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国 李存仁 苏广玉 刘奇英 钟文明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3例冠心病患者, 以行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为A1组(36例), 联合应用升压药者为A2组(36例), 行平板运动试验为B组(36例), 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为C组(35例)。结果 A组患者的检出率90.2%明显高于B、C组患者检出率72.2%、71.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2组、B组以及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8%、2.8%以及5.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是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 若患者合并高血压也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冠心病;诊断;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49
冠心病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甚至极有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诊断方法极为重要。本院通过为冠心病患者实施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的诊断, 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3例, 所有患者通过造影检查后均诊断为冠心病, 其中男92例, 女51例, 年龄45~68岁, 平均年龄(56.98±3.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A1(36例)、A2(36例)、B组(36例)以及C组(35例)。A1组中男23例, 女13例, 年龄45~66岁, 平均年龄(55.98±3.44)岁。A2组中男23例, 女13例, 年龄45~65岁, 平均年龄(55.02±3.01)岁。B组中男23例, 女13例, 年龄46~66岁, 平均年龄(57.12±3.65)岁。C组中男23例, 女12例, 年龄47~68岁, 平均年龄(57.13±3.50)岁。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
1. 2 治疗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 A1组行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A2组联合应用升压药者, B组行平板运动试验, C组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采用国产DF-5A心脏刺激仪, 食管心电图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同步工作站软件系统, 4极电极导管, 严格按照标准正规操作。采用S1S1分级递增刺激法, 以高于基础心率10~20次/min开始, 每级刺激时间2 min, 同时监测并记录12导联心电图, 每级起搏心率间休息3~5 min。以后每级增加频率10~20次/min, 作同样的观察记录, 以此逐渐增速调搏至达到预计的最大负荷85%~90%。在快速起搏结束后, 记录即刻, 2、4、6、8、10 min的12导联心电图。如果在分级递增刺激中出现房室文氏传导或2∶1传导阻滞时, 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02 mg/kg, 以改善房室传导。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中需要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 若患者在调搏中或调搏后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 mV, 或原有ST段下降者, 应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0.1 mV, 持续时间≥2 min;或ST段原有基础上再抬高≥0.1 mV, 持续时间≥2 min表示患者为阳性, 同时在试验中或停止刺激后出现典型心绞痛也为阳性患者。并需要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 A组患者的检出率90.2%明显高于B、C组患者检出率72.2%、71.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A2组、B组以及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8%以及5.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阳性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
组别 例数 阳性率 不良反应率
A组 72 90.2a 2.8
A1组 36 91.7 2.8
A2组 36 88.9 2.8
B组 36 72.2 2.8
C组 35 71.4 5.7
注:与B、C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的血管出现了粥样硬化的病变而造成的阻塞或血管腔狭窄等心脏病[1]。冠心病的发生原因较多, 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不合理膳食等均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冠心病的症状, 同时患者也会出现典型的胸部疼痛症状, 在此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心前区的不适、心悸乏力和猝死等相关症状, 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因此通过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就显得极为重要[2]。
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不同于平板运动试验、二级阶梯运动试验、潘生丁试验等, 开辟了一种无创辅助诊断评估冠心病及其高危人群的检查路径。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图形质量高, 使分析诊断更精确, 能避免如运动负荷试验检查中, 运动、肌紧张造成图形干扰大, 基线漂移, 不易准确判定ST段改变的情况[3]。该技术也适用于运动负荷试验禁忌的患者(高血压、年老体弱、不能运动或不能耐受运动、残疾、外伤、肺功能不全等患者), 填补了这类患者不能行心脏负荷试验的空白, 将无创检查人群扩大, 为进一步临床治疗及分析病情、评价疗效和预后提供了很好的客观参考价值[4]。
综上所述, 通过使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能够明显地提升诊断阳性率, 同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 也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盛红宇, 李志军, 王其琼.经食管心房调搏212例临床分析.中国基层医药, 2015(14):2183-2187.
[2] 付蕾, 梁材.食道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86例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23(11): 6326.
[3] 姜文兵, 张建华, 王毅, 等.特殊心房起搏算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价值.心电与循环, 2012, 31(1): 10-13.
[4] 贠海雁, 申岩, 周洁, 等.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 23(1):17-20.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