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企业信用治理评价研究的新成果
——《企业公民与信用治理评价研究》书评

2016-03-17 08:31:28谢志华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企业信用信用公民

谢志华(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48)



当代企业信用治理评价研究的新成果
——《企业公民与信用治理评价研究》书评

谢志华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信用是市场经济真正的道德基石,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法宝。市场经济起初是契约经济与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需要提供规制支持与法律保证,市场经济亦是诚信经济与责任经济,企业要做有社会责任感和信用道德感的“人”。国际上推行的“企业公民”是表达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术语,其内涵体现为在企业理性选择下所承担的所有社会责任,比如环保责任、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等,是关于企业、政府、社会及利益相关者新的契约关系。

作为非正式化规则的信用在某些情况下对节约交易费用、降低信息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更为重要。企业信用道德正是对公司治理研究的纵深发展和最终归宿。信用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加强企业信用治理,培育信用文化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企业信用意识薄弱,曝光了三鹿毒奶等丑闻,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因此,如何解决企业信用治理与评价问题成为当前非常紧要的课题。

作为国内企业信用研究领域的勇敢探索者,叶陈毅教授历经五个春秋艰苦耕耘,终于完成了专著《企业公民、信用治理评价研究》。该书立足学科前沿,致力企业伦理、信用治理与企业公民思想的创新,在提出企业伦理、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基本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旨在构建与改善企业信用治理评价机制,建立与优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该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编号:70772008)和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计划资助课题“河北省企业信用治理结构、评估系统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PRC049)的研究成果。该项目是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社科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资助的项目,这表明该校在管理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水平上取得了标志性的进步。相信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我国企业信用评价的深入研究。

一、背景意义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立身处世的首要美德,我国是文明古国,重诺守信是优良的民族传统。正是一直秉持“诚信如金”、“无信不立”的经营理念,“同仁堂”等许多老字号才能饱经风霜,成为历久不倒的金字招牌。以前有海尔的老总张瑞敏砸冰箱,今有乔布斯砸苹果,这些案例都真实体现了企业的诚信力。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诚信的原则都是重中之重。但是,当前在我国经济高速运转时期,国内企业的信用状况堪忧,频繁出现诚信危机。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发生的失信现象仅次于腐败,已成为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顽症”,是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第二大“瓶颈”。企业信用缺失已严重妨碍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规范,也危害企业的长期和持续发展。因此,社会需要大力召唤诚信,企业信用状况亟待改善,积极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治理体系已成为广大民众、政府和企业的迫切愿望。相信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必定不负众望,可以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内容特色及创新之处

《企业公民、信用治理评价研究》一书研究的是管理学科前沿课题,全书论证主题突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观点鲜明,表述得当,资料翔实,内容新颖,文笔流畅,通过选编的大量案例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表现了作者扎实的专业涵养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已具备相当层次的学术水准与独到品质。全书体现了以下特色:

第一,概述了企业公民的内涵与要求,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对企业公民与信用评价的理论基础多视角探讨。揭示了加强企业公民及其信用治理的现实作用与理论价值,诠释了企业公民的学科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基础性内容。简述了企业信用及其评估的理论基础,并界定信用与企业信用概念的区别。

第二,构建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探讨信用治理综合评价模型及治理指数等级划分问题并提出优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对策方略,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体系框架,确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模型,从而优化企业公民与信用治理评价体系。

第三,以现实为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展国内外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情况的广泛调查,提供了关于目前企业信用责任状况的1720份调查问卷32大问题的分析。从实际出发,并将分析结果作为构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现实依据,使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更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第四,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精益求精,图文并茂,使得全书都散发着智慧哲理的光芒。同时融入了多种丰富多彩的图表和数据,设计了活泼怏然的“名人格言”、“要点预知”、“专栏”、“实例”等板块,帮助读者在知识的海洋快乐畅游。

本著作的创新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本书借鉴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出发,以“理论分析—实际研究—对策建议”为主线,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范畴的界定及协调,从多元社会环境、企业批评与企业回应等层面审视企业品行,提出企业公民报告的内容、格式、流程及定期考核等方式,构想改善企业社会表现的战略控制型最优方案。

第二、重点构建企业信用治理体系及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企业信用治理的制度安排、文化构建与运行机制问题,拟定中国企业信用风险治理的框架设计及其微观机制,提出建立企业信用治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第三,结合企业信用治理理论与数理方法,从股东权益与控股股东行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信用评价指标以及利益相关者信用评价指标等维度,构建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探讨信用治理综合评价模型及治理指数等级划分问题。

第四,侧重研究企业信用风险治理的实施途径,具体探讨企业信用风险治理的制度变迁、激励和选择,中国企业信用治理微观机制设计与案例;基于企业财务数据的信用分析、企业信用风险分解与度量方法、企业信用风险的价值链管理等等。

三、结论期望

企业信用作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伦理学的边缘领域,对其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投身于企业信用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叶陈毅教授在大量参考古今中外诸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多元社会环境、企业批评与企业回应等视角对企业品行进行研究,并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作者阐明了企业信用治理与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探讨了企业信用治理微观机制及其设计原则,构建了企业信用治理评价机制模型,设计了企业公民报告的不同评价标准。

本人认为《企业公民与信用治理评价研究》是一本关于全面构建我国企业信用治理与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好书,值得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共同阅读和研究。该书体系完整,用语规范,研究方法先进,对我国上市企业加强信用治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影响。同时也将会对宣传会计诚信思想,开展会计道德教育、丰富会计理论研究体系、加强社会主义、会计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书中提出的构建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信用治理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相信读者认真学习之后必定受益匪浅。同时,笔者也热切期盼着国内专家、学者日后还会坚持不懈地开展企业信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为继续丰富企业公民与信用治理评价理论作出更多的贡献,将我国公司治理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推向更高的阶段。

责任编校:饶敏

中图分类号:F276.3;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955(2016)02-0067-02

收稿日期:2016-03-27

作者简介:谢志华(1959-),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猜你喜欢
企业信用信用公民
扬州市稳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企业信用修复
泰州市推行企业信用修复全链条服务模式
论公民美育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13
“涉军”企业信用评论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中国军转民(2017年8期)2017-12-13 08:37:01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