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高职衔接的困境及策略

2016-03-18 03:28于佳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教江苏省试点

于佳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10)

江苏省中高职衔接的困境及策略

于佳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10)

江苏省近年来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探索,在规模、质量、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政策滞后、权责模糊、专业脱节、管理缺位等原因,在知识体系、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一些困境。为有效促进江苏省中高职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江苏省在全国职教体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江苏省下一步需要继续夯实实训环节、完善政策引领、引进DACUM职业分析以及建立“区域联盟”管理模式来解决当前困境。

中高职衔接;困境;对策

江苏省始终将中高职衔接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并将其作为中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推进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依靠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江苏省自2012年以来,在中高职衔接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符合本省特点的措施和经验,提升了中高职衔接的质量,但由于探索时间不长,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当前也存在着一些困境,需要进一步地梳理与总结,并精准定位提出应对的策略。

1 概述

1.1中高职衔接的含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1]。当今,随着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岗位对于技术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众多需要具备高新技术含量的岗位明显缺位。中高职衔接教育是把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职教育和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有机集合起来,不仅增强了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而且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提供储备力量,也是拉动中职、推进高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2国内中高职衔接的进展情况

首先,国内对于中高职衔接模式已经全面形成了共识。经过多年的探究和实践,各省市对于中高职衔接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为了学历嫁接采取的应景之举,发展到了深刻认识中高职衔接的最终目标是打破阶段、类别等各种教育壁垒,构建以终身教育为指向的统一、实用、高效、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探索了多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全国各省市依据自身的特色,从设立试点着手,探索出了形式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分段贯通模式、对口升学模式、直通模式和“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等等。第三,全国中高职衔接冷热不均。由于国人的“大学情结”和“学历情结”始终占据上风,这使得一些能够直接接本的衔接项目倍受青睐,对于需要门槛的衔接模式兴趣冷淡。同时,在升学提高方面的需求,家长的热情度明显高于学生。第四,招生规模明显偏小。我国高职院招生主要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就目前的政策来看,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升入高职的比例大概为5%左右,很多省市甚至不足3%。

1.3江苏省中高职衔接开展情况

1.3.1积极统筹部署

在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的指导下,江苏省积极部署,于2012年率先发布了《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12号),并于2012启动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全部批准的71个试点项目中涉及中职和高职衔接的项目就有45项,占项目总数的63%[2]。由此可见,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点已经十分明确的指向了中高职衔接工作,中高职衔接工作的成效的提升对于本省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和良性运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3.2规模质量显效

江苏省在启动中高职衔接试点的同时,还于2013年在原有的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和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市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大了试点的范围,试点的数目也扩大到了215项目,分别对分段项目“3+3”和“3+4”、“五年一贯制”、对口单招等多个项目上进行了发展性扩充。这是基于试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之后,为进一步响应广大职教学生及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发展的要求而作出的决策。总体上,江苏省在中高职衔接的规模上不断扩大,质量的要求上不断强化,经过近4年的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3.3学生意愿强烈

在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江苏省中高职衔接从试点建设以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这主要基于: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多年来基本保持在92%以上,就业前景光明;另一方面从中职院校进入高职院校的升学压力小于高考的竞争,学生普遍有学业和心理减负的感受。学生和家长在“进门有机会,出门有工作”中高职衔接政策的引导下,对中高职衔接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意愿。例如“3+3”、“3+2”等分段培养项目的衔接率3年来都始终保持在95%以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表明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在江苏省内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1.3.4社会反映良好

江苏省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排头兵”,在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探索和发展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省中高职衔接的成功试行与持续发展,不仅给其他省份的中高职衔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且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了社会号召力和影响力。

2 江苏省中高职衔接的现实困境

江苏省的中高职衔接目前虽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由于探索时间不长,在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行中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虽然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对全省的中高职衔接的持续、有效、高质的推进起到了阻碍作用。

2.1中高职衔接知识体系的断裂

“3+2”或“3+3”分段培养的表述是指,5年或6年的学习时间中先接受中等职业教育3年,学时学分修满后衔接进入相应高等职业院校学习2年或3年,在此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高职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中高职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3]。目前,一方面江苏省的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中正在实行的是两年在校学习加一年校外顶岗实习;而另一方面,江苏省现有的中高职衔接机制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行灵活出口政策,即: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3年以后中职学生可选择毕业或者继续通过注册入学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这就造成了选择继续深入学习的学生顶岗实习一年结束后面临着再次回到学校学习,对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常常存在着重复与交叉的现象,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连贯性遭到破坏,致使整个中高职衔接体系在知识体系上出现断裂。

2.2中高职衔接招生制度权责的模糊

现行的江苏省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是中、高职院校联合申报,主要牵头方为高职院校,也就是说,中高职衔接试点的招生计划归属于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中。但从具体实施的现状来看,中高职衔接试点的招生计划实际是由市教育管理部门下达并归属于中职学校的中专招生计划中。这就使得中职阶段学习结束的中职学生中选择继续进入高职院学习的学生,是否占用高职院当年的招生计划这一情况变得模糊不清,且这种情况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另外,目前中高职衔接主要针对的是在校学生的直接衔接,而对于非应届中职毕业生没有相应的政策为其进入高职再接受教育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从江苏省对于中高职衔接发展的态度和以往经验来看,对于非应届中职生而又有意愿进入高职继续学习应该是鼓励与支持的,但在没有明确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非应届中职生现在出现了“断头”教育的现状。

2.3中高职衔接专业设置的脱节

江苏省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总体上是各自为政,无论是专业设置管理的分属部门还是专业设置的各属性均不相同,专业名称、分类标准、专业要求等等均不匹配,表现为明显的专业衔接脱节现象。在2010年教育部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中职教育的专业类由13个增设到19个,专业数也从270个增设到321个,通过更名、合并或拆分等衍生的专业110个,新增专业85个,从原目录中删除专业22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依然按照2004年12月的版本的规定执行,其中规定全部目录共分19大类、78小类、532个专业,[4]一旦需要对专业设置做出新的调整,都有比较严格的论证审批程序加以限制。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中职教育专业设置方面所具有的时代性和与时俱进性,导致了中高职专业衔接上的不畅,给很多中职生在专业选择和学校报考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设置脱节导致的选择面狭窄给考生带来的竞争压力;二是因为专业选择余地不大难以迎合考生和家长的多元需求,总体期望值偏低。

2.4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的疏离

中高职衔接作为一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性产物,有它自身的时代要求,发展到中高职衔接的阶段,中职、高职教育已经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它的协调发展需要有统一的培养方案,但从衔接的阶段性来看,又必须有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来支撑。但从实际的运行情况来看,当前并没有构建出既相互独立又统一发展的管理体制。首先,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制性对中职、高职阶段的管理和要求产生了一定限制作用;其次,在滚动修订、审批部门的归属上隶属不同,中职更多的是人才资源部门,高职更多的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这就导致了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管理疏离现象,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管理分别独立于衔接体系之外,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而且给中高职对接带来政策壁垒,如江苏省内的各技师学院学生无法通过中高职衔接进入到高职教育。

3 江苏省中高职衔接的应对策略

3.1夯实实训环节衔接,防止知识体系断裂

江苏省现存的衔接分段学制知识体系断裂问题,除了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还给整个现代职教体系带来了断裂。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中职教育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江苏省中高职衔接教育中要十分注重强调实训环节,但是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实训实践环节要注重阶段性和循序渐进性,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出现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仓促转入高一阶段的学习,更不能简单重复同类的实训实践项目;第二,注重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不能一成不变的“三七开”或“五五开”,而是要根据衔接的不同阶段和综合考量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配。第三,要不断完善实训的设备和引进高新的技术,保持衔接教育的高水平和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3.2完善政策引领,厘清当前招生制度权责

现代职教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领,由于江苏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开展的历史不长,处于发展的初期,总体还属于摸索阶段。因此,很多相关的政策还没有及时匹配到衔接工作中来,尤其是招生制度的发展还延续着衔接之前的基本政策,这使得江苏省现有中高职衔接招生制度权责的模糊不清,发展遭遇掣肘。权责明晰的解决只能通过政策的完善才能得以解决,因此,要在深刻领会国家有关中高职衔接政策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的中高职衔接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在基于调查的结果上,通过科学论证、专家评估、试点建设等全面制定符合江苏省自身职业教育衔接发展要求的招生政策。同时,必须通过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招生工作组,明确权责,才能更好地把控招生工作各环节的连贯顺畅,进而提高招生的质量。

3.3开展DACUM职业分析,提升专业设置的针对性

对于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专业设置脱节的问题,除了需要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借助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拓宽专业对接口径,增加专业适应面积。DACUM是Developing ACurricu Lum的缩写,其直译的意思是“教学计划开发”,而他的本质是一种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所需能力的方法[4]。对于江苏省的中高职衔接来说,专业的建设是主要着力点,更是整个衔接机制的根基,而如何准确的衔接却是衔接工作的关键所在。DACUM作为一种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职业分析方法具有诸多优点——科学、高效、经济、操纵性强等,已经成为了西方各国职业教育发达的“秘密武器”之一。对于江苏省中高职衔接来说,引进DACUM作为职业分析技术,把DACUM与充分的市场调查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和行业调查,紧随市场动态,厘清市场发展方向,把握社会基础与现实基础,为中高职衔接专业设置提供社会与市场需求保障,提升中高职衔接的精准度。同时,可以解决人才培育中目标笼统含混的局面,减少资源的重复利用。

3.4建立“区域联盟”式管理体系,打破原有教育管理藩篱

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管理疏离现象是现代职教体发展中的关键瓶颈,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管理各自独立于衔接体系之外,不仅不能形成合力,反而常常相互牵制。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国家现有关于现代职教体系政策的基础上,从宏观的高度规划改革的方向,以顶层的视野开拓发展的路径。江苏省应依据现有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基础制定出总的衔接指导方针,大胆创新,小心求证,鼓励地区之间在充分调研、实地考察、专家测评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中高职衔接工作小组,形成统一发展统筹、统一协调指导、统一资源均衡的“中高职衔接区域联盟”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为各方顺利完成对接厘清关系,打破原有衔接教育管理藩篱,还能促进中高职衔接贯通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为保障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应当建立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区域例会制度。

[1]杨鸿飞.江苏省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2.

[2]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EB/OL],2012-05-08.

[3]杨毅红.江苏省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3,(33):75-78.

[4]DACUM职业分析方法[EB/OL].http://www.docin. com/p-1300275244.htm/,2015-09-25.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YU Jia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10,China)

In recent years,we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With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both the scale quality and the social influence.However,due to the lag of policy,blurred responsibilities,lack of management and other reasons,some difficulties arise in practice in many aspects,such as the knowledge system,enrollment system,professional settings,teaching management and etc.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nection and to play the demonstration leading role for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we need to reinforce the training session in the next step,perfect the policy lead,introduce 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profession analysis and establish a regional alliance management mode to solve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ilemma;countermeasures

G710

A

1671-8496-(2016)-03-0106-04

2016-04-19

于 佳(1983-),女,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学生思政工作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美国CTE(生涯与技术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发展趋势及对江苏的启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SJB631)

猜你喜欢
职教江苏省试点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