实现。
(二)传承“工匠精神”,将培养职业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整个世界的包豪斯艺术教育体系,其思想和美学趣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包豪斯倡导“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现在看来,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我们提出的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重塑的“工匠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重塑“工匠精神”,首要的工作是让“工匠精神”在年轻一代中进行传承。在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中,技术传授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家族传承,二是拜师学艺。不管何种途径,技艺能够传承,“工匠精神”尤显重要。一代代匠人将在手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不断地进行累积,在师傅带徒弟的教育中心口相传。慢慢地,历代匠人智慧的精华融进了传统,“智慧一旦成为传统就是巨大的力量,传统与历史同时得以发展和创造。”[1]匠人们运用传统的力量不断进行着新的劳作,并在正确的坚持中进行合理的顺应。
手工艺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文明自豪感的重要体现,对它的传承体现了一种历史责任感。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通过开设与传统工艺美术相关的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对传统的认识,激发对手作的热爱;专业课程中在引导学生对传统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将传承与创新并存,并提倡“用手去思考”。
除此之外,“工匠精神”的内涵还表现在匠人对于“专、精”的追求,很多匠人一生就只学习一种手艺、研究一项技术、从事一个行当,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造物营生。我们在教育中应将“专、精”的职业精神贯穿培养全过程,通过讲座、讨论、考察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真正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并不断激励他们在专注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和研究,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上追求精益求精的状态。匠人们之所以穷其一生去追求,正是因为那份对工作的热爱,而这份职业精神恰恰是当今教育所缺失的。当前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产业对接的“职业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及职业道德方面运用“工匠精神”对准职业人进行综合培养。
(三)宣传“匠人文化”,将认同普及化
有数据表明,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拥有200年以上历史企业的国家,日本以3000多家排名全球第一,德国以800多家位居第二,荷兰则以200多家位列第三。这些长寿企业的秘诀是什么,我想无一例外的都是对“匠人文化”的坚持。“匠人文化”不是一个狭窄的范畴,而是囊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职业操守和负责态度。建筑界需要匠人文化,制造业需要匠人文化,食品业需要匠人文化,甚至政府工作人员也需要匠人文化。没有匠人文化的社会体系是不堪设想的。
“工匠精神”从纪录片、媒体报道中走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不只是一个曾被遗忘词语的“命运”转折,更像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转折,应该成为一种时代风气。新时期高职教育在走产教结合的道路,作为企业未来的主力军,高职学生必须要深入认识“匠人文化”,清楚“匠人文化”关系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广泛宣传“匠人文化”,营造能够让学生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持续激发学生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的欲望,以达到匠人的精神境界。教育要参与培育新的社会风气,参与重构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为从空论“工匠精神”到自觉践行“工匠精神”的转身准备制度养料,进而使其自然发酵成自然存在的国民素质、民族精神,如同空气一般无时无刻不在。在提高了“匠人文化”的大众认同感之后,将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大众化传播,进而推进“匠人文化”在全社会中的普及,被全社会接受并发扬。
工匠精神引发的热议一直在持续,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师,笔者也在思考“匠人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变迁,以及艺术设计学科背景下“匠人文化”的突出体现。回归到匠人最本质的内涵,结合现今传统手工艺面临流失的现状,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工匠精神”的传承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了一些思考,也希望借此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一)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和保护
在高度工业化、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手艺代表着一种正在消逝的慢生活。原始、单纯的技艺,没有功利,却又充满着生活智慧。清晰可见的材质,刀斧加工的痕迹,以及手艺人挥汗如雨的背影,无不让人迷恋。就如《留住手艺》的作者盐野米松所说:“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地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所以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2]
我想,整个社会应加强对传统手艺人群体的关注和保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加大宣传普及的力度,让人们了解、体验、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还应鼓励传统手艺人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因为发展是最好的传承,可以引导传统手艺人将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传统手艺焕发现代光芒,尽可能地发掘其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最终以文化品质赢得市场青睐。
(二)对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宣传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邻国日本,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却走在世界前列,除了立法保护和政府推动,以及实施富有特色的“人间国宝”制度外,民间更是掀起了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潮。如果没有民众的配合,再好的政策和法规也无法执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自然办不好。“民间流行”,这个重要的词在日本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日本从事非遗工作的人收入并不算高,处于整个社会的中等水平,但非遗的普及度却很大,许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甚至还会一、两样传统手工艺。日本在全国上下所形成的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保护的大环境,发动民间参与与保护等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传统文化保护的未来,还是要靠年轻一代,年轻人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保护不能脱离年轻人的责任而论,如果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以年轻人的审美视角和需求为出发点,与他们的生活和喜好紧密结合,还是具有扎实基础和广阔前景的。
中国古人有云“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可见“工匠精神”的文化源流。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拥有技能的有效期快速缩短,使得人们坚守和潜心某一职业技能劳动显得更加不易,“工匠精神”慢慢地走向衰微。近十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如此转变,亟需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不应只是口号,它的重视细节和敬业应该代代相传。当我们及身边人都发自内心地去延续这种精神的时候,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的传承即有了扎实的基础,也会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1](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0.
[2](日)盐野米松.留住手艺[M].英珂,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8.
(责任编辑:刘生平)
Discussion on Inheritance of"Craftsman’s Spirit"in Education for Art Desig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XU Huining
(Art Department,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07,China)
Craftsmen inherit the"craftsman’s spirit"since ancient times,but the"craftsman’s spirit"is gradually disappear in the production of modern industry.The Chines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a goal to turn from"made in China"to"created in China"as a manufacturing power,and the"craftsman’s spirit"will play a vital role.The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high-skilled talents who work in the enterprises.Therefore,the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how to inherit the"craftsman’s spirit"throughout the education process and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apprentice to craftsman for the stud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craftsman’s spirit;inherit
J5-4
A
1009-931X(2016)04—0025-04
2016-08-26
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4年度一般课题(GDGZ14Y126)
徐慧宁(1978-),女,广西桂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建筑装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