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云,施慎年,吴兰田
(1.江苏省涟水县植物保护站,淮安 223400;2.涟水县小李集农技站,江苏淮安 223400)
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践与应用*
朱新云1,施慎年1,吴兰田2
(1.江苏省涟水县植物保护站,淮安 223400;2.涟水县小李集农技站,江苏淮安 223400)
通过推广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现水稻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草发生,水稻病虫草害防控减少用药2次,示范区主要病虫害防效比普通防治田块提高10%以上,化学农药减量10%以上,实现农民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目标。
水稻 农药 减量 实践
近年来,因水稻种植方式多样化和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草害呈多发、重发趋势。目前,化学农药仍是现阶段控制水稻病虫草害的主要方法。而长期过分依赖化学农药,极易造成病虫草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从而导致防效下降,用药量加大和成本增加。同时,化学农药如使用不当,将导致大量农药进入土壤、水体、大气,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1]。因此,贯彻“科学植保、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通过实施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优化病虫草防控策略,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创新防控技术模式,实现节本增效,推广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势在必行。
2016年,涟水县承担省级农业“三新工程”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通过实施水稻化学农药量控害技术推广,水稻病虫草害防控减少用药2次,主要病虫害防效比普通防治田块提高10%以上,化学农药减量10%以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根据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中,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拟定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它是以规范化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基础,通过优化防控策略、优选高效低用量化学农药、优先生物防控等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关键技术,集成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体系,创新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新模式,优推非化防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
1.1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根据省制定的水稻病虫害监测规范,开展项目示范区水稻病虫草监测,合理利用江苏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平台,与周边县区植保部门进行水稻病虫网络会商,准确把握病虫动态,及时发布防治信息。
1.2 优化防控策略
根据示范区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时优化化学防控策略,重点抓好水稻纹枯病防治适期迁移,坚持做好水稻稻瘟病适期防治,依据气候条件做好2次防治,提高病虫防治的科学性。
1.3 优选高效低用量化学农药
示范区推广应用茚虫威、氟唑·嘧菌酯、噻呋酰胺、呋虫胺等低毒、高效、低用量化学农药,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次数,减少每667 m2用药量。
1.4 优先生物防治
重点推广井冈霉素A(菌刀)、低聚糖素等防治水稻纹枯病,苦参碱、甲维盐等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等生物防治技术。
2.1 合理应用农业物理防控技术
立足农业生态防控,科学轮作换茬,充分发挥生态效应,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选用推广种植抗(耐)病品,减轻发病程度。完善配套物理防控技术,示范区推广使用水稻机插秧田防虫网覆盖技术、太阳能杀虫灯光诱杀虫、诱虫板等。
2.2 合理应用环保型农药新剂型和新助剂
重点推广水乳剂、水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粒剂等相对环保和安全的农药新剂型,应用有机硅类农药助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2.3 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
示范区全面推进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率,实现水稻生产安全[2]。
3.1 示范区概况
示范区选择在涟水县小李集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基地,土壤类型为砂壤土质,有机质含量为2.2%,pH值为7.5,土壤肥力中等。地势相对平整,河水灌溉,保水性好。农户自治对照区选择在项目基地周边,土、肥、水、温、光、气等田间小气候基本一致。
3.2 采用防控措施
3.2.1 非化学防治措施
加强监测,准确掌握病虫信息与发生量,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开展指标防治,科学制订药剂配方。示范区通过合理密植、健身栽培、科学施肥、合理用水等生态调控措施,不仅能使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高,而且破坏一些病虫害的生活环境[3]。种植选用抗病、耐虫品种:南粳9108。示范区育秧田采用防虫网隔离害虫,大田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太阳能诱虫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虫口基数(每2.67 hm2为1盏灯);利用害虫趋黄性诱杀技术,诱杀稻飞虱、叶蝉、蓟马等小型害虫的成虫,可有效减少虫口密度。
3.2.2 化学防治技术
在水稻重大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采取科学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控。
(1)水稻在育苗前,用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亮盾(6.25%精甲·咯菌晴)进行药剂拌种,对提高秧苗素质和预防苗瘟、稻飞虱、稻蓟马和螟虫具有较好防效。大田中,抓好病虫监测和预警预报,掌握病虫发生情况,特别是 “两迁” 害虫等重大病虫的发生动态。同时,做好破口前稻曲病、破口时稻瘟病的化学防控。使用的主要药剂有: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35%氟唑·嘧菌酯悬浮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外加“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使用中,依据3原则:一是选用低用量、超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二是组合用药,总体防治,提高单次用药的综合效益,减少用药次数;三是混配用药,交替用药,降低病虫抗性,提高防治效果[4]。
(2)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户自治田块基本以一家一户的单一防治较为普遍。农民缺乏科学的用药意识,乱用、滥用、过量用药问题比较突出。而大力推行统防统治,不仅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控效果,而且可以解决分散防治滥用药现象,将大大减少农药使用量。项目示范区全部使用新型植保机械施药,大幅度提高了农药利用率。
3.3 推广成效
通过实施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区,推广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2016年,涟水县主要在小李集薛行村、南集镇南营村、红尧镇颜下庄村建设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区,示范区主要采用物理防控(杀虫灯、诱虫板、防虫网等)及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和筛选,推广优质、高效、环保型农药,实施科学用药及轮换用药方案,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体系[5]。做到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导、辐射、推广作用,每个示范区带动技术推广面积133.33 hm2以上,辐射周边乡、镇、村、组。同时,对项目示范区、农户自治区病虫害的防控方法、选用药剂、作业模式、产量测定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比较,进一步印证推广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体系,实现水稻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草发生危害,水稻病虫草害防控减少用药2次以上,示范区主要病虫害防效比普通防治田块提高10%以上,化学农药减量10%以上,每667 m2可节本省工80%~100%,实现了农民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目标。
近年来,涟水县根据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将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纳入各乡镇重大推广技术,并结合中央、省项目资金,对全县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药剂、植保机械、绿色防控产品等补贴,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广大农户对重大技术推广认知度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困难,重大技术使用覆盖率还不高。
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尤其对高效、低毒、低用量的新剂型农药、高效植保机械实行补贴,逐步对物理防控设备(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性信息产品等)补贴。同时,加大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宣传培训力度,切实将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1] 张绍明,田子华,何东兵.江苏省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植保导刊,2015,(7):79~81
[2] 杨荣明.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农家致富,2015,(10):34~35
[3] 曹春梅,黎平,陈军.浅谈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综合防治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中的应用.广西植保,2016,29(2):26~28
[4] 孙永军,施保国.水稻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探索与实践.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81~83
[5] 赵冰梅,张祥林,徐志超.新疆兵团棉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对策初探.中国棉花,2011,38 (1):42~45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SXGC[201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