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熠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关于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研究综述
万秀熠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如何围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 已成为我们党的重大课题。本文梳理了近五年学术界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以及学者们提出的相关建议和对策,并在其中纳入笔者对当前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紧迫性;问题;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公布和发表,作为破解“三农”问题重要之策的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一个令全社会高度关注的 “公共话题”,理论界的相关研究也呈活跃之势,现将近五年有关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程天宝强调,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历来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先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程天宝提出的这一系列的需要都说明了当前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想切实抓好“三农建设”,当务之急就是把基层领导干部党员同志培训好,领头羊培养好了,后续事业才能顺利进行。
潘通文在《新西部》第十一期中谈到,“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进我国农村社会进一步建设”。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来看,农村的经济普遍性、整体性落后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并且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差距相差比较大,农村人们的知识普遍偏低,农村人们的素质整体也不是很高。
长期从事哲学、应用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的郑会霞认为:“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不仅是农村党员干部的个人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农村发展稳定的社会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农村发展快慢的素质能力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农村的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而且关系改革开放事业在农村的全面推进问题”。所以当前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必须动员全部社会力量给予重视和解决。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力。加强党员教育,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党员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党员干部作为落实中央及地方各项政策、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其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决定着国家在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上的成效,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大局,更关系着九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着认识程度不高问题,导致了培训工作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不相适应。
2008年,李凤华学者通过实践调查,认为当前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不少纰漏。他在《理论研究》第二期中提到:“在基层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总认为要搞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必须要由组织部门来发文,聘请一批教师,下拨一笔经费,基层党组织安排一批学员”,这些举动说明了部分同志在思想观念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他看来,完全行政化的行为效果并不好,学员厌学,老师厌教,大批学员“应付差事”。
薛冰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总结了当前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着这些问题:“经济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市场化,对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义利观产生了冲击”、“各级党校对于党员干部教育培养工作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相结合,制约了党员干部教育培养工作的发展创新”。在她看来,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个人的经济利益合法化,部分个人的资本与财富迅速增加,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对待财富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面临挑战。各级党校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仍停留在闭门造车阶段,只注重僵硬的讲授和灌输书本上的马列原理知识,没有重视把马列原理与当前实际情况相结合。
无论从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形式,还是从党员同志的心理方面看,目前我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国内学者对此分析的大同小异,基本可以归为两点:一是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严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填鸭式阶段,没有很好地响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号召;二是由于社会发展的日益开放及国外思潮的不断抨击,部分党员同志的“三观”逐渐扭曲,慢慢地与中国优秀传统道义文化和爱国、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背道而驰。
三、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早在2007年,习近平担任上海市市委书记时就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的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上海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习近平提到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近几年来我党一直在“三农”建设中坚持运用和发展的措施。除此之外,学术界对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也有不少。
聂继红从创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内容、整合资源、加强制度建设四大方面探析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她认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关键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着眼于帮助和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党的事业蒸蒸日上、焕发勃勃生机。”
严长安在《改革与开放》刊物中发表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一文中建议,要“深化认识,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必要性”、“创新方法,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实效性”、“科学规划,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健全制度,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规范性”。在他看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增强党员干事创业的本领,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
郭霄哲则以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为例,指出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保证基层党组织自身所具有的先进性,提升基层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得基层农村党支部能够发挥自身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领导作用”,而“提升农村党员干部自身带富和致富的能力,已经成为了基层党建工作人员首要的任务。”
其他学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对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和措施,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大类,一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灵活创新,保证受教育者有兴趣一直接受相关知识;二是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面要贴合实际,具有实用性,天马行空和过于深奥的培训内容只会让人敬而远之;三是在制度机制保障方面要尽力健全完善,运用法律手段尽快落实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指标;四是在管理组织上要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四、总结及初步见解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党员干部则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羊和导航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在2020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分紧迫和必要。近五年来对此问题研究的学者如雨后春笋,对当前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提出的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也越来越精炼、一针见血。
目前相关的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从梳理的文章中,笔者发现,学者们大多数都把目光聚集在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创新、受教育者个人的因素和管理组织方面的缺陷上,提出的相对应的措施也是这些方面的居多,极少数人能从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方面和社会制度的缺陷方面进行解说,缺少全面的观察和思考。应当说,还有许多课题有待在理论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实践上进行大胆尝试和摸索。
参考文献:
[1]程天宝.重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J].领导科学,2009,(7).
[2]潘通文.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教育[J].新西部,2013,(11).
[3]郑会霞.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思考[N].学理论,2012-5-28.
[4]李凤华.关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J].理论研究,2008,(2).
[5]薛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员干部教育培养的结合[J].党建研究,2013,(8).
[6]苏凤超.浅议依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7]聂继红.新形势下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性探析[J].前沿,2013,(13).
[8]严长安.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J].改革与开发,2013,(17).
[9]郭霄哲.对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思考[J].前沿·新农村建设,2013,(4).
[10]陈明付.关于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双月刊,2008,(2).
[11]窦豫庆,郭小红.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亟待加强和改进[J].实践·探索,2008,(5).
责任编辑:雷三容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90(2016)01-0025-03
作者简介:万秀熠(1990-),女,广西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