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玉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文化与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的根基保障
胡小玉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生态文明的文化模式——生态文化建设自当提上议事日程。生态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中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其主流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深厚根基提供强大的保障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大的智力支持,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态文化;根基保障
生态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任何一种文化的构建和发展都必须深刻考量其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根基,这是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已经存在的地域主流文化理当成为新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价值原则和必须参照的价值导向,也必然是新文化建设的深厚根基保障。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具有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深厚根基保障。
生态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实践活动,要取得突破性、实质性的进展,必须依托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行动为力量支撑。多数人的一致行动远非简单的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控制等行政管理过程能够实现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1]组织、管理群众实践的依据是价值,实践吸引、集中群众参与其中的焦点也是价值。组织、管理实践的前提是确立“普适价值”,参与实践的前提是认同既定价值。换言之,科学有效的实践活动都必须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为方向性指引。科学有效的生态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必须依托正确的、科学的、统一的价值观的引领。当代中国,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最鲜明、最集中的价值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内核集中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体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在社会主义精神领域中居于根本的主导性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得以全面推进的内在精神动力,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诉求。“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并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和行为走向”[2],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构成内容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生态文化建设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和观念的创新,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在生态文明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重要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生态文化建设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和谐内涵表征着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实现自然—人—社会系统的整体存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生态文化建设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彰显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维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生态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日常行为的约束机制,促使全体社会成员以生态理性引导和规约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使生态文化建设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下推进,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和灵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鲜明地指明了当今中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践行什么样的行为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然地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唯一正确的价值导向。
“价值上的善是灵魂的善,灵魂的善是最主要的、最高的善”[3]。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只是谈论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而不去创造条件来支撑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扫除生态文化建设的障碍,那么这只是空话。诚然,一切科学的、可持续的实践活动都应该以正确的价值目标去引导,走出科学主义、工具主义的藩篱,然而,一切科学的、可持续的实践活动毕竟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它离不开知识、工具、技术和手段的支撑,离不开强大的智力支持。生态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一项人类实践活动,它不能仅仅停留在价值塑造的层面,更应不断构建其实践支撑体系。因此,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一定的智力支持,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知识、工具、技术的“善”与灵魂、精神、价值的“善”遥相呼应。
从时空二维的角度全面审视世界生态文化建设历史,生态文化建设每前进一步均伴随有人类智力因素的生态化转型前行的轨迹。生态文化建设对人的智力因素提出了比以往任何形式的文化建设更高的要求,人类智力因素必须实现生态化转向。这就要求人们在培养和增进智力因素的过程中融入生态血液,在智力结构中融入生态要素,摆脱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支配,转为受生态整体价值的引导,并服务于生态整体系统的存续。人们在培养和提升自己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能力过程中,显然应将生态整体价值列入考量。生态化的智力因素需要生态知识和生态技能的有机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传播知识、发展技术、培养人才为重要目标,并且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特征,有着对先进文化和理念的强大包容力和吸纳力,必然能够迎合生态文化建设的智力要求,为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繁荣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为己任。繁荣发展教育科学技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建设依托强大的教育科学技术力量作为支撑。当今中国,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淡化工具理性,凸显生态理性。教育领域越来越淡化专业色彩,而鼓励、倡导通才教育。学科领域越来越注重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知识和价值上的融合。技术领域越来越注重考量人文精神和生态价值。成本、效益的评价不再是一时的、单纯的人财物所得和所失,动态的、长远的价值得失考量日益凸显。教育的生态转向、学科发展的生态转向、科技的生态转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新内容。循序渐进的生态化趋向赋予中国的教育科学技术新的生机和活力,必然有利于搭建成功通往生态文化建设的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由教育领域、科技领域直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进程。
再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育和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为目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建设一个“绿水青山”环绕的“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梦之队”。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以规范教师标准的视角,将价值观、道德、专业、情感有机融合,提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新“四有”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不难看出,这四个方面的标准,三个是关乎价值、道德、人性的规约。这正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科技与生态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新“四有”标准培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梦之队”,有利于正确应对和处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恰当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支“梦之队”恰恰是生态文化建设之所求,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力量之源。
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没有安定团结,就没有一切”[4]。稳定压倒一切,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历史经验证明,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人类文化发展和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告诉我们,文化要获得恒久的、实质性的发展繁荣,必须以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为载体。生态文化建设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必须以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作为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
在经济建设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新常态”营造出一个全新的民意共识——注重结构调整、消解前30年粗放式高速增长伴生的各种经济疾患,释放经济增长速度的压力,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深层次考量。“新常态”为我们判断经济形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经济发展势头不能只盯着国内生产总值这个生硬的数据,而应关注其背后的另一些数据,要着眼于实现“就业可充分、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风险可控制、资源环境可持续”。换言之,经济发展不但要追求面向个体的“数量型增长”,更应注重整体的“质量型改进”[5]。可以说,生态的破坏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任何形式的关乎保护生态的言论和文化都不能回避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评价,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审慎抉择。新常态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正是生态文化所极力倡导和主张的,这必然使生态文化建设得到生产力层面的有力支持。
在政治建设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政治生态“清明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力于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下大力气从源头上确保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从政环境。习近平有言: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有效进行的坚实保障。生态文化建设要得以顺利进行,同样必须依托一个清明的政治生态。官员的贪腐行为往往与道德失范、政绩观扭曲、生态价值观缺失等等意识形态问题息息相关。自然生态的污染和破坏常常影射出政治生态的污浊和败坏,这几乎成为亘古不变的真理。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经济生态活力迸发,自然生态山清水秀;反之,政治生态污浊败坏,经济生态一潭死水,自然生态了无生气。贪腐成风势必误国误民,官民同心方能卫国兴邦。生态文化内在地包含了政治清明,生态文化建设内在地要求一个清明的政治生态提供保障。
在社会建设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社会走向公平正义。社会公正意味着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切利益的分配和享受上,取得平等的权利或机会,也意味着人人可以向往和追求一种健康、快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公正的社会里,损人利己,尔虞我诈退却,代之以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从而辐射到个人福祉的增进。一方面,追求社会公正,能够有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公正意识,为推动增进民生福祉的改革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社会公正观的树立必然促使民众保护绿水青山,守住金山银山。另一方面,追求社会公正,势必进行新的、更完善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从制度、法律和政策上为创造和维系公正的社会环境提供保障,最终弱化利益冲突和社会对立,重建文化和道德秩序,从深层结构方面提高文明水平,维护社会公正。从人类文化学或实践论的角度而言,生态文化的实质目标其实是寻求人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公正理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中国的文化实际。中国最大的文化实际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深厚土壤和根基保障,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任何形式的文化建设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价值导向。生态文化建设自不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不断发展着的,并且随着时代和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彰显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生态文化建设自当把握和追随其发展性。当然,生态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2.
[2]王琴.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1.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1.
[5]胡小玉.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包容性发展初探[J].新余学院学报,2012,(4):27-29.
【责任编辑:董丽娟】
G122
A
1673-7725(2016)04-0119-04
2016-01-2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BKS039)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课题“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Z201409)阶段性成果。
胡小玉(1987-),女,江西吉安人,助教,主要从事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