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玮
【摘要】 目的 观察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服务的效果。方法 90例手术患者, 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无缝隙服务,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服务的效果显著, 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并优化护理效果, 值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室;无缝隙服务;护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77
手术室为医院实施手术与抢救重症患者的关键场所, 其护理工作繁琐, 手术风险高, 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有效护理措施十分关键。无缝隙服务为在人、社会、心理理念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强调以患者需求作为导向的新型护理方式, 利于患者康复[1]。为探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服务的效果,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患者90例临床资料,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 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3:15,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32.48±10.84)岁;手术类型:8例神经外科, 10例骨科, 20例普外科;观察组男女比例32:20, 年龄19~66岁, 平均年龄(32.49±11.17)岁;手术类型:12例神经外科, 15例骨科, 25例普外科。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包括术前访视、健康宣教与手术相关物品准备, 术中配合, 术后包扎、清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服务, 具体包括:①心理服务: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 了解其内心压力来源, 对其不良心理情绪予以及时疏导;谈论患者感兴趣话题, 分散其注意力。②器械护士服务:器械护士需密切配合手术医师, 准确传递手术相关器械, 记录所使用的器械数量、纱布与棉球数量, 尤其注意勿漏较小器械, 并严格核对器械总数。③其他服务: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遮盖其私密处, 保护其隐私;巡回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予以观察, 提供给手术医师准确信息。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依据SDS和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53分表示存在抑郁、焦虑心理[2]。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心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 护理前, 观察组与对照组SDS、SAS评分分别为(58.28±4.66)、(60.52±6.61)分与(58.30±4.65)、(60.50±6.62)分;护理后, 两组分别为(26.06±2.12)、(30.80±5.01)分与(48.25±3.16)、(50.38±5.79)分;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30± 5.10)min, 短于对照组的(38.28±6.56)min;观察组心率为(67.12±1.35)次/min, 少于对照组的(79.65±1.6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室为围术期护理特殊单元, 既表现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又表现在与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上, 以取得良好护理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3]。为寻求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有效护理方法, 本研究对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应用无缝隙服务的观察组SDS、SAS评分与手术时间、心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 两组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 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为(26.06±2.12)分, 低于对照组的(48.25±3.1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服务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考虑可能因为在对患者予以无缝隙服务时, 护理人员注重心理护理, 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 对其内心压力来源予以了解, 并及时疏导其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 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4, 5]。此外, 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 和患者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 能够分散其注意力, 从而改善不良心理情绪。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心率为(67.12±1.35)次/min, 少于对照组的(79.65±1.68)次/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服务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优化护理效果、缩短手术时间与改善患者心率水平。考虑可能因为器械护士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 准确无误传递手术相关器械, 严格核对器械总数, 且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提供给手术医师准确信息等, 均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此外,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遮盖其私密处, 能够保护其隐私, 减少其紧张感, 从而改善患者心率水平。本研究受外部环境、样本例数等制约, 未分析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服务满意度评分情况, 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
综上所述, 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服务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并优化护理效果, 缩短手术时间与改善患者心率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丽.无缝隙服务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6):101-103.
[2] 郑婕.无缝隙护理服务对全麻腹腔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1):1866-1867.
[3] 龚锦, 岑刚, 普鹰, 等.无缝隙护理策略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上海护理, 2013, 13(3):70-72.
[4] 肖虹.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西部中医药, 2012, 25(12):107-108.
[5] 吴世雯.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以及应对策略.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7):138-139.
[收稿日期: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