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

2016-03-17 01:13李香云王建文
文化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微时代利用微价值观

李香云 王建文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文化与教育】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

李香云王建文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微媒体的运用让我们每个人与世界的距离都更近一步。以微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不仅对社会也对个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微媒体环境中成长,性格、心理都深受网络影响。如何让大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身才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微时代;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类进入“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反馈信息更加有效,多元思想的碰撞更加激烈,人的认知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从本体论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时代问题的反思与回应,在微媒体时代的出场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随时代步伐,积极应对“微时代”下的新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推动社会进步。[1]而要应对“微时代”的挑战,首先就要了解“微时代”。

一、“微时代”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微时代”的内涵

“微时代”作为文化传播发展的最新阶段,是指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体为传播媒介,即时高效传播短小精炼的内容,实现互动交流的信息化传播时代,它“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2]。

(二)“微时代”的特征

1.媒介主体的平民化、去中心化

“微时代”下,个人正逐步成为微媒体时代的主角。网络技术的个性化使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媒体来发出自己的声音。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创建、运营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其创建、运营都需要经过国家的严格审批。但是,“微时代”的到来,个人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不再遥不可及。在微博、微信上,用户只要申请注册便可发布想发布的信息,关注世界新闻,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拍摄微电影让自己成为朋友圈里的“明星”。微媒体门槛低,操作简便,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微时代”的中心。

2.信息内容的个性化与碎片化

“微时代”让个人成为媒体,这必然带来传播内容的个性化。每个“微时代”的用户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也都用各自的微博、微信传递自己的观点与生活。“微时代”的媒介环境下,短小精炼是信息传播特征,信息的传播不需要有很强的关联性或逻辑性,不论是60秒语音的微信,还是140个字符的微博,抑或是简短而精彩的微电影都具有这一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使得传播的信息碎片化,而在此基础上的评论或转发愈加零碎。

3.信息传播快,交互性强

“微时代”获益于数字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来管理运营自己的媒体。由于微媒体具有公开性、即时性,因此使传播更为迅速,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微媒体实时传递信息给受众,受众同样也能即时反馈,而这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微媒体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教育容易造成学生在对知识的认知上出现知识面过窄或研究不深的现象。“微时代”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更加拓展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与渠道,微媒体提供给广大师生更多的知识信息和更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实例,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生活。

微媒体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微时代”,大学生和教师都有自己的微媒体,这为师生课下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在微博、微信上,教师可以弱化三尺讲台上的权威形象,学生也不需要唯教师是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大家相互沟通交流。课堂上时间、空间都有限,而课下通过微媒体交流探究,教师可更加便捷有效地将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与学生分享互动,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

微媒体拓宽了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大学生在“微时代”的多元思想文化碰撞和对比中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发散的、发展的、立体的辩证思维方式。网络具有互动性、可检索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微媒体平台展示,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观点的人交流探讨,进而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带来的挑战

1.多元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微时代”提供了多种思想、多元价值观发展的沃土。在这里,人们既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也能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但由于自身自制力和是非辨别力不足,在信息的海洋里极易受不良思想和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微媒体的普及助长了大学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高校教师也是“微时代”下被影响的一个群体,教师队伍的素养本就参差不齐,教师通过微媒体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耳濡目染难免被影响,而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这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践行增加了难度。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被消解

微媒体时代,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不比学生有优势,因此容易使大学生对教师权威产生质疑,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权威产生质疑。高校的管理在应对微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方面也见效甚微。学生更愿意接受微媒体上形式新颖观点独特的信息,而不愿坐在教室里听教师重复教授教材内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只在课堂上进行,微媒体的影响却渗透到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大学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使用微媒体娱乐、交流,但却很难在使用微媒体时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3.大学生思想行为为微媒体所控制

微媒体已成为一种环境,深深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认知缺乏系统性,媒体舆论的议程设置诱发大学生冲动且缺乏理性的思想和行为,在“微时代”成长的大学生,其思想行为难以有其独立性,更缺乏正确性和理性。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在大学生接触的媒体中所占比率最高超过98%,时间最长,其中应用最多的社交软件依次为QQ、微信和微博。[3]大学生时间或多或少被微媒体占据,分散其注意力,使学习、工作、休息的效率降低,也导致学生的交际能力弱化。微媒体为网络交友提供了渠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容易得到满足,但虚拟社会的交际与现实生活的交流存在本质上的差别,部分学生在享受虚拟社交的同时失去了在生活中交往的兴趣[4],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是事关下一代思想成长的大事。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积极面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紧握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正确利用微媒体实现自身发展,共同致力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利用微媒体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面对“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确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高校则是实施这项系统工程的主要阵地,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让大学生难以接受,转化为实际行动也成为空谈,这不仅达不到使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反而使学生厌恶反感。[5]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创新形式,增强感染力,以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切入。例如,电视公益广告《中国梦》《我们的节日》分别从实现中国梦和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来阐释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利用音乐、动画等因素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让观众先接受它们本身,继而认同广告中宣传的理念,引导观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利用微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微媒体提供的便利,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利用微媒体的交流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彼此距离,为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实施做铺垫。教师还应利用微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其次,高校应利用微媒体建立团组织和党组织的微信或微博,推送富有创意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吸引并聚集大学生,加深学生对团组织、党组织和学校及其宣传内容的认同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以隐性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教育。

(三)正确利用微媒体提高大学生思想素养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至关重要。微媒体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负面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但所有外因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内化后才能对其自身乃至社会产生影响,可见学生自身的内化具有决定性作用。[6]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将有益的知识信息内化。作为有思想和认知能力的大学生,还应当合理使用微媒体。我们要把微媒体作为自身发展进步的平台,但却不能沉溺于媒体的虚拟环境中,成为微媒体的附庸。大学生应利用微媒体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

在信息高速化的“微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获得了发展机遇,也遭遇了发展阻力。要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就必须正确认识“微时代”,正确利用微媒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思潮,利用微媒体创新、完善教育方式,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育素材,从而使大学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明确价值方向,提升自身思想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1]杨彦斌,陈勇.从出场语境到出场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出场学视域呈现[J].学术论坛,2015,(11):162-166.

[2]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28-30.

[3]人民网.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发布[EB/OL].(2015-07-20)[2016-04-25].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720/c397572-27329888.html.

[4]石卫华.论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D].济南:山东大学,2011.27.

[5]王海芳.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04,19,(2):90-94.

[6]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07-108.

【责任编辑:王 崇】

D64

A

1673-7725(2016)08-0093-04

2016-06-05

本文系安徽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公民素养与社会公德”(项目编号:SZJYKC2014027)的研究成果。

李香云(1991-),女,安徽定远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

猜你喜欢
微时代利用微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