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娜
新常态视角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郭丽娜
摘要: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物流行业近10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行业对物流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物流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很难就业。在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文章尝试实事求是的以行业需求为突破口,探索出一套应用型本科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常态;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高校发展也要面临转型的新常态,特别是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转型迫在眉睫。转型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时下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不论是各个高校的招生,还是社会上物流行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这就对在转型新常态的环境中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物流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态势良好。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已有470多所本科院校,10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物流及其相关专业。要想使学生在毕业时有足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结合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模式。
物流企业人才对毕业生的需求是最多的,因为是专业的物流公司,整个公司的很多岗位都是需要专业背景的。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以德邦、天地华宇、顺丰物流企业发展最快、用人需求量最大。例如,德邦物流公司每年以较高速度增长速度增长。根据历年来物流管理专业在安排毕业实习时的情况和物流行业本身的特点来看,用人单位普遍对毕业生中的男生需求量很大,女生就业相对困难。但是这些以连锁形式迅速发展的物流公司,每一个营业部都需要会计、出纳之类的岗位,如果我们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女生,除了有一定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外,又具有财务方面的知识,一定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并且可以和其他院校实现错位发展,实现“弯道超车”。而女生在物流行业内就业不占优势,很多物流公司青睐男生。这就给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去探索出一条适合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路子。
结合物流行业发展的特点和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分公司连锁经营,每个营业部都要会计,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又不懂物流),以及我校物流专业中女生人数比较多的特点(物流企业对物流专业男生毕业生比较欢迎,而女生在就业时不占优势,如果女生有会计证,就很好就业),在教学计划中加大了会计类课程的设置,同时,鼓励女生在上学期间考取“会计证”之类的资格证书,以增加她们再就业时的竞争力。根据办专科时的经验和近几年的毕业的女同学情况,专业学的是“物流管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同时又有“会计”方面的知识和资格证书,就会成为就业时用人单位争相签约的“香饽饽”。
物流专业本身的实践性很强,如何搞好实践教学很重要,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地处三、四线城市,周边优秀的企业资源数量很少,物流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学生所处的大环境的氛围和资讯都不很理想。这就要求专业老师能够在寒暑假,给学生搭建起企业和学校联系的桥梁,建立起一套四年不间断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转型新常态视角下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课程设置新常态
在课程设置上,很多交叉专业要淡化学科体系,充分根据岗位和职业需求来设置课程,并且要设置行业学科指导委员会,让在行业有实践经验的人士来对课程设置提出意见。从我们现有课程设置状况来看,大多是按照学科逻辑设计而没有按照职业或岗位需求的逻辑设计。当然,社会需求会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可以综合多种情况和因素,遴选出一些有含金量的课程,使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可持续”,而女生在物流行业内的就业就存在一定的劣势。要主动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特点和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因为一些快速发展的物流公司的分公司连锁经营,每个营业部都需要会计类的岗位,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又不懂物流,如果女生有会计证和相关的课程支撑,就很好就业。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应加入了会计类课程。
目前的专业目录当中没有“采购管理”专业,但是几乎每个生产制造企业或者商贸企业都有采购部门,而采购属于供应链中的一个流程,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加入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和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精细化实务两门课程。结合物流行业发展的特点和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分公司连锁经营,每个营业部都要会计,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又不懂物流),以及我校物流专业中女生人数比较多的特点(物流企业对物流专业男生毕业生比较欢迎,而女生在就业时不占优势,如果女生有会计证,就很好就业),在教学计划中应该加大会计类课程的设置。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物流业,特别是冷链物流的要求,服务地方经济,因而应该加入冷链物流管理的课程。郑州的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是河南省打造的一个大型的综合的经济发展综合试验区,在教学计划当中应加大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课程。这应包含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办公自动化与文献检索、物流管理综合实验、物流沙盘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实验。
2.教学方式改革新常态
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因为这两种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求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育。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知识不可能全部由老师在课堂上传授,老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慕课、网易公开课、微课、爱课程等网络资源,主动学习有益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量,为培养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式也亟待突破。教学是传递信息、传递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鼓励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多给学生布置有意义的作业,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更多学生参与其中的机会。比如说,可以把案例讨论的课时放到ERP实验室里,当师生有面对面交流的条件就有利于灵感的激发。每学期都邀请企业界的人士来学校做讲座或者上某些专业课程,跟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最前沿的最真实的行业动态。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在放假前,给学生搭建实习的平台,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物流企业或相关行业实习。要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的筹码。
3.实践环节新常态
加强和实习基地、就业合作单位的沟通和联系,维护好彼此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就业和实习奠定基础。在职业教育做得非常好的德国,有全新的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分布于各个企业的“企业大学”很好地衔接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空隙,让大学毕业生能够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将大学期间的理论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这有助于解决了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在我国的物流行业内,有些很不错的物流企业在做这种有意义的社会工作,比如: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各方面管理非常规范,毕业生需求量也比较大,这是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很理想的就业单位。这家公司在上海总部还有专门培训员工的德邦物流学院,去培训的同学都感觉受益匪浅。学校要和这样的企业维护好合作关系。试想,如果大学的在校生,能在大二的暑假去德邦物流学院学习一个月,回到学校后,肯定对大三大四的专业课学习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以专业大赛为依托,教师进行辅导,组建团队,在实战中提升专业素质。
4.科研新常态
如果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不具备科研能力,这就无异于高职高专院校,如果这类院校的科研仅定位于基础研究,它与以往的研究型大学或学术型大学也不好区分。因此,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加强应用性科研是转型过程中的新常态之一。应鼓励教研室的老师积极联系一些物流公司,与企业一起做一些横向的课题。这在为企业解决经营上的难题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科研提供素材和基础。从一个项目、一篇论文入手,真题真做,努力解决地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目前高校里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博士或硕士毕业直接到学校工作,没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所以应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挂实职。不论是长期挂职还是短期挂职,都要实际到企业去做工作,深入到第一线,了解物流企业真实的经营状态,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也有益于自己的科研和教学案例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把学生带上去,组成团队,成立工作室,一起和企业做一些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创业大赛的平台从做一些小的项目开始创业,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悉心指导,作为小小的突破口,把老师和部分学生都能够带动起来。
四、结语
随着高校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众多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会逐渐探索并适应诸多方面的新常态。当互联网+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之时,就催生了各行各业对物流行业更高标准的要求,社会和行业都在呼吁符合需求的物流人才。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应该转型,通过多种方式的调整,解决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构性的矛盾,坚持“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物流行业需要的“上手快、可持续”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昭君,徐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川东北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7):42-44.
[2]钟晓军.宁波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3,(7):11-13.
[3]李海平.基于就业视角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4,(5):20-22.
[4]魏宁,谢美娥.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创新改革的思路与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17-19.
[5]高智琛,刘江鹏.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40-42.
[6]戢晓峰,罗雅婷,伍景琼,税文兵,沈颖刚.面向桥头堡战略的区域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7):110-111.
[7]何黎明.2014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5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5,(2):10-12.
[8]叶雷锋.物流高技能人才拉动式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4):20-21.
[9]张红延.浅析中德物流职业教育之差异[J].中国成人教育,2014,(9):16-18.
[10]段力宇.突出专业特色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学术界,2013,(3):43-44.
(责任编校:马小军,田旭)
DOI:10.19327/j.cnki.zuaxb.1007-1199.2016.03.012
(基金项目:新乡学院2015年教改项目(XJGLXZ2015-452))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