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疆青少年研究热点评述

2016-03-18 09:22罗盛齐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新疆青少年

罗盛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当前新疆青少年研究热点评述

罗盛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新疆青少年研究起步较晚,也没有现成的研究体系或标准范式遵循。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疆青少年研究已经涉及到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但主要集中在多宗教、多民族、多文化并存环境下的青少年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新疆青少年成长发展联系紧密的思想观念、网络、犯罪、心理、就业五个热点相关文献,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评述,以期更好地将新疆青少年研究推向深入。

[关键词]新疆;青少年;研究热点

青少年寄托着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研究肩负光荣的使命和责任。长期以来,青少年作为一个以年龄为划分依据的研究对象,归口于社会学范畴。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就提出了学科化建设构想,但时至今日,青少年研究仍未能形成较为权威的研究体系或标准范式,仍处在学科元理论研究与建设阶段。

在此背景下,新疆青少年研究呈现出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改革开放以前,新疆青少年研究几乎是空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新疆青少年问题开始凸显,引发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和思考。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疆青少年研究已经涉及到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但研究特点十分鲜明、研究重点非常突出,即特别关注多宗教、多民族、多文化并存环境下的青少年问题及其对策。

一、新疆青少年思想观念问题研究

思想观念是人们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总体观点和看法。青年是开风气之先的力量,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将深刻影响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行为受观念的支配,思想观念问题研究是青少年研究的基础和源头。新疆青少年研究也正是从研究思想观念中破题的。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更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姜勇指出,当前新疆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四大特点,即外部的复杂性,教育对象的民族性,思想政治队伍的不平衡性,教育内容的双重性。①姜勇.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梁玉春则认为,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方位不全、过程不全和人员不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实效性。②梁玉春.新疆高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2).倪培强同时谈到了伊斯兰教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指出“三股势力”利用宗教加紧向教育领域渗透,展开了与我争夺青年一代的激烈较量。③倪培强.伊斯兰教与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关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教育是本,德育为先。张杰等认为,要充分发挥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相关机制;利用宿舍、社团、网络等创建平台,营造环境等。④张杰,王金涛,刘昌海.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05,(3).徐艳和吴新平借鉴信息理论研究指出,新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一个信息传递和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知风格上具有特殊性,需要构建契合受众的认知风格;在培养内容上,创建政治、知识、能力、道德、心理五维特质的内容;在培养情境上,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扩大学员交流,加强与内地高校合作等方式。⑤徐艳,吴新平.论信息理论视阈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

(二)培育“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研究

“五观”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戚甫娟和方艳调查发现,新疆大学生的政治观和国家观认同感强,但也有少数学生存在思想困惑,在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倾向,表现出较明显的本民族意识,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①戚甫娟,方艳.新疆地区大学生政治观国家观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王嘉毅等调查发现,在国家认同方面,随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呈现递增趋势,而民族认同与之相反;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表现的更为积极;对维吾尔族青少年来说,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②王嘉毅,常宝宁,丁克贤.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08,(4).

在新疆青少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姚艳红认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双语教学、坚持“政治家办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反分裂教育是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③姚艳红.在新疆青少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解决的问题[J].新疆社科论坛,2006,(6).常保宁针对南疆地区特殊情况,提出了扩大内地新疆班、加大对口支援、加大双语授课力度等建议。④常宝宁.新疆南疆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1).谢贵平和张砾从历史观角度出发,指出要通过地方史的的深入宣传和教育,让新疆各族青少年认识和了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谢贵平,张砾.试论新疆青少年新疆地方史教育[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1,(4).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形势,培育新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十分紧迫。闫卫华等指出,新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养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民族团结大局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面临着来自“三股势力”的严峻挑战,认为新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养应处理好一元和多元的关系;应由学术化向大众化转换;应努力创新途径和机制。⑥闫卫华,周生贵,王宏君,高岗仓,王政爱.论新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3).

就当前新疆青少年价值观现状来看,张勇通过调查发现,新疆青少年的主流认知正确,但知与行不统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新疆青少年都将家庭、社会环境列为“影响其成长最主要的因素”,而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况来看,也表明单纯的学校教育是很难使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取得实效的。⑦张勇.新疆青少年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3,(3).

在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上,吴新平和王晓晶以朋辈关系为视角,提出了实施民汉共居、民汉同校、民汉同宿等措施对新疆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导,并指出转变朋辈交往观念,营造良好群体环境的意义。⑧吴新平,王晓晶.朋辈视角下新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12,(12).相反地,魏宁则认为,个体因素是影响新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接受和是否愿意接受的最主要因素。她提出,新疆青少年个体要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有意识地改造、调整自己原有价值观念中的不合理因素,逐步形成稳定的社会认同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⑨魏宁.新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个体培养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二、新疆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认知、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10到29岁周岁网民占78.1%;学生是中国网民中的最大群体,占比23.8%。不难看出,网络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普及率高、依赖性强的特点,这与青少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质有关,然而网络有利有弊,网络在为青少年成长带来便利条件和促进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新疆青少年研究对此展开了地区性研究。

(一)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娜华对新疆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学生、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100%使用过网络,92%的被调查者把每次上网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83%的被调查者已能充分理解网络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研究指出少数民族青少年也是网络发展、普及的最大受惠群体之一,网络也对边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休闲、交友、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影响。①娜华.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网络生活调查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3).李彦和宋爱芬对新疆9所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特性有较完整的认知,但在网络对个人影响的认知能力方面则存在较大问题;网络资源利用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利用网络促进自身发展;网络伦理法律素养还有待加强,在认知某一行为合法与非法方面还比较片面。②李彦,宋爱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出版,2013,(14).

(二)网络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

网络丰富了青少年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于芳和刘师伟研究发现,微博已成为新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他们从微博的公民参与中寻求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利用微博关注各方面内容,通过网络围观、转发等行为参与互动,表现出理性和非理性并存的特点。③于芳,刘师伟.新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微博路径与引导[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7).库来惜·阿不都拉认为,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给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新的生活空间。④库来惜·阿不都拉.网络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论,近半数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并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或电子贺卡。网络负面影响最常见的是网络成瘾。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上网时间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近半数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J].小学德育,2009,(12).库来惜·阿不都拉也同样认为,消极的网络内容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极大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网络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影响还大。⑥库来惜·阿不都拉.网络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李志英等通过对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27.0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8.20%,其中男生成瘾率为38.1%,女生为20.3%,汉族成瘾率为30.2%,少数民族成瘾率为24.6%,网络成瘾已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学业及身心健康。⑦李志英,孙玉萍,李帅.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1,(19).

在应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措施上,研究者普遍认为政府应在宏观上进行政策设计、行政监管外,学校、家庭、社会也应在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上形成合力和衔接。同时,在自身修养上,李彦和宋爱芬认为,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包括增加图书馆网络文献资源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⑧李彦,宋爱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出版,2013,(14).娜华认为还需采用吸引青少年的方式寓教于乐,因为调查中绝大多数(81%)少数民族青少年认为采用网络游戏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会很有成效。⑨娜华.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网络生活调查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3).

三、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青少年犯罪是被世界公认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新疆地理位置特殊,多宗教、多民族、多文化在这里交汇,加之“三股势力”渗透与分裂,使得新疆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十分复杂。新疆青少年受环境影响,行为失范、越轨甚至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在反分裂形势严峻的今天,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从单纯的社会治安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的趋势。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及特点研究

近年来,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青少年罪犯占刑事罪犯比重居高不下,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2)

同时,从表中估算得知,新疆青少年罪犯数量约占全国青少年罪犯数的4.5%- 5%。多个数据显示,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较全国形势复杂和严峻。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青少年成长大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传统等有较大关系。新疆青少年犯罪除具有普遍性特点外,还具有地方特点。研究普遍认为,新疆青少年犯罪大多集中在侵财、暴力、性犯罪三个罪种,侵财犯罪占大多数,其中又以盗窃犯罪为主;结伙犯罪逐渐增多,有职业化、团伙化趋势;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增多,有专业化、集团化趋势;低龄化、暴力化倾向明显。郭虹认为,从犯罪主体看,留守儿童、离家出走、流窜作案增多。①郭虹.新疆青少年犯罪之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世纪桥,2009,(13).钱爱萍认为,在校学生作案比重也在增加。②钱爱萍.新疆青少年犯罪归因分析与预防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新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提到,在青少年犯罪中,农村青少年罪犯占有相当比例。③新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新疆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J].调研世界,2006,(2).同时,研究者们特别提到,由于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鼓动,致使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案件比例增加,近来破获的多个暴力恐怖事件中青少年暴恐分子占据多数。

表1 《中国统计年鉴2014》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罪犯情况(节选)

表2 《新疆统计年鉴2014》2008- 2013年历年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情况

(二)青少年犯罪归因研究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分为自我归因和他归因。从外部环境看,家庭、学校、社会相关教育的缺失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因素。薛广庆等调查指出,家庭类型是否完整(指家庭成员)、教育方式是简单粗暴、放任自流、溺爱还是关爱尊重,都直接影响青少年成长,而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孩子优秀和青少年犯罪均无必然联系;④薛广庆,杨鹍飞.青少年犯罪成因实证分析——以新疆乌昌地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学校层面上,在校期间是否受过歧视,教师对学生关心程度及学校对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力度,都是致使青少年弃学厌学甚至走向犯罪的诱因,同时,教育作为学校的本位职责,在法制教育方面的缺位也值得反思;⑤赵雪军.新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对策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2).社会方面,信息媒介中的不良信息⑥钱爱萍.新疆青少年犯罪归因分析与预防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⑦赵雪军.新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对策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2).,社会转型中的不良文化和风气影响⑧新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新疆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J].调研世界,2006,(2).,以及受本民族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和其他民族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存在差异等21都是重要诱因。值得重视的是,长期以来,“三股势力”加紧对青少年渗透,在青少年中鼓吹“圣战”反动思想,教唆青少年参与犯罪活动,特别是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使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然而,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我归因方面,钱爱萍认为,青少年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中认识与情感、认识与行为的矛盾激化导致犯罪;⑨钱爱萍.新疆青少年犯罪归因分析与预防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郭虹认为,青少年好奇、自控力差、义气用事、爱模仿等心理特点,也易被人拉拢、利用从而走上了犯罪的。⑩郭虹.新疆青少年犯罪之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世纪桥,2009,(13).

(三)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普遍认为,要以教育、感化、挽救为原则和目的,针对新疆青少年犯罪的内外归因,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联动机制是符合当前形势的有效方法。在此过程中,家庭要重视教育启蒙和成长监护作用,学校要起到系统教育的主导作用,社会要集合各方力量着力消除外部影响并建立合理、有效的预防与惩治机制体制,三方密切配合,互补互促,形成合力效力。郭虹还认为,从新疆特殊区情考虑,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少数民族犯罪的预防作用。⑪赵雪军也提到,大部分青少年接受学校的系统教育,远离宗教的影响,但是对宗教的基本敬畏仍然存在,应该认识到宗教所具有的社会控制作用,发挥其积极一面。另外,下重拳打击“三股势力”,保护青少年远离、教育青少年抵制极端宗教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⑫

四、新疆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自杀、凶杀等事件频繁发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青少年处在心智、性格、情绪的形成时期,又面临着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压力,因而较易产生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现状及特点研究

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多种多样,总的看来,心理问题较多集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等,同时,在生源、性别、年级、民族等方面呈现差异化表现。调查认为,生源方面,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表现出更多心理问题;性别方面,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①杨金江,秦庆,罗晓云.对新疆大学等九所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而另有测得,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女性均高于男性;②张爱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年级方面,小学五年级心理素质健康水平最高,初中阶段先降后升,高中阶段趋于平稳,③贾德梅,李洪玉,沈德立.新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及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1).大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而大二最好;④杨金江,秦庆,罗晓云.对新疆大学等九所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方面,哈萨克族学生相对于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更灵活、独立、整体、具有冒险性,以及更外在、不稳定、不可控等。⑤贾德梅,李洪玉,沈德立.新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及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1).

(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针对新疆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和特点,研究人员发现,生源方面,因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等客观原因,农村生源普遍在人际关系、生活适应等方面产生较多焦虑,较城镇青少年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性别上,一方面,男生独立、勇敢,承受能力强,女生相较之下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女生得到的来自社会、家庭、亲朋的支持关心多于男生,且女生更多于选择向同伴朋友等倾诉感情,排解不良情绪,而男生积极应对不够,更易留下心理问题隐患;年级方面,与升学、就业、感情、学业压力等都有较密切关系;民族方面,与民族习俗、文化差异等联系紧密。

总的来说,新疆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与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改变、人际关系处理变化、家庭依赖向社会独立转变、学习相关变化等都有较密切联系。张爱萍研究还发现,突发事件,例如7.5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状况产生了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汉族大学生信赖他人程度降低,维吾尔族大学生焦虑程度提高。⑥张爱萍.突发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状况研究——以新疆“7.5”事件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4).研究人员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引起重视,应立即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加强青少年挫折应对、压力排解等方法的训练和学习,针对不同生源、性别、年级、民族进行差异化教育,加强家校联系,达成教育共识,⑦王忠平.浅谈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3,(4).并密切关注公共突发事件对青少年的影响。⑧张爱萍.突发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状况研究——以新疆“7.5”事件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4).

五、新疆青少年就业问题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青少年社会参与最直接的形式。我国规定,年满16周岁才具有法定劳动年龄,故青少年就业问题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或不同工种青年的研究。由于区情特殊,新疆青少年就业问题研究主要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民考民学生)就业难问题展开。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新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直实行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分开教学,评价标准双轨制,并在政策上给予少数民族学生照顾。然而,就业的市场化和用人标准的统一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民考民学生)面临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就业的现状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就业必须技能普遍竞争不过汉族学生。多个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远低于同期汉族学生就业率,且一次就业率仅为30%左右。同时,地区性失衡、行业性失衡突出,南疆地区、偏远落后地区,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受到毕业生冷落。⑨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样的,主客观因素都存在,主要有经济欠发达就业岗位有限、基础教育落后、高校扩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自身能力欠缺、就业观念滞后等方面。贾友军等分析了来自观念上的问题,指出就业理想与自身能力形成强烈反差、就业思想负担过重、自卑心理严重,挫折体验明显等表现和原因。⑩贾友军,綦群高,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成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孙嫱等认为,政府加强政策力度扶持,使部分毕业生依赖心理加重;就业市场自发调节能力偏弱,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汉语言能力是最大弱项。⑪刘会和刘艳则认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欠缺。⑫

(二)解决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针对现状和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例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基础教育特别是汉语教学,高校专业设置改革等。张敏提出,挖掘不同少数民族青年特点发展第三产业以增加就业岗位。①张敏.新疆少数民族青年就业问题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4).綦群高和何建忠认为,要实施“走出去”“送出去”“走下去”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到国外就业、到内地发达地区见习实习、到基层就业。②綦群高,何建忠.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3).贾军友等认为,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积极性,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尽责、学生有为”四方面提出了对策。③贾友军,綦群高,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刘会和刘艳提出,创业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对于大学生知识转化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高其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对解决就业、创业问题都有重大意义。④刘会,刘艳.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1).

六、述评与展望

(一)值得注意的问题

1.研究不深、分布不均的问题。新疆青少年研究不仅起点晚,而且起点低。从事研究的主力军以自治区和兵团共青团系统、各大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和在读硕、博研究生居多,而专门长期从事研究的专家及团队较少。研究的不深入又以体制上自上而下的发动、评定职称或攻读学位需要等因素导致,故“短、平、快”是其突出的特点,研究人员真正因学术兴趣及学术责任研究的很少。另一方面,兼职化、校园化的研究人员队伍,其视角有所局限,经验性研究或占据上风,故出现研究学生者多,研究在职青年者少的现象,分布十分不均。也有一说是,在职青年的研究在社会学中划入了已进入社会的成年人群体,而青少年研究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或处在“心理断奶期”的大学生群体。

2.主题雷同、方法单一的问题。研究主题上,热点集中的趋势明显,这种集中不是良性互动、形成合力的集中,而是“一窝蜂上”导致同质的结果,表现在一些话题老生常谈,把一些学术界早已形成共识的东西又拿出来“炒陈饭”,证了又证,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个正确的废话,既产生不了学术影响又产生不了社会影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更是无从谈起、望尘莫及。同时,研究方法也很单一,实证研究仍然欠缺,无法实现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多模式同时并举,不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水平。

3.研究滞后、导向不足的问题。目前研究还不能深刻把握青少年成长规律,缺乏预测、预防和引导功能。经验性思考和解决问题多,提出问题和超前研究少。资政作用有限,面临导向性不足的问题。在检索我们也发现,研究文章众多,转载引用却不多,其能引起的互动和讨论十分有限,就更不谈其对青年、社会的影响了。

(二)研究展望

1.走学科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35年来,这是一个青少年个性极大张扬的时代,更加迫切要求青少年研究积极回应青年个性需求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对自身研究方法和路径重新审视,以求保持持续的创造活力,青少年研究的学科化已成业内共识。新疆青少年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融合、沉淀,积累了一定基础和经验,走学科化发展道路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加强学科元研究,建立整套学术规范体系,紧扣时代主题和社会实践的学科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新疆青少年研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加强研究阵地建设。新疆团区委曾一度成立团区委研究室专门从事新疆青少年研究,但后因机构改革需要而撤销,至今新疆仍未成立专门从事研究的机构。同时,团刊《新疆青年》(维语版)《新晨》(汉语版)定位于社会生活杂志,并非主要从事青少年相关学术研究,故中国知网也未将二者收录。因此,加强新疆青少年研究阵地建设已势在必行,这对于科学规划研究、正确引导研究,实现理论研究向现实输出,增强导向作用、资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的体制机制保障也是新疆青少年研究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长期以来,青少年研究起点低,门槛低,呈现一波一波的研究热。受限于研究人员自身的理论储备和专业素养,形成了“雷声大、雨点小”,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反差。因此,研究人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也亟待重视和提高。学术上,重新审视和制定评价机制,坚持独立和自由原则,努力营造纯粹的学术研究氛围,共同维系精神土壤。行政层面上,有关部门也要适时干预和引导,创造优厚的条件、有利的政策环境,条件允许时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加入。从学术上,政策上,共同建设一只稳定、成熟,梯队建制完整的专兼职研究队伍。

责任编辑:苏一星

文字校对:中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39-(2016)01-0097-06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新疆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新疆多怪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