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积极的寝室心理场促进文明寝室建设

2016-03-18 03:59侯丽芳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积极寝室建设

侯丽芳(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



构建积极的寝室心理场促进文明寝室建设

侯丽芳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积极的寝室心理场以积极心理学、“心理场”理论为依据,以寝室为单位,以大学生的心理为中心,以寝室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个体知觉环境为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动力空间,而文明寝室亦可从寝室的硬件环境改善、营造人文氛围、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完善个性心理来进行建设,构建积极的寝室心理场能有效促进文明寝室建设。

关键词:积极;心理场;寝室;建设

Abstract:Positive dormitory psychological field is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a theory of psychology field.It regards a dormitory as a unit and centers o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y.Moreover,various elements includ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dormitory,cultural environment,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environment interact to form a specific dynamic space.So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dormitory can also aim at improving the dormitory hardware environment,creating a cultural atmosphere,forming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erfecting personality psychology.Building positive psychological field in dormitor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dormitory.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ical field;dormitory;construction

大学寝室是学生学习、交流、放松、休息的场所,是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空间。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有近14个小时的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另有调查显示有48%的大学生选择除了上课时间之外,其余时间都待在寝室,寝室成员之间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生活习惯,都会相互影响和感染[1]。因此,寝室氛围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班风、校风的建设,重视和加强文明寝室建设是非常必要和重要[2]。

寝室心理场以积极心理学、“心理场”为理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构建积极的寝室心理场,并进一步探讨寝室心理场的营造与文明寝室的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构建积极的寝室心理场促进文明寝室建设。

一、构建积极心理场的理论前提

“场”理论最早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的,后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勒温用拓扑学和物理学的概念(场、力、区域、边界、向量)描述了人在周围环境中的行为。后来勒温为这些概念赋予了心理学的含义,他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间,认为个人活动于其中的空间是一个心理场。这个场的全部情况决定着某一时间内的个人行为。生活空间包括个人和环境两个主要成分,行为(B)是个人(P)和环境(E)的函数B=f(P,E)。后来勒温提出的团体动力学概念就是场论的应用,这场所形成的动力,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倡导要用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和能力,致力于去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体验、个性特征、心理过程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在转变教育理念,坚持正面发展教育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将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塑造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为构建积极的寝室心理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积极心理场的构建

寝室心理场以学生寝室为单位,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心理为中心,以寝室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个性心理知觉环境为要素,以及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为核心所形成的特定群体的生活空间[3]。

(一)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学校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学校的地理位置、寝室的硬件设施、空间布局、环境卫生。寝室环境干净整齐与否,空间布局是否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寝室成员的人数安排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寝室的物理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生活空间,更是潜藏着一定的心理动力功能。

(二)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寝室管理规章制度与精神文化两个维度,制度环境是指高校在寝室管理中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条例,规范约束寝室成员的行为。寝室精神文化环境是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被成员共同认可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氛围,如寝室成员共同制定的寝室公约、形成的生活作息习惯、消费观念和方式,休闲娱乐选择等外在表现,如寝室成员的思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内在文化[4]。

(三)人际关系环境

人际关系环境是寝室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寝室成员之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大致可分为和谐友好型、松散淡漠型、对立分裂型。寝室人际关系在寝室心理场中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着寝室心理场是消极还是积极,是寝室心理场构建中的关键要素[5]。

(四)个体心理知觉环境

个体心理指寝室成员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能力、自我意识等个性心理特征,还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个性心理倾向。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他们所知觉到的心理场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每个成员来说,个人的世界永远是他自己知觉到的世界,寝室内所形成的心理场也是每个成员所知觉到的心理场。

积极的寝室心理场构建,不只是几个要素的组合,更是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动力生活空间。在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性的能量,以建设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制定健全的文化制度、营造温馨和睦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寝室文明建设。

三、积极心理场的构建促进文明寝室建设

关于文明寝室的概念,相关文献检索资料关于少有关于文明寝室的表述。文明寝室的表述主要出现在各高校学生手册中关于文明寝室评比条件中,概述为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或标准就可以认定为文明寝室。《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学校文明寝室建设的通知》明确列出了浙江省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标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环境卫生(公共区域、寝室内务);管理秩序;文化氛围(校园氛围、寝室文化);组织保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6],这只是从量化体系方面去衡量,然而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寝室建设,不能忽略了它的主体“人”。积极寝室心理场营造出的寝室,不仅涵盖了环境卫生、管理秩序、文化氛围和组织保障,更包括了寝室中最为关键和核心“人”的要素,注重人际互动环境与个体心理环境,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生活空间。

首先,在物理环境方面,需要学校在硬件设备方面不断完善、总体布局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要求,在环境卫生方面,要求寝室成员打造干净整洁、舒适怡人的寝室环境,不仅能优化寝室文化环境,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寝室成员积极情绪的养成。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客观环境与主观认知相互作用,会影响人的情感、工作和学习效率,寝室的整体布局、装饰风格、卫生状况、周围环境等物理环境都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构建积极心理场中对物理环境的要求已经涵盖文明寝室建设中对环境的要求。

其次,在文化环境方面,指向的是寝室成员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精神氛围,它们形成于学校对寝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寝室成员之间的公约。寝室管理规章制度是学校在寝室管理中为约束、规范寝室成员的日常行为,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创造良好得育人环境而制定。寝室公约则是寝室成员之间制定的较为活泼、生活化的规矩,在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之外成员之间相互约束的形式。寝室成员在规章制度与公约的规范和约束之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氛围,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康向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文明寝室的建设要有积极向上的文化作为指引,文明先进的文化更多表现出正向积极的功能。

再次,人际关系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将人际关系大致分为:和谐友好型、松散淡漠型、对立分裂型。寝室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更是他们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它不单纯是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更是一个成员之间精神交流的空间,而这种精神层面的交流主要依赖于寝室成员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能让大学生获得宽松、融洽、愉悦的人际氛围,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和谐友好型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把握自己与他人的平衡,学会合作与协调,在互补和共赢中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也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同时,身处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氛围中,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目前高校寝室文明建设中,往往流于“卫生检查”层面上的评比,忽视了“人”这个核心因素,然而作者认为“文明寝室”的内涵,不仅包括环境卫生的外在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大学生寝室中积极向上的个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特有的文化内涵。文明寝室的评比过程中,也不能只注重外在的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更要将寝室成员相互关爱的现状、人际关系的和谐纳入其中。

最后,个体心理知觉环境,寝室生活空间是以人为主体,以人的心理为核心。寝室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认知观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他们之间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不尽相同,因此对于生活于同一个生活空间的,不同的大学生知觉到的个体心理环境受力于寝室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能量作用的同时,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反馈到寝室环境的心理动力场之中,从而产生个体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方式。面对这不尽相同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文明寝室的建设过中,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他们养成宽容、理解、尊重、平等、真诚、友善的个性特质,若寝室成员基本能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那么在同一个寝室空间中,每一位个体成员在与周围环境交互影响过程中,必然可以获取友谊、赢得尊重、交流信息等多种需求,营造出良好的和谐友好的寝室氛围。

构建积极的寝室心理场,犹如一个营养丰富的能量场,能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心理营养和能量,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环境,更是能“以人为本”全面推动文明寝室建设。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文明,文明寝室也是如此,文明寝室的建设不能只流于对环境卫生的要求,更是优美怡人的物理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寝室成员积极心理品质的综合。积极寝室心理场的构建过程,实则也是文明寝室的建设过程,寝室心理场的各个构成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动力场,重视以“人”的核心力量,有效推动了文明寝室的建设。同时,构建积极心理场,推动文明寝室建设,对于高校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优化大学生心理环境,培养合格人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君.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5(10):45-46.

[2]胡智丹.关于加强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8(6):153-154.

[3]卢爱新.论高校寝室心理场的构建[J].中青年学者论坛,2010 (7):16-18.

[4]吴玉伟.高校大学生宿舍心理场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5):62-64.

[5]杨铖,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场”构建探讨[J].校园心理,2015(4):110-112.

[6]朱强.高校文明寝室建设指标量化体系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7-2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190-02

作者简介:侯丽芳(1987,11-),女,山西大同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积极寝室建设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探述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