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发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大学文化】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周光发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着关注自我、个性强烈,价值取向多元,依赖性强、受挫能力差等新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领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鉴于此,笔者提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积极体验、培植积极品质、优化工作环境等措施,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高校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乎到人才培养的重大考量。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针对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提供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等方面情况,从而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积极心理学在国外尤为受到关注,这一理念先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就开始了对积极心理学的课题研究,且日渐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和应用。积极心理学自兴起时,便以研究人的潜在意识和正能量为主要内容,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等作为实证案例,推动人类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之前的一种消极评价,更加侧重于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引导人类的各种行为。[1]
纵观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其内容上面,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总的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主观层次上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研究,二是个人层次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从主观层次到个人层次再到群体层次,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就说明,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品质,不仅与个人相关,还与个人所在的活动氛围、社会现状、工作背景等方面息息相关。人在积极的环境系统中,容易受到积极的心理因素影响,也就能在认知领域、为人处事等方面,激发出积极的心理特质因素,包括幸福、希望、满意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影响个人的选择,形成个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最终都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发展,现在高校里面面对的都是90后的大学生,而对于这些在新时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越发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一)大学生关注自我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个性强烈的人,且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多的是关注自我发展,而不管其他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其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思维逐渐被打开,行为也更加有个人色彩,更加注重体现个人的性格特点,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更加渴望能有舞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这个独具个性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更加强烈关注自我的实现,而造成一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和学生活动过程中,会有着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不相符合的情况,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被动性。
(二)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
当前的大学生多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其思想、行为、为人处事等方面的习惯也深受其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这种追求时尚、追求个人体验的环境中,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地体现在其在价值选择上。社会上和网络上的大量信息流入,也让大学生的个人选择和行为方面产生了一些比较大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更加趋于务实,更加讲究实惠,体现出一种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色彩。[2]在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大学生对物质追求高于对班级荣誉的追求,对实惠的要求也高于奉献精神,这就使得班级凝聚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减弱,甚至出现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大学生依赖性强、受挫能力差
很多大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有着一种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的习惯,因而表现为心理承受力低下,受挫能力较弱。这不仅是一种个别现象,在很多大学生中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如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就马上想要放弃,没有坚持的意识和勇气,也没有相信自己能获得更好的成功;还有一些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低下,有些学生缺少团队合作意识,总是单兵作战,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依赖性强的一种表现,这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影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要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前,很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一些有益的地方,但其中的一些不足还需要继续改进。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理念和研究领域、方式方法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可借鉴之处,这对创新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良好的启示。
(一)着力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体验
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方式,着力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体验,有助于打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尝试借鉴和运用时尚的活动和名词,创造有益于大学生积极体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契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结合当前大学生喜欢网络、热爱潮流的做法,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的方式,让大学生及时反映问题和沟通,也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能。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更应着眼时代发展,引领潮流。[3]在实际工作中,要着力增加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体验,还可以通过借鉴当前的一些时尚的活动,如中国好声音等,打造一些文艺活动、才艺展演等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处不在。
(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注重对积极品质的培养和挖掘,认为这是一种主动的体验,有益于人的成长,塑造自己的个性,防止出现心理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主动创设情况,善于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从而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在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创新活动方式的形式,对大学生实施正向引导。在学生工作中,要从大学生的兴趣点找突破口,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多采用讨论、大讲堂方式,让大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感受幸福、民主、热情等。同时,还可以结合时事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当前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及“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以讲故事、谈心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形成一种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怀,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全面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注重群体层次上环境的优化,以此获得心理体验和培养积极品质,推动人的成长与进步。将这一理念引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着眼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目标,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从而达到影响大学生士气和团队精神的目标。在这方面,首先就要在高校中形成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格局,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学生工作者的责任,还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课堂教学和课后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只有发挥团队的作用,形成最大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其次,要着力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要着重于宣传造势,在活动开展之前在网络群里进行预告宣传;及时发布活动过程中的相片、表情、文字等,让全体大学生都能了解活动的情况,让即使没有时间参加活动员工也能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如此一来,便能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再次,还应构建一个健康的心理教育系统,以加强日常心理干预为主,结合理论课堂学习的主要成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效,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卢宪卓,张敏.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3,(6):52.
[3]王焱.新时期国有企业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4):208.
【责任编辑:董丽娟】
G641
A
1673-7725(2016)04-184-03
2016-02-05
周光发(1988-),男,广东阳江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