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松
摘要:年久失修、但却充满生活情趣和艺术气息的安徽歙县清代徽派民居冯仁镜宅,因其体量精巧、结构典型、规范,被异地搬迁入展近年新落成的安徽博物院,成为其徽州古建筑展厅的重要展品,得到妥善的保护修缮,千年古村“花厅所拥有的清中晚期典型徽派雕刻技艺也有机缘得到更多中外观众欣赏。
关键词:徽州民居;冯仁镜宅;徽州木雎;博物馆;异地搬迁
在安徽博物院徽州古建筑陈列展厅里,矗立着一座徽派古民居建筑,粉墙黛瓦,马头翘角,掩映于竹林疏影之中,宛如徽州古村落一隅的恬然景色。这是从歙县鸿飞村整体搬迁的清代冯仁镜宅。冯仁镜宅为一座二进三问的砖木楼房,通面阔6.6米,通进深11.3米,建筑面积约为75平方米,通高10米。体量虽然不大,但结构精致,形制规范,堪称徽州古民居建筑的“小户型精品”。
千年古村“花厅”的由来
鸿飞村位于古徽州府治歙县东南部的霞坑镇。这里风光旖旎,人杰地灵,今天仍有众多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散落在群山之中。鸿飞村的冯氏家族来自山东,相传晚唐时期的歙州刺史冯蘩系冯氏始祖,并官葬于此。据鸿飞冯氏族谱记述,自冯蘩孙冯延韶定居鸿飞起,古村已逾千年。冯氏先民取“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诗意给村庄定名为鸿飞,寓意鸿飞东南,仍流连祖居之地。
1918年6月,时任中华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感于在京经商的鸿飞冯氏生意鼎盛且仗义疏财,颇具徽商“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的儒商风范,亦自认为徽州冯氏后人,便亲书“派别源同”横匾送至鸿飞村,以示对鸿飞冯氏的褒扬。据说挂匾当日天降瑞相,“云消雨霁,彩彻鸥明”,这也成为鸿飞村民至今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荣耀与传奇。
千年古村的历史积淀,加之明清以来徽商雄厚的财力造就了鸿飞村头的水口亭阁,街道两旁的深宅大院、宗祠庙宇。徽州人的精明、儒雅和内敛更是在徽州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精巧布局中得以充分展现。“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在有限的建筑空间里,利用“砖、木、石”徽州三雕的精湛技艺进行装饰陈设,使外表朴素无华甚至有些单调的徽派建筑内花团锦簇、别有洞天、意趣盎然。
冯仁镜宅正是这样一座充满生活情趣和艺术气息的徽派民居经典。在冯宅的梁枋、梁柁、桶扇、撑棋、雀替及挂落等处均有精美的木雕装饰,可谓名副其实的“雕梁画栋”,因此在当地民间又被称为“花厅”。2006年6月冯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文物部门给予的描述是“该宅堪称木雕艺术殿堂”。
冯仁镜宅的建筑特点
冯仁镜宅的原址坐西朝东,门对村内街巷,隔街为民房;南、西两面均与邻家相连,北临小巷,隔巷亦为民房,周边四壁高耸,狭巷夹天。这样的位置和布局虽稍显局促,但在寸土寸金的徽州山区村庄中,亦在情理之中。冯宅虽小巧,但布局功能规矩实用,并体现出徽派民居最具代表性的一些建筑特点。
1.简约经典的回字布局
徽州古民居平面布局大体可分为凸字形、回字形、H形和日字形。冯宅三间两进,以天井为中心,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同时中轴对称,为局部两层的单院落,也称为四合院式。这是徽州古民居一种简约却经典的布局形式:楼下前进明间为门厅,两侧为厢房,进门厅一半处设有木门槛;两侧厢房面积不大,做厨房或堆放杂物所用;后进整个为正厅,无厢房,正厅上方为楼上厅;地面、天井均为青条石铺陈,天井较之前后厅地面均下沉十厘米以上,以利于排水。
2.高耸云天的马头墙
封火墙是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采用砖石结构,并高出屋脊。这样能够将建筑内部的木质构建很好地封闭起来,起到防火的作用。即使有火情发生,高企的封火墙也能将火情有效隔绝,防止火势蔓延四邻。同时四壁高耸也能起到很好的防盗功能。因封火墙随着屋面坡度的起伏而高低进退,有三叠、五叠乃至七叠之多,远观其层层叠叠的垛头犹如昂首奔腾的骏马,又被称为“马头墙”。明晚期以后,由于徽州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繁密,村庄内建筑激增,封火墙的高度也随之上升,出现了一些造型奇特、寓意吉祥的样式,譬如将五叠山墙设计如屏风样式,称为“五山屏风墙”,俗称“五岳朝天”。冯宅两壁山墙的封火墙为三叠式,垛头为“斗式”造型,南侧墙壁高处开有箭窗;山墙高出屋顶,与邻宅建筑形成自然分割和层次落差;山墙墙壁涂刷白垩,亚光含蓄,随着年代的久远和雨水的冲刷,斑驳陆离,与门前红麻石铺就的小巷相应成趣,恰似一幅天然晕染水墨山水。
3.“四水归堂”的天井
天井是徽州民居的重要部分。天井的设计,首先源于徽州文化中视雨水为财气的观念。天井上方的四面屋檐坡度皆朝向内侧,使落雨能流入天井内,并从地面的排水系统排出,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又称“四水归堂”。安徽博物院新馆大楼的设计理念中也蕴含了此意。冯仁静宅的屋檐采用“前檐加披檐”的建造方式,也是方便雨水流入天井。天井兼具一定的实用功能:一是采光通风,便于空气对流,形成冬暖夏凉的局部环境,有利于居住健康。当年文物工作者前往冯宅采集文物保护资料时,住户家的老人、孩童就将凉床、躺椅置于天井中休憩。二是作为家庭成员尤其是女性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这也是徽州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伦理观念所形成的。三是具有防盗、防火的功能。天井是封闭中的开放,墙壁上基本不开窗,以利于防盗安全。在天井中放置盛水器具,植莲养鱼,点缀生活,又为灭火而备。冯仁静宅的天井虽狭小,但却不可或缺,亦如这座建筑与外界沟通的眼睛。
4.楼上架楼
“楼上加楼”是徽州民居的又一重要特色,源于土地稀缺而对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明代的楼上楼面积一般较大,层高、光线优于楼下,用于住宅兼具待客之用,也有的摆放祖宗牌位,称为“楼上厅”;到了清代,阁楼主要用作内眷居住的私密空间,空间狭小。上楼的楼梯位置更加隐蔽,门窗纹饰雕工繁缛,并利用与一楼视角的差异很好地保护内眷隐私。冯宅亦有一个小巧别致的二层阁楼,面积约25平方米。冯宅阁楼的楼梯位于正厅太师壁之后,从正前方丝毫看不到楼梯的存在。狭窄陡峭的楼梯直上二楼,颇有曲径通幽的意思。endprint
冯仁镜宅的木雕艺术特色
精美的木雕是冯仁静宅最大的艺术特色。木雕是徽州三雕中数量最多、表现手法最丰富、立体塑型最强的载体。明代的木雕多为浅浮雕,层次一至二层,线条简练,纹饰题材简单。到了清代,徽州木雕技法从浅浮雕转变深浮雕或多层透雕,构图精美繁琐,人物情节复杂细致。采用多层透雕的手法,甚至可以在几公分的木板上雕出七八层的复杂图案。
徽州民居木雕种类繁多,包括梁枋、梁柁、撑棋、雀替、栏板、窗扇、挂落以及柱头装饰、挂饰等。木雕构件多为实用功能与装饰效果兼备,既是房屋营造不可或缺的部件,也是精雕细作的艺术品。雕刻题材广泛,忠孝节义、戏曲故事、花鸟灵兽、生活场景、吉祥纹饰均为常用的图案,体现了徽州地区尊儒重礼、文风昌盛的民风特色,也反映了乡贤士绅们的雅俗兼容的审美情趣。
冯宅木雕的艺术风格以清中晚期典型的徽派雕刻技艺为主,梁架等处的大木作雕刻趋于简化,而在额枋、撑棋、梁柁、枋下挂落、栏板、隔扇等部位的雕工极尽精巧,雕刻多采用高浮雕或圆雕,其构图巧思和精湛雕工在额枋、撑棋、梁柁和枋下挂落等处尤为出色。
1.额枋
额枋,宋称阑额,是木结构建筑中檐柱之间用于联系、承重的水平构件。冯宅正厅上方的额枋通体雕刻三国人物,也是宅中木雕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画面中有大战长坂坡的赵子龙,喝断当阳桥的猛张飞,跃马横刀的美髯公关羽,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也在其中,人物众多,场景纷繁,俨然一部三国故事的连环画。张飞的形象尤为生动,屹立桥上,怒目虬髯,持枪断喝,凛然而不可犯的姿态呼之欲出。除了主要人物,背景的山形起伏、亭桥树木、将士搏杀、人马穿行,也雕刻得错落有致、衔接自然。
2.撑栱
徽州古建筑的撑棋主要用于建筑外檐的梁、枋柱的节点之下,为梁与枋之间悬挑部位的承重支撑点。冯宅精美的撑棋有两处,其一是位于正厅外檐下的一对狮子滚绣球撑棋,为典型的徽派狮雕法,头大脸阔,箕口肉鼻,额头高隆,鬃毛螺旋分列,既不失灵兽的威猛又兼具传统舞狮的憨态可掬。尤其是两眼凸起呈半球状,烁烁放光,灵动传神,实为徽州狮子的点睛之笔。其二为门厅入天井披檐下的一对人物故事撑棋,左侧为“吊民罚罪”,取自武王伐纣的故事,意日“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右侧为“三军用命”,取自三国故事。两幅雕刻中的神道、将士、战场厮杀的场面均为圆雕技艺,形象饱满、栩栩如生。
3.梁柁
梁柁是冯宅木雕中甚为精美、雕刻人物情节最为复杂的构件。中厅梁枋问的一组四块三国人物故事梁柁,其中有“关羽拜印”、“武侯屯田”等故事情节。“关羽拜印”取自三国故事中关羽拜授前将军印的故事,木雕中下拜接印的即为五虎上将第一位的关羽。额枋与中枋间的一组四块民间神话故事梁柁,其中一幅雕有“福、禄、寿”三星、仙姑、道童等人物,仙风道骨,神态端庄。而另一幅上刻绘的仙女衣带飘逸,凌风而动,风姿绰约。冯宅小月梁上的梁柁多为吉祥瓜果图案,其中的“瓜瓞绵绵”梁柁,取意于《诗经》中《绵》的首句“绵绵瓜瓞”四字,上雕有瓜连藤蔓枝叶,另有两只蝴蝶飞舞其间,取蝶与瓞同音,是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案。
4.枋下挂落
冯宅的中枋下挂落,通体透雕变形龙纹、花卉、云头,中间开光内浮雕一组八仙人物,手持阴阳板的曹国舅,肩扛荷叶的何仙姑,横笛吹奏的韩湘子,倒骑毛驴的张果老等,生动传神。八幅开光造型不同,雕有何仙姑的为蟠桃形,雕有蓝采和的为石榴形,张果老的则是扇形,均为四季花果或吉祥图形,配以神态各异的八仙人物,使整组雕刻看上去灵动而不失变化,很具有吉庆喜气的民间风格。
此外,冯宅中枋上的人物故事、月梁上的缠枝花卉、前厅厢房隔扇上的文房清供、天井及正厅两壁的四季平安人物花卉栏板、正厅两壁上的四幅花卉浮雕栏板,以及散落在冯宅各个部位、星星点点的雕件挂饰共同打造了这样一个玲珑剔透,繁花似锦的“花厅”。
冯仁镜宅的搬迁复建
基于冯宅的建筑特点和雕刻艺术水平,加之体量小巧,结构布局既适合室内场馆复建展出的承重、高度和进深,也能充分体现出徽州古民居的建筑理念和艺术特色,经安徽省、歙县两级文物主管部门协调批准,被确定为搬迁入展安徽博物院徽州古建筑展厅的完整古民居建筑。
冯宅搬迁时,已年久失修,建筑构件亦有缺损,但主要构件和重要的木雕艺术品均保存完好。在搬迁过程中,所有的砖木瓦石构件均由专业古建技术人员打包编号,并在当地做了为期数月的防霉防虫处理。在复建过程中,基本保持了冯宅原有格局风貌,仅对部分缺损构件进行修缮补充。
为了让观众全面了解徽州民居的建筑特点、使用功能和徽州地区的民风民俗,在冯宅复建过程中,对部分场景按徽州民居的风貌进行了复原,从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中调取了部分与徽州文化相关的藏品按生活场景进行陈设,增添了楹柱上的抱柱联,中厅按照徽州民间“东瓶西镜,平静终生”的格局陈设了座钟、花瓶、镜架,桌椅条案、字画条屏也一应俱全。冯宅屋前增加了一进跨院,放置假山、盆景;屋后设计了水榭、池塘、三眼井等徽州地区特有的生活场景,增添了些许生活气息。徽州古村落的窄巷、青石板路、高墙深院也在场景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观众至此,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冯宅搬迁复建过程中,施工人员偶然在中厅枋下挂落的背面,发现了小诗一首及落款纪年,题曰:“汪氏有患不耐烦,劳劳碌碌几时闲,监造独身事事到,苦辣酸涩命一般。嘉庆庚午秋月基炳立。”此诗不仅抒发了房屋监造汪基炳身有疾患、却不得不独自坚守岗位的无奈心境,也确定了冯仁镜宅的建造年份,成为这座古民居最真实的出生证明。嘉庆庚午年为1810年,距离搬迁复建时的2010年恰好200周年。200年后这座雕梁画栋的“花厅”焕发新生,走入安徽博物院的殿堂,得到妥善的保护修缮,被中外观众欣赏赞美,可谓令人欣慰的幸事。
(责任编辑:孙秀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