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琳
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人们习惯将所学科目分出主次,仅仅是为升学做好准备。即使现在将生物教学列入了考查的范围之内,学生的重视程度仍然不高。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可想而知。所以,如何让学生愿意学习生物,怎样让学生学好生物,已经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所感悟:灵活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学手段等,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将生物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会获取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融入自然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大自然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它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是生物学科真正的知识宝库。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学生从自然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生物知识。不过,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愿意去大自然中玩耍,却不能将知识与生活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没有起到真正的教学作用。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有利的时机,为学生创造各种走进自然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在学习《生物生存的环境》一课的时候,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调查我们身边的各种生物。笔者为学生安排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到自家周围对各种生物进行调查,让他们在上课之前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课上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所得,共同分析,共同讨论,活跃了课堂上的气氛。再加上笔者的适当点拨,不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而且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将知识学“活”了,课堂效果满意。
随着类似课外活动的增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如果在学生之间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学生一定会说现在非常喜欢上生物课。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的引导,学生又怎么不会从大自然这个丰富的知识宝库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呢?所以,教师要利用一些生活问题与例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进入学习,提高生物学习的有效性。
创造生活化情境
生物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全堂讲解,学生埋头苦记。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的事情,是一种高级的思维交流。所以,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与沟通,师生之间要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生活化场景,就会打破以往课堂的沉闷气氛,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宽松融洽,师生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对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更加有利。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让生物课堂中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
比如:在讲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需要让学生了解环境的破坏与保护措施。为了让学生的感触更加深刻,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媒体报道:关于泔水油的问题。报道中的内容令人心惊,学生受到了明显的震撼。然后,笔者又找了一篇最近的报道:我国的科研人员已经找到了有效的方法,从泔水油中提炼出生物柴油。这样一个来自生活的例子,都能牵动着学生的心,让他们跟着报道内容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生活化的氛围既焕发了课堂的活力,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初中生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非一无所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看法,已经获取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例子,并且巧妙地将它们引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学得有趣、有得。
作业体现现实生活实际
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大课堂,也是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场所。所以,教师在课堂之外,要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作业,创建一些生活性比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帮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认识到生物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价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生物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比如:在学完《饮食与营养》这一内容之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记录这几天家里所吃的食物清单,然后再结合“平衡膳食宝塔”中五类食物的结构比例,分析一下自己家里所用的膳食是不是很合理。如果有所欠缺,对家人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膳食意见。学生对此次作业非常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还让他们学会了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事实证明,这种生活化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亲身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生物知识的价值。这种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学习生物的成就感。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加强生物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参与社会活动,用他们的聪明与智慧,创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