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思考

2016-03-16 23:26
文化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特色大学生

于 衡 池 云

(辽宁行政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大学文化】

对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思考

于 衡 池 云

(辽宁行政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作用。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人的认识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的。明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前提,直接关系到理想信念目标的实现,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内容如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感召当代大学生。

高校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要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要在教育教学中着力阐述清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内在结构的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重点把握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提供给大学生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对他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端正认识,增强信念,立志树德,担承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善于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既客观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又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历史趋势;既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反复,又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把理想信念更牢固地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才会保障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为高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政治方向。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一定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当前一定要使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用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确认识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第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其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才能使之充分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道路的信念。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质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学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他们不仅从情感上,而且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只有使他们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有经久不衰的动力,使他们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又看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必须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教育大学生懂得,大力发扬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使我国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要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使中华民族获得强大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民族凝聚力,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需要;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对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维护我国的文化独立和安全,有效防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有力思想武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

第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要求。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解决和回答一系列新问题中创造出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与时俱进地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始终瞄准当前已经出现和将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攻关,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常学常新、常教常新,使理想信念教育学科获得理论发展创新,使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适应性。

第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道德准则。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在未来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大学生在荣辱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决定了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高校要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下,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等方法、形式,加强荣辱观教育,使他们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高校要用科学的荣辱观武装他们,用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引导他们,用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他们。只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成为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才能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2]。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于人其他素质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陶冶人的情趣,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能够提高人的为人处世和社交能力,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人文素质的提高,不仅带给人知识的补充、思维的更新,而且是人文化精神的支撑。人文素质对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可以说,人文素质达不到一定高度的人,就不会有高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现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所以,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良好保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冲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现。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是可以不断培养和提高的,心理问题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大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因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时,必须要加大感情的投入,以真挚的感情、平等的姿态去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教育对象,努力在双方之间架起理解、信任的桥梁,在感情交流中沟通思想,增进理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专门化、系统化。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点是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的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第三,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的内在驱动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尚且这样重要,对大学生来说就更是重中之重,是大学生应对新情况、新任务的法宝。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创新能力的高低往往成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成为人才市场上最为人看重的因素。创新能力高,新意迭出的人才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为准则调整并确立人才评价标准新的坐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创新人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学校教育范畴评价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标志是创新素质。因此,把这种融合在其他素质之内、由所有素质共同作用的创新素质,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大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事业追求,才能奋发成才,奉献社会。党中央和各高校都极为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各种思潮、文化交相融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更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朱志明.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0).

【责任编辑:董丽娟】

G412

A

1673-7725(2016)04-0171-04

2015-12-15

于衡(1975-),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特色大学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完美的特色党建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