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瓶颈与改进对策探讨

2016-03-17 04:01许可军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瓶颈信息化生产

许可军

(滨州市农村科技信息化管理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瓶颈与改进对策探讨

许可军

(滨州市农村科技信息化管理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

农业信息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文章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出发,探讨有效解决农业信息化瓶颈的策略和方法。

农业信息化 瓶颈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领域正在广泛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来指导安排农业生产,降低农产品加工成本、提升农业管理效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必备要素,这对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应用过程中,还不能有效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信息化还存在相当大的瓶颈问题。

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瓶颈

1.1 农业信息化建设过于零散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农业信息化发达国家对比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已经有效整合,所有的相关信息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而我国农业信息获取渠道过于零散,全国各部委及省市建立的农业网站多达4万余个,这些信息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信息多有重复,缺乏统一的信息发布标准,发布的信息条块分割现象也较为严重,往往很难发挥出农业信息的集成作用。(1)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气象数据、土地植被数据、农业地理数据等掌握在少数职能部门手中,而这些数据的发布又不能有效、及时地传递到农业生产部门和农民手中。(2)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发布信息过于零乱,数据发布方式随意,数据割裂现象严重,容易对农民产生错误诱导。(3)农业信息与国际脱轨现象严重,不能及时有效发布国际农业期货信息,存在发布信息过于笼统现象。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农业信息建设过于零散造成的。

1.2 决策性信息缺失严重

随着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我国农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向集约化大规模生产的方向转变,这对我国基层农业生产部门的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程度还不足以为基层涉农企业提供必要的决策性信息。例如,涉农企业在化肥的选用,化肥、施药控制,水肥调控方面,都不能依据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决策。除此,在农业生产布局、抗病虫害等问题上,也都缺少有效的信息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信息的缺失常常导致涉农企业只能以经验进行判断,使我国农业生产经营难以精准实施,难以有效安排农业生产,难以针对复杂的病虫害原因科学地选用药剂。决策性信息的匮乏,还使我国土地污染率较高、农产品安全性差以及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等问题凸显。

1.3 个性化信息不足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农产品时令性和农业生产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加剧,再加上我国农业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村地域环境对农业信息传递的限制,广大农户对农业生产信息的形式要求复杂多样,这都需要农业信息化能根据不同农业生产要求,提供针对性的信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提供部门都以自身为主体来建构农业信息网站平台,农业生产部门和农户个人只能被动地到网上去查询相关的农业生产信息,由于对专业知识的缺乏,农民不具备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导致农业生产信息应用率较低,农民不能有效根据信息进行农业生产判断。提高农业生产信息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关系到信息的价值能否有效实现,关系到国家的农业战略安全,关系到农业信息是否能直接指导一线农业生产。

2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改进对策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和农村的广泛普及,对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重要作用,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农户的共识。具体来说,现阶段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提升农业信息化的利用效率。

2.1 建立国家级农业信息化中心

建立国家级的农业信息化中心,可以有效地研究国内外农业数据信息,形成农业信息的迁移效果。对各部门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权威的发布信息,对实现农业信息一体化服务,促进农业信息数据的共享有重要意义。中心的建立对于降低农业信息服务成本,提升农业服务信息的应用效率,使基层农业户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也都有极大的益处,还可以有效消除以往信息发布各自为战的情况,使农业信息更快地趋向标准化。特别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技术的使用后,国家级农业信息中心可以为用户在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用户可利用多端口设备接入国家级信息中心获取服务,从而使农业信息获取方式更加智能。

2.2 促进农业信息持续提供

当前,农业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农业信息的分类、定价、使用规则也不尽相同,为使农业信息更加有效快速地传递,使农业企业和农户持续稳定地获取有效信息,在推进全国农业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来说,要在各农业信息平台之间建立共同遵守的农业信息资源使用和服务协议,建立完善的信息使用有偿服务协议,建立资源共享交换规则等,从而使农业信息资源的传输不再因为技术问题而成为农户使用的瓶颈,使农业信息既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又能保证农业信息提供者的经济利益。为了调动农业信息提供机构的积极性,还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农业信息机构的投融资渠道,使农业信息提供者自身能力不断增强,使高质量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农业生产部门。

2.3 建立精准农业信息渠道

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速度不一,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同,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方向差异也较大,在这种客观情况下,需要为不同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户提供精准的专门信息。因此,针对我国农作物生产企业、畜牧养殖、水产等不同农业生产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农业信息获取渠道和使用不同的农业信息技术。例如,尽快在农业数据资料获取手段上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病虫害预测装备,加强对农业土地信息的遥感监测,以及建成高性能的植物生成参与的监测装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结论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信息发布平台过于零散、信息不能有效指导决策、农业信息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日益被重视,应当建立国家级的农业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农业信息持久、稳定提供,保证农业信息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1] 胡松庆.中国农村当前信息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1)

[2] 周生华.新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对策.中国农业信息,2013,(19)

猜你喜欢
瓶颈信息化生产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我国日间手术发展遇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