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峰 薛焕霞 王媛媛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早期预防。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3个月时, 观察组汉密尔顿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时,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可以提高日常生活水平,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脑卒中;康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213
发生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中通常至少有45%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1], 大部分出现于脑卒中后2~12个月内。因为抑郁反应出现较为隐蔽, 不易被查觉, 有的患者出现交流障碍现象, 导致抑郁症状无法准确检测到, 往往在意外事件发生后才被发现。患者在卒中后的抑郁症状使得精神痛苦更为严重, 而且使患者神经康复受到严重影响[2], 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 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本文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分析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6例, 女24例, 其中脑出血16例, 脑梗死28例;观察组中男26例, 女34例, 其中脑出血18例, 脑梗死30例。均通过CT检查证实, 均为首次发病, 均于2 d内入院接受治疗, 年龄43~80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6分, 患者中并未出现高血压、恶性肿瘤和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主要为支持护理、康复护理和并发症合理预防, 且不会强调心理治疗及抗抑郁症药物应用。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抗抑郁药物氟西汀0.2 g, 1次/d, 住院过程中需医务工作者采用合理方式对患者实施对应心理辅导, 且通过家属实施间接心理护理, 避免患者出现悲观消极情绪。
1. 3 评定标准[3] 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为准, Barthel指数积分评定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 对患者发病1周、1、3个月实施评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时汉密尔顿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3个月时, 观察组汉密尔顿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后1周时,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时,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因健康状况出现突发性改变, 产生神经功能缺损及功能障碍症状, 导致生活能力明显下降, 患者在家庭及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出现明显根本性改变, 使得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其心理、情感及行为均存在一定障碍性, 抑郁则为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类型[4-6]。
通过大量临床资料研究表明, 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造成极为严重的阻碍作用, 为其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卒中后抑郁可以使得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恢复的时间明显增加, 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有的还会导致患者死亡, 死亡事件大部分出现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段最为重要的卒中后几个月内。所以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抑郁治疗存在较为重大的临床意义[7, 8]。氟西汀是在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物, 是一种存在选择性的血清素, 可以对神经突触细胞再吸收神经递质血清素形成较为明显抑制效果, 由此使得血清素整个水平明显上升, 而对多巴胺等其他受体无任何相结合能力, 可以明显降低药物间的相互效用, 由此实现治疗抑郁作用。口服氟西汀后经消化道完成吸收作用, 患者在进食时不可影响到生物利用程度, 吸收后其可与血浆蛋白进行大量有效结合, 且分布较为广泛。服药数周后可以确保血浆浓度能够保持稳定情形, 对治疗抑郁症存在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并逐渐应用到临床患者[9, 10]。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时汉密尔顿分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3个月时, 观察组汉密尔顿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周时,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时,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健雄.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8):1111-1112.
[2] 朱炯端, 孙芳, 陈志光.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58(10):48-49.
[3] 熊文中, 代凌, 岳玉梅.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研究.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20):3054-3055.
[4] 王锋.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0):98-99.
[5] 万其容, 胡亚荣, 刘浩,等. 舍曲林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19): 105-106.
[6] 邓晓清, 金佩文, 仝军.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后6个月营养状况研究.临床荟萃, 2011, 26(23):2029-2032.
[7] 刘亚芳, 江华, 王秋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2A):449-452.
[8] 白国芳, 刘婷, 何凤英.石家庄市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的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调查.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7):836-837.
[9] 汪莉, 高明跃, 杨蓉, 等.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探讨.华西医学, 2012, 27(11):1694-1696.
[10] 沈设芬, 李瑛, 毛云英, 等.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9):854-855.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