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利尿剂、地高辛、胺碘酮口服治疗, 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DD、LVEF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理想, 优于药物治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43
为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82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82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1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 女18例, 年龄33~62岁, 平均年龄(50.5±4.7)岁, 病程7个月~5年, 平均病程(2.4±1.7)年, 房性心动过速14例, 室性心动过速11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 房扑9例;对照组男22例, 女19例, 年龄33~65岁, 平均年龄(51.2±4.6)岁, 病程6个月~5.5年, 平均病程(2.8±1.3)年, 房性心动过速12例, 室性心动过速13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 房扑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利尿剂、地高辛、胺碘酮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①局部麻醉, 采用Seldinger法在患者的左侧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 并经由此静脉于冠状静脉内放置十极冠状静脉窦电极;②局部麻醉, 采用Seldinger法在患者的右侧股静脉进行穿刺, 放置四极标测电极或者消融大头电极, 如果需要进入动脉, 右侧股静脉穿刺后由经鞘管将5000 U低分子肝素注入, 以100 U/h持续注入[1]。③如有需要(如房颤), 可采用三维电解剖系统[2]。④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来增加右心房及右心室程序刺激术的阳性率。⑤靶温度持续控制在50℃。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DD、LVEF及血浆NT-proBNP水平。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标准[3], 将心功能分为Ⅰ~Ⅳ级, 级数越大心功能越弱。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LVEDD、LVEF及NT-proBNP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NT-proBNP分别为(59.2±5.9)%、(51.5± 2.9)mm、(481.7±752.3)pg/ml;对照组分别为(47.2±3.4)%、(54.3±1.7)mm、(794.6±968.8)pg/ml;治疗后两组LVEDD、LVEF及NT-proBN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及NT-proBN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指的是由于持续快速心律失常而导致的一种心肌疾病, 该疾病会使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小、左心室扩大, 但病情可逆, 预后较好, 因此如果治疗及时有效, 患者可恢复健康[4-8]。临床药物治疗见效缓慢, 并且疗效不尽如人意, 而射频消融术属于一种治疗该疾病的新方法。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有单纯与非单纯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之分, 单纯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唯一诱发心力衰竭的病因, 如果心室率得到控制或者窦性心律得到恢复, 心功能即可恢复正常;而非单纯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指慢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器质性心力衰竭与心脏病中, 可进一步损伤心脏功能, 经过治疗可使心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效果较好,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射频消融术将电能转化成热能, 可有效消融局部兴奋灶, 破坏了异常起搏点和折返点, 进而使窦性心律恢复正常, 纠正了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量, 降低了细胞的凋亡率, 有助于心肌重构得以抑制并逆转。相关学者报告表明, 心动过速会诱发心肌病, 若及时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可有效将发生心动过速的基质消除, 进而恢复心脏功能。
总之,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理想, 优于药物治疗, 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连城, 丁娟, 米黑热古丽.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评价.西部医学, 2015, 27(3):374-376.
[2] 张晓博, 程龙献, 张文才, 等.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9):1671-1673.
[3] 马新豫.射频消融治疗9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5):287-288.
[4] 黄明慧, 张琴, 张奇志, 等.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3例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11, 51(25):105-106.
[5] 梅桃英, 王志权.射频消融术治疗中老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46例效果随访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 21(6):705-706.
[6] 于文海. 向量心电图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探讨. 吉林医科大学学报, 1977(4):88.
[7] 郑笑莲. 几种无创伤性检查对冠心病早期诊断意义的探讨. 陕西新医药, 1980(2):45.
[8] 位占琴. 冠心病早期的心电图改变.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5(3):104.
[收稿日期: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