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竞赛式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反思

2016-03-16 20:51王芳
文教资料 2016年14期
关键词:研究性理论课选题

王芳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竞赛式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反思

王芳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竞赛式的研究性学习却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这必然要求我们从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及选题范围、研究形式、组队形式、时间要求等方面进行反思。

思想政治理论课 研究性学习 竞赛 反思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它以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与学习情境的开放性。相较传统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观,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领域的实践表明,其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15~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连续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在全省高校迅速推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一种形式,旨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然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心态比较被动;研究报告复制粘贴现象严重,质量不高;教师精力有限,只能对极少数学生进行有效辅导,等等,种种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但竞赛式的研究性学习易走入“唯竞赛”的误区,导致“为竞赛而学习”,使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竞赛式研究性学习目的的反思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也有一定收获,但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收获有限且仅局限于少数学生。究其原因,这与研究性学习的竞赛形式不无关系。竞赛的组织必然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当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即要求每班提交三份研究性学习报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就会优选三组报告重点辅导,甚至直接指定某三组参加研究性学习,对其他学生则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事实上,对于教师而言,每个教师所带班级约为8个左右,每班重点辅导三组都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因此便出现了每个教师只能在辅导的小组中再次择优辅导两到三组的现象。这种状况必然导致研究性学习实际上只面向少数学生,因研究性学习而受益者只是极少数。

毋庸置疑,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对于国家、高校、教师等各个主体都具有重要价值。就国家层面而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高校层面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就教师而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然而,除却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对于国家、社会、高校、教师等主体的价值,学生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最重要主体,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获得感,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而且,这种获得感不应局限于少数学生,而应尽可能惠及绝大多数学生。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才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最重要指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一切具体措施应围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这一目的展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竞赛式研究性学习具体实施方式的反思

1.选题范围。竞赛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必然要限定研究范围,竞赛划定的研究范围一般以社会热点、教学重点为主要考虑因素,对学校专业特点、工作重点、学生关注点等则有所忽视,以致选题无法兼顾社会热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不利于在众多因素中找出契合点,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从笔者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看,部分学生找到了具有较大研究价值且自身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却因不在竞赛范围之内,教师也无法给予精心指导而放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一般由教师将竞赛主题分解细化然后发布给学生,学生在命题中选择。这种教师破题、命题作文的方式由于缺少与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选题确定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师生共同探讨找到课程内容、社会热点与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契合的选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主体的角色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研究热情,让学生学有所获。

2.研究形式。目前湖南省推行的研究性学习是课题式研究,研究性学习最终的成果需形成一份5000字以内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包含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学术界研究现状、研究成果、该主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设想、研究中的收获五个部分。这种课题式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据实践情况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思辨能力普遍较差,理论性较强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有较大难度,研究性学习竞赛要求的5000字以内的研究性学习报告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进而挫伤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大面积抄袭复制的现象。

开展研究性学习没有固定的模式,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实效性,采取刻板划一的格式化要求反而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有些学生将其调查研究的过程制作成了视频,效果非常好,却因不符合竞赛要求而被淘汰。因此,不拘一格,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研究形式才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取得实效。

3.组队形式。研究性学习是学习主体根据自身兴趣和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学习小组应该是有共同兴趣和对问题有共同研究倾向的主体的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人数的确定应该以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效能为原则[2]。然而,当前湖南省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以5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且小组成员不可跨班。这种做法旨在消除优差两极分化现象,对于强化整体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组队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同班5人小组的硬性规定致使许多学习小组勉强成队,小组成员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态度不尽一致,不利于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表明,有些小组选题很好,部分队员积极性较高,但因队员不团结半途而废。

组建研究小组的关键应是确定主导研究核心成员,再由核心成员自主组建团队,而且,有些问题的研究完全可以由个人单独完成。因此,研究性学习不应拘泥于团队成员的人数,而应灵活组队,确保团队效能最大化。

4.研究时间。竞赛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必然有时间的限制,比如湖南省高校推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从发布通知到最后的决赛时间总共约为两个月,具体落实到每个高校,从动员师生到组织校级初赛、复赛、决赛,总时间约为50天,期间开展研究的时间则只有30天左右,且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时间只是其业余时间,学习质量也因时间有限无法得到保证。实践标明,许多选题需要开展实证调查方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因时间不允许而只能做文献研究。

研究性学习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时间不足容易导致学习当中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有从研究时间上给予充足保障,让学生深入社会、亲身实践,才可学有所获。

[1]薛林军.我国研究性学习发展历程研究[D].河北大学,2010:3.

[2]王锡军.高职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三宜三忌”[J].文史博览(理论),2015(8):69-71.

猜你喜欢
研究性理论课选题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