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路径浅析

2016-03-17 01:03罗时江
改革与开放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技企业

罗时江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路径浅析

罗时江

本文在深入调研淮安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经济发展新常态视角,针对深化淮安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建议。

科技创新;改革;路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赋予了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定位和责任。为加快释放科技创新活力,近年来淮安市以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必须狠抓改革攻坚,向改革要动力,为发展谋红利。综合考量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把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必须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汲取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一、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

1.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15年,淮安市全社会研发投入45亿元,超过2010年的3倍,年均增长27%,占GDP比重超过1.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较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达295件、160件,分别是2010年3.5倍、3.4倍,年均分别增长28.5%、27.7%。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46家,是2010年的5.8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00亿元,年均增长28.8%,为2010年的3.5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6.5%,较2010年提高6.7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设立淮上英才创投基金,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9名,入选省“双创人才”52名。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七连冠,城市创新能力位列全国地级市城市创新能力第51位。成立苏北首家工业研究院,建成国家级盐化工产品质检中心,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签订合作协议,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产学研协同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与清华大学等超过20家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牛津大学ISIS公司等近30家高校企业达成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意向,钢铁研究总院等20多个科研院所来淮设立研究机构或技术转移中心,清华大学淮安市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营;校企联盟规模持续扩大,累计达750家。研发机构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81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1.2%,成功获批5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型载体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建成8家省级科技产业园和1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创成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并进入省高新区管理序列,创成苏北第二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淮安分中心和江北首家海创智库(千人计划)创新创业科技服务中心,建成智慧谷一期工程,淮安市科技广场启动建设。

3.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制定实施《科技企业梯队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引进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评估规程》《引进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科研机构绩效管理和考核退出机制,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的综合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调整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从500多项压缩到260多项。积极探索科技计划资金使用后补助制度,出台《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向1000家左右中小企业发放创新券近亿元。兼顾淮安软件园、留创园,按“521”模式,构建形成科技咨询等五大服务中心、科技广场服务案例等二大展厅和一个综合服务平台。科技与金融加快融合,成立科技支行3家,筹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1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800万元,科技贷款与保证保险工作有序推进。

二、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投入强度不高,结构不合理

从企业层面看,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长期低于2.5%。研发活动主要以试验发展为主,应用研究偏少,基础研究则基本空白。科技型企业总量偏少、规模偏小,全市仅有省级以上创新性企业35家,其中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还没有实现“零突破”。从地方政府层面看,有超过半数的县区政府科技投入偏少且多年没有增长,大部分县区政府科技投入强度未达规定要求。从高校院所层面看,科研有意愿,创业缺动力。大部分科研成果以论文、项目、获奖等作为衡量标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够,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较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从社会层面看,金融资本更加偏好成熟行业和大型企业,对新兴领域、初创期企业供给意愿不足。

2.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产出质量不高,整合资源能力弱

与发达地区相比,淮安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研发环节缺失。一是企业研发机构质量不高。尽管企业研发机构建有比例稳步提高,但在质量提升和发挥作用上仍任重道远。二是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不多。科技活动人员大部分集中在科教事业单位,受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限制,还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合理配置。三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能力不强。尤其缺少面向市场整合创新资源的方法和手段,收购高科技公司、参与重大标准制定、组织跨区域技术研发等战略合作明显不足。四是创新创业平台支撑能力有待提高。创新创业平台总量不多,档次较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相对滞后,且大多是“小手小脚”,孵化能力薄弱,集聚人才、项目的质态不高,产业特色不够明显。

3.创新机制不畅,创新体系不够健全,创新环境亟待优化

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政策拉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清。二是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较突出。创新资源碎片化,上下游企业、产学研之间的协同难度较大,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难以形成重大成果。三是政策环境不够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分红激励等政策落实不够。推进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大,激励措施还不够优惠。与周边区域比,没有形成政策洼地。“第一生产力”还没有上升为“一把手工程”。限于管理体制因素,有限的科技资源较分散,部分科技经费使用效果有待加强。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科技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企业旺盛的创新服务需求。

三、优化体制机制路径选择

1.加强工作集成联动,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一是推行地方科技资源集成。围绕重点项目,全市科技部门上下联动,将各级科技经费集中使用,联手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提高各类专项经费使用效率,加快推进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二是健全创新分工协同机制。树立大科技理念,广泛调动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成立科技部门牵头的科技政策实施协调小组,推动创新政策落实,逐步形成科技部门前期培育,关联综合经济部门产业化协同推进,金融财税等部门全程跟进支持的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分工协作扶持体系。三是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探索建立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逐步开展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管理制度改革。四是深化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推进银行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研究建立科技贷款和担保机制,助推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效益。

2.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发挥高校院所智库作用

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积极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加大招才引智、科技研发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强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淮安高新区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发挥好淮安留创园等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功能,加快建设淮安智慧谷,促进更多研究院或研发中心落户;建好科技广场和大学科技园等服务平台,打响淮安科技服务品牌,确保2020年前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三是加强“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推进、重点突破,在研究院设立上抓入驻,在成果和技术转移中心上抓升级,在研究生培养基地上抓落实。高频次对接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智库作用,围绕优势产业发展、科技人才集聚、知识产权转移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对接,巩固和扩大“政产学研用”合作成果,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后劲,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引导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一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研究院。按照重点打造盐化工、特钢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2”产业布局,以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为目标,加大财政性专项资金资助力度,建设对产业发展有显著带动作用的高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二是推动大中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设立全覆盖。发挥大中型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市、县区联动,以产学研用合作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帮助企业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积极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三是面向中小企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集中的高新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形成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创新“三大梯队”,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群,为“4+2”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优化产业创新布局,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合理明晰产业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空间,着力构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联动发展协调的“三园八区二十四镇”空间格局,形成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业园区为主干,市辖8个县区开发园区和24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布局体系。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专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完善飞地政策为保障,强化政策引领、财政投入,加快完善功能设施配套,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形成一批链条完整、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坚持分类指导推进。以高新园区为先导,形成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和率先示范,推动高新园区加快集聚高端资源、发展高端产业;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约化和特色优势,培育一批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以各类科技创业园区为基础,形成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广泛企业群体。

5.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一是着力招引科技创新资源。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加快招引更多高科技投资项目、区域性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到淮安落户。二是加强与高端科技资源合作。重点落实好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一批科技企业项目落户生根,确保协议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根据地方产业特色禀赋,加大与国家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力度,通过开展国地联合和地方自主培育两个途径尽快推动组建一批国家级工程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三是着力集聚科技金融资源。积极引进创投风投、私募股权基金、科技银行和科技贷款担保机构,加快建立淮安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和科技型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四是狠抓创新出成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6.加快人才引进培养,筑牢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接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双创计划”,举办“海聚千人·智汇淮安”等专项活动,柔性引进一批国内外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外脑,培育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全力打造苏北人才集聚高地。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抓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两结合、两促进,围绕“4+ 2”特色优势产业,与国内一流大学共建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搭建一线一流技术人才培育平台。整合本地职业技术学校资源,通过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加大人才使用力度。对创新创业人才给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爱、事业上支持,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贴息等措施,引导各类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科技成果参与企业利润分成等形式,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托入学、配偶随迁就业、住房激励、医疗健康等服务,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作者单位:淮安市发展改革委)

10.16653/j.cnki.32-1034/f.2016.07.021

猜你喜欢
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笔中“黑科技”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