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2016-03-17 14:11霍广田
关键词:现代性目标政治

刘 虎,霍广田

(安徽新华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合肥 230088)



现代性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刘 虎,霍广田

(安徽新华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合肥 23008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可以从时间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把握。环境、目标、对象的变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动因。建立创新制度、丰富创新平台、优化创新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有益途径。

现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方法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1]。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对于“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代性语境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性,我们也可以从时间和内容方面进行把握。就时间方面来说,可以从历史节点和学科划分两个方面来进行把握。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部分的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应当包含在中国现代史之中,即最多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算起。但是仅从历史节点上认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沿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前苏联的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没有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性特质。所以,我们还有必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来进行划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人们的行动重新得以解放,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幸福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而迎来了自己新的春天,加之外来思想的渗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了很多新的现代性特质。因此,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

就内容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方法应当包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有益方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灌输的方法等。另外,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实践的方法,所以,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当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关于思想政治建设的有益方法,例如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法等。还有,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主要的是指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生成并为其服务的方法,所以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应当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发展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全面改革的方法等。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可以吸收国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益成果。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所以,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育对象的说教方式的层面,而应该以提升教育对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标定位,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动因

(一)环境动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面对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对教育对象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创新也离不开一定的主客观环境,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环境,就无法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现代性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环境动因,我们可以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国际环境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以现代性为特征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不断增多,呈现出市场关联程度加深,人才资源流动性加大,竞争更加激烈等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继续保持实效性就必须发生改变。要果断吸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培养业务精湛、政治坚定的国际性的合格人才。另外,全球化使各国从相对封闭走向相互依赖,一方面有利于资源整合,更好地促进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碰撞不断增多,就相对增加了国外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和平演变”的风险。面对风险,我们必须加强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力度,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寻效果更为明显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从国内环境来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充裕,精神生活渐趋丰富,政治生活更加民主,社会体制趋向完善,现代性气息越来越明显,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面对利益的驱使,一些意志薄弱者出现了信仰迷茫、理想淡化、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不断丰富,国外意识形态趁此机会向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起挑战,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斥其中,加大了思想文化的监管难度,弱化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受教育人群及其思想错综复杂,教育效果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压力加大。面对以上三点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不断创新,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目标动因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3]。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前提,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与评估。根据不同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又会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空间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时间不同,可以划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社会目标、群体目标、个体目标等[4]。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根据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共产主义社会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力高度发展,阶级对立和剥削彻底摧毁的社会形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化,使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应当定位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各个时期又根据不同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细化成了若干个具体目标。在革命年代,由于党的主要目标是武装夺取政权,所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来培养和寻找对党忠诚、政治立场坚定的革命的支持者、同情者。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又进行了新的调整,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革命者转向了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毛泽东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7]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江泽民指出:“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8],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胡锦涛中小学、大学生、公民教育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了具体阐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了部署,归纳起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三)对象动因

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特定的教育目标,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特定教育对象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期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合格人才标准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产生影响和反馈。因此,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及其变化,我们应当适时地变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广大的青年大学生群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生群体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转变,大学生数量成倍增加,教育难度逐渐加大。尤其是近几年,90后大学生占据多数,其接触的外界环境更加复杂,行为方式更加个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沿袭之前的教育方法,应当有所突破和创新。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价值观念个性化,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和深化时期,加之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习惯于思维方式的自我化,而不趋同于大众观点。很多学生只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而不关心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二是信息来源网络化。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在大学生中普及,QQ、微信、微博也是人人都有,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各种信息,这会对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由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判断和抵抗能力,容易导致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混乱。三是思想意识多元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践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意识,加之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导致我国的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地位受到挑战。尤其是广大的大学生群体,对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模糊,极易受到外来和本土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改变对大学生教育的方式方法,自觉承担起教育大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路径

(一)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制度

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和外来思想文化的剧烈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不断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而这其中最根本的则是制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一旦这种制度建立以后又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良好的规范和约束,使其按照预期的目标运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途径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首先,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影响,实现观念创新。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观念创新,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观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其次,要辩证审视传统的制度结构,对于脱离客观实际的制度要果断扬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实际生活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法,其创新要不断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从群众中总结经验,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变,克服形式主义和传统制度结构的束缚。再次,建立真正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真正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群众满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制度。

(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只有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认可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需要不断丰富创新平台,总结新方法新经验。首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应该积极借鉴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次,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社会实践中,教师要有创新方式方法的意识,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丰富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再次,把新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之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很多新的科技成果,手机、电脑、网络已经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利用这些科技手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想实现持续不断创新,就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育。首先,要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队伍优化的总体目标。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道德素养、业务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保证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素质过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队伍建设中要注重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适当配备一些老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其次,要建立创新人才队伍的定期培训机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推进,大学生的思想趋向复杂,各种新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涌现。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相关思想教育部门要经常组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使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为创新人才队伍所了解、接受、认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1).

[2]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3]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2.

[4] 张轩.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42.

[5]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8]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50.

[责任编辑:范 君]

Metho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LIU Hu, HUO Guang-tia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230088, China)

Metho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necessary for fostering talent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oder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ime and content. The changed environment, objectives and objects are the inner cause for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le to establish and innovate institutions, to enrich the platform of innovation and to optimize the team of innovation ar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r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2016-04-2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现代性语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创新路径及体系构建”(SK2014A266)

刘虎(1987-),男,安徽阜阳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2-1101(2016)04-0016-04

猜你喜欢
现代性目标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