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Q1 064nmNd:YAG激光联合LED红光治疗而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分析

2016-03-17 01:04谷晓广王艺萌马莎莎顾军刘永生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依赖性红光皮炎

谷晓广 王艺萌 马莎莎 顾军 刘永生

[摘要]目的:探讨调Q1 064nmNd: YAG激光联合LED红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30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 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LED红光照射治疗,15min/次,2次/周。联合治疗组每周加做1次调Q1 064nmNd: YAG激光治疗。疗程共5周,分别于治疗第1、3、5周时做疗效判定。结果:第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在治疗第3周、第5周后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Q1 064nmNd: YAG激光联合LED红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LED红光;调Q1 064nmNd: YAG激光;光热作用

[中图分类号]R75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1-0048-03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dependentfacial dermatitis)是由于患者长期反复不适当外用糖皮质激素及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护肤品而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特点为应用糖皮质激素好转,但是停用激素或者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护肤品后迅速复发甚至加重。发病对象大多为青年女性,皮损以面部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发热、干燥、脱屑、毛细血管扩张、萎缩、痤疮等。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差异很大。2015年1月2015年6月,笔者科室采用LED红光照射联合调o1 064nmNd:YAG激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并与单用LED红光照射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临床表现确诊为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者;②年龄为18-60岁;③口头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治疗期间必须要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②已经口服过雷公藤制多苷片、糖皮质激素或盐酸米诺环素等药物,抗生素停药不足1个月者;③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停药不足1周者;④治疗部位有活动性且比较严重的感染性病灶需使用抗生素者;⑤具有光敏感史者;⑥1年内口服或外用光敏感性药物者,2周之内暴露于日光下;⑦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皮肤科就诊患者,其中男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2岁,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含激素化妆品或护肤品2个月-4年,平均7个月。原发病多为面部过敏性皮炎、湿疹、痤疮等。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包括艾洛松乳膏、皮炎平软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霜)及皮康王(复方酮康唑霜)含有糖皮质激素成分的护肤品或者化妆品等。诊断及入组指标:①面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相关制剂>1个月;②停用糖皮质激素2-lOd后原有皮肤疾病复发或进行性加重;③主观症状有皮肤烧灼、刺痛、瘙痒、皱缩或皮肤发紧感;④客观临床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脱皮、红斑丘疹或弥漫性红斑、脓头、色素沉着或表皮萎缩。

1.3 治疗方法

将30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LED红光进行面部皮损处照射治疗(波长630nm,能量密度55mW/c㎡),照射前常规进行面部清洁,15min/次,2次/周。照射完成后,用法国雅漾活泉水冷喷,总疗程为5周。分别于治疗第1周、3周、5周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面部皮损表现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做出相关疗效判定;联合治疗组:每周LED红光治疗间隙加做1次调Q1 064nm Nd:YAG激光(MedliteC6,CYNOSURE,USA)治疗,根据患者Fit zpatrick分型、皮损颜色深浅选择治疗参数,采用直径6-8mm的大光斑,重复频率5Hz,能量0.8-1.5J/C㎡,治疗后立即用冰袋冷敷10-30min,并用法国雅漾活泉水冷喷。

1.4 临床疗效评定

临床疗效评定按照下述评判标准进行,临床症状评分,主观临床感觉:烧灼感、瘙痒感、刺痛、皱缩感、紧绷感,分别按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计为0-3分;客观临床表现中皮肤红斑、脱皮、色素沉着、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分别按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计为0-3分,丘疹、水疱的计数分别按无症状、<10个、10-20个、21-40个、>40个计为0-4分。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得分治疗后总得分)/治疗前总得分×100%。基本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为60%-89%;进步: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疗效指数<2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间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检验比较各组间率的差异,P

2 结果

治疗第1周时,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370,P=O.543)。治疗第3周后,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5.000,P=O.025)、治疗第5周时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例数均进一步增加,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4.658,P=O.031),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大量含激素护肤品或化妆品的滥用,导致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可导致真皮成纤维细胞内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合成明显减少,真皮乳头退行性变,经表皮失水率(TEWL)明显增加,从而导致皮肤免疫及代谢紊乱,面部皮肤炎症反复发生并逐渐进行性加重,从而产生了对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依赖。临床表现为弥漫性红斑、丘疹、水肿、脱皮、皮肤萎缩、痤疮样皮疹等,并伴有显著的面部瘙痒和烧灼感,最终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目前,临床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方法较多,有逐渐减量或停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免疫调节剂他克莫司替代等,但仍存在容易复发,副作用较大,疗程比较长等缺点。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临床症状明显常使患者难以忍受,而且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的身心会带来极大影响。红光的波长接近红外线,其对皮肤的作用主要为热刺激作用,能显著抑制皮肤内末梢神经的病理性神经冲动,具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同时具有很强的的穿透力,可以促进各种炎症介质的清除,加速局部渗出物的吸收,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非常好的消炎和消肿作用。Lee等研究显示,LED红光照射皮肤能产生下列生物学效应,促进释放生长因子、抗菌、抑制炎症、减少色素生成、促进创伤愈合等。刘斌等研究显示,LED红光在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过程中,能迅速减轻激素引起的急性刺激症状和其他药物替代治疗中的反跳症状,取得了满意疗效。研究显示,LED红光在改善皮肤敏感性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但对于患者已形成的慢性皮肤损害,如: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发增多则改善作用不明显。

调Q1 064nmNd:YAG激光大光斑、低能量模式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皮肤美容及皮肤病治疗领域的进展。在治疗色素性病变(老年斑、黄褐斑、太田痣、雀斑等)、嫩肤、祛除皱纹、毛细血管扩张、细小毛发脱毛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临床效果。其原理为调Q1 064nm Nd:YAG激光的选择性光热作用,激光作用于靶色基,色素、胶原等,在瞬间发射的高能量,使相应色素基团急速震荡并粉碎,对周围皮肤不产生损伤,安全、有效。具体机制通过光热作用和光调作用产生,首先,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皮损区真皮的血管内血红蛋白吸收一定波长光能量后,热能传导至血管壁,造成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痉挛收缩,组织缺氧,继之发生萎缩、凝结坏死,扩张血管闭塞;进而使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由于激素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得到显著改善;其次,特定波长的激光被黑素细胞内黑素颗粒吸收后,对黑素颗粒进行爆破,进而破坏黑素细胞,可以使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后引起的色素沉着得到改善;再次,热效应可以激活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刺激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产生,真皮内胶原选择性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导致胶原的轻度损伤,通过可控的轻度损伤刺激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刺激I型胶原分泌,抑制真皮内炎性因子分泌,同时通过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代谢,达到恢复、重建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作用,从而改善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面部由于长期运用激素而导致的皮肤屏障破坏。以上作用最终会达到去除患者面部扩张迂曲的毛细血管和炎症后色素沉着等。而且调Q1 064nmNd: YAG激光还可以通过光调作用原理,引起成纤维细胞内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上调,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下调,进而引起胶原的合成增加,重建皮肤内真皮胶原结构的作用。

综上,本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3周、5周后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D红光具有良好的消炎和消肿作用,调Q1 064nmNd:YAG激光可以有效消除LED红光难以清除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老化、毛发增多等,说明LED红光联合调Q1 064nmNd:YAG激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皮炎可以优势互补,显著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依赖性红光皮炎
红光治疗仪应用于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逃不开的痒
尊严
浅谈改善幼儿依赖性之浅见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assisted Teaching to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几点体会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风险与控制
夏日需防凉席导致的皮炎
不要把神经性皮炎当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