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迪
【摘要】构建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时有必要结合本地计算机人才需求状况,结合本地教学条件、地方人才需求特点等因素,将博而不杂的文化基础知识、宽厚的学科知识、一定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结合起来,构成厚基础、宽口径,不乏专业技能特色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跟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潮流、并更好的符合本地计算机人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专业 课程设置 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4;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30-01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深入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规划也不断得到了具体和细化。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分化为四个大的发展方向,每个发展方向也有了具体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等的制定。这些知识体系、专业规范的制定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指出了明确的学习范围和要求,同时满足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要符合厚基础、宽口径的特征。但由于计算机人才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广泛、层次众多,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水平各异,而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有突出的专业技能的现状,就决定了构建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时要结合本地人才需求特点及办学条件,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计算机实践能力、以及与其他知识结合应用的能力等。计算机专业学生工作后要将计算机知识与工作具体业务相结合,如:教育、金融、税务等。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有较为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增强其知识结构的延展性与实践性。
计算机学科发展历史很短,但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十分迅速,这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的知识结构要有与计算机行业相适应的动态性,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从而适应行业发展。概括来说,计算机专业有以下特点:
一、基础知识要求高。既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二、实践性强。实践性内涵丰富,既是技能操作类的实践能力,又有与其他专业相结合应用的实践要求,专业技能要求高。
三、知识更新速度快。知识更新的要求高,不断有新技术、新技能的出现,要求知识结构动态更新的能力强。
四、教学实施条件差异大。全国各地不同院校采用全国统一的专业规范进行教学,未必能起到一样的效果、使计算机专业学生拥有统一的知识结构。
为更好的应对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定位应符合如下特征:
(1)知识结构的专业性特征
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带有专业特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构成了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计算机专业有着它固有的核心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网络原理等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主要课程,这些课程知识构成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
(2)知识结构的延展性特征
知识结构的延展性是知识结构的开放性,不断扩充新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计算机专业是个飞速发展变化的行业,不论是计算机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都在以年、月的时间单位变化翻新。因此,在构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时就应该注意把握专业知识的延展性。
(3)知识结构的综合性特征
把各种知识和能力进行纵向与横向的交叉与关联,构成知识网络。计算机专业的各个基础科目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在构建知识结构时要考虑各个专业知识间的综合性特征,保持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与完整性。从而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对计算机系统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
(4)知识结构的适应性特征
计算机知识结构的架构除了要与自身的智力水平相适应外,还要与社会现实和未来工作相适应。完备的知识结构应该能够根据客观需要进行动态调节,使之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使学生具有在实践中发现知识结构的缺陷,及时调节知识结构的知识,成为社会所需的真正有用人才。
(5)知识结构的实践性特征
知识的来源不仅包括书本知识还包括很多客观、实践知识,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知识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计算机专业知识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在构建知识结构中要充分考虑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
计算机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尤其是专业技能突出的需求非常明显,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又存在这几方面的不足。而大部分高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完全按照国家制定的专业规范,这虽然能有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但缓解当前在就业市场上出现的供需就业矛盾,就必须对学生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之具有突出鲜明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蒋华.新中国历次教育方针变革及评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95?鄄96.
[2]胡斌武.课程社会学基础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11:97?鄄99.
[3]王本陆.教学认识论被取代还是发展[J].教育研究,2009.73?鄄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