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芝
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备课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一、有效导入,可以使学生调整学习状态
1.导入要有趣味性.趣味性,并非只为引起笑声,趣味性是将教材内容以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二力平衡”时,我手拿一个水杯,喝水后试图放在桌子上,故意没放好,水杯掉了下去,可是,学生害怕的情境并没有出现.原来我在手和杯子之间系了一根线,杯子稳稳地停在空中.在惊喜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学生自然就表现出积极的思考状态,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2.导入要有启发性.有“启”才能“发”.教师运用启发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究.例如,在讲“电压”时,我在苹果上插一枚铜钥匙、一个铁钉,用导线连接铁钉、铜钥匙、灵敏电流表,观察到指针发生了偏转.学生自然会想,这是一种什么装置呢?通过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
3.导入要有指向性.导入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简捷有指向,使学生思路很快被带入知识情境中.例如,在讲“液体内部的压强”时,我播放一段视频:美国潜艇部队挑战下潜深度时,潜艇上官兵的恐惧表情,压强计的数据变化,潜艇发生的巨大形变,最后潜艇中大量进水,导致最后舰毁人亡的悲剧.学生沉浸在对事件的悲叹中,当然想知道为什么潜水艇会被海水压碎的物理道理.
二、恰当导入,可以激活一节课
悬念、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问题导入法.提问,即可复习已学知识,又可设置障碍,引起学生的思考,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例如,在讲“浮力的利用”时,我引导学生先复习阿基米德原理,有学生回答:比较物体密度,对于实心物体,当ρ液大于ρ物时上浮,ρ液小于ρ物时下沉,ρ液等于ρ物时悬浮.提问:铁放在水中会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用钢铁做成的轮船却能够浮在水面上,这又是为什么呢?迅速导入新课.
2.实验导入法.实验不仅起到强化直观的作用,还可以突出研究对象.例如,在讲“气压与气体流速的关系时”,我拿出一个乒乓球和一个漏斗,请学生设计实验,有什么办法能让乒乓球在漏斗里不掉下去.学生发现,吸漏斗、吹气乒乓球都可以不掉下,它们的原理相同吗?进而引入新课.
3.常识导入法.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液化”时,思考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浴室,眼镜上会出现什么?再联系水开时,水壶上方的“白汽”,引导学生思考“白汽”是气体还是液体,怎样形成的?从而进入“液化”的学习.
当然,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不必局限于一种,也可几种方法并用,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确导入,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初中生大多存在好动的特点,缺少专注力.小实验、故事、视频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进行.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完成一定任务而进行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学生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力的发展,是在课堂学习中实现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比如,出示图片、实验、视频录像时,明确需要观察的对象,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观察中让学生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可以直接促进动脑,“心灵手巧”指出了动手的重要性.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导入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既可以调动他们的热情,又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部分实验失败的学生,鼓励他们观察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实验,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正.这样不断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窍门,动手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为了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发明家,但可让学生养成创造性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导入的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利用一把塑料尺,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电学实验,有的学生拿起尺子往衣服上摩擦后去吸引小纸屑,有的学生拿尺子去接触同学的头发,甚至有的学生会拿尺子去接触小刀片,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得到培养.
总之,巧妙导入,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