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昌烨 葛鑫伟 於爱民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文化与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路径与对策
万昌烨 葛鑫伟 於爱民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众多,学生数目庞大。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鉴于此,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和事发前风险防控路径,并深入研究相应对策,以期减少对学生的伤害,遏止风险源,化解潜在的冲突和矛盾,维护师生安全,构建和谐校园,这是今后一定时期内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体制不断变革,各领域也进入了加速转型的新阶段,高职院校身处其中,亦是如此。学生教学、后勤服务、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问题,校企合作教育管理问题,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涉及我国民族利益的事件而引发的问题,以及学生日常管理中“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缺失问题等,均影响着高职院的稳定,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力度,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风险(以下简称风险),从“风险”的本质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在最短的时间内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几率[1],对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风险,基于社会政治经济的转轨转型、政治事件的升温、学校日常管理的缺失等外环境的诱因。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群体的某种特定共同利益、意愿诉求达成存在不确定性,高职院校在进行防控时可能相关风险,从学校角度来说,这类风险主要或涉及学校美誉度下降、师生安全受到威胁、影响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等。
高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是指高职院校在对群体性事件风险背景、状况及其所处环境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利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整合各方有利资源,及时察觉、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源,降低、减小或消除群体性事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增强学校应对预防的主动性,抓住最佳的控制时间,避免或降低群体性事件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
在预防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路径选择是比较常见的风险控制方法。最初,这种控制方法被应用在国家治理中,经过不断演变,最终被学者总结为“路径依赖”,它是指“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2]。道格拉斯和诺思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原有经济基础、制度环境、社会结构和技术特点的密切相关性。”[3]不难看出,在做出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路径选择前,有必要对我们所采取的防控机制、方法、模式所依赖的路径,也就是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对象所处的时代背景、特点,以及原有的现状、潜在风险等,进行认真分析,从而判断进一步防控群体性事件风险的可取路径。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频发,作为高职院校的工作者更要提高防范意识,做到合理、科学防控,把重于“治本”工作作为应对高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风险工作的宗旨和逻辑起点,“预防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有效预防高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是要做到以防控为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而推动学校健康稳定发展。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1.保障学校信息公开透明
坚持以学生为本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宗旨,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也是风险控制管理的核心。在风险控制过程中,秉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才能避免矛盾和冲突演变成尖锐的群体性事件。高职院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拓展学生参与渠道,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尊重学生的意见,如让学生列席参加讨论重大学生规章制度修改的会议,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执行前,应征求广大学生意见,同时做好解释工作,等等。
2.完善诉求机制
从学生利益出发,一旦发现有学生受到了权益侵害,学校内部必须要有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不能出现学生无处反映的情况。打通学生反映问题渠道,学生工作中要建立信访机构、队伍、制度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协助学生群体运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如在二级学院、系部建立信访制度以及相关的投诉渠道,同时还应定期开展投诉互动,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建立完整的投诉机制,帮助学生以更加理智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消除大学生群体事件发生的潜在风险。
3.健全学生民主参与的机制
坚持在党总支和校团委的指导下,遵循“有序、稳妥、科学”的原则,完善团学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学校内部团组织及学生代表大会的作用,通过这些相关组织,鼓励学生参与民主实践,提升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与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并使青年学生在当家作主的过程中,提高民主能力和民主素质,增强团员青年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团学代会制度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学校决策机构也能将所有学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利益最大化。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疏导
大学生一群思维活跃、具有强烈责任感心的群体,他们对新知识、新思想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快。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消除学生思维中的不良因素,稳定学生思想,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自爱、自信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消除大学生群体事件隐患。[4]
1.加强道德规范和法制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必修公共课课程授课,坚持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要让学生明确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坚持不懈地普及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道德底线。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知道群体性事件的严重后果,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采用暴力手段。
2.加强团属阵地建设和新媒体引导的覆盖率
毋庸置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团委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拉近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重要窗口,团属阵地可以通过“三会一课”主题活动,灵活运用多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坚持以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开展各类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使这些网络阵地成为有影响力以及青年团员关注、信任和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形成可以让他们为之信任的“精神家园”,提高他们的归属感。
(三)建立群体性事件风险排查和化解机制
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发展一般要经历萌芽、形成、爆发这三个时期,我们研究主要是研究群体性事件风险的萌芽阶段。萌芽期的各个阶段,需要建立完整的风险排查化解机制。排查化解机制的建立要按照“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的原则,加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的预警监测[5],加大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把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风险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6]
1.完善信息收集系统
(1)加强班级信息员队伍建设力度。很多高职院校都组建了心理信息员队伍,直接由学工处主管,信息员都由学生班委担任,有些甚至是班长,这一做法十分可取。班主任和辅导员并非24小时管理学生,在非工作日,学生的思想、活动、学习、交际信息教师并不能完全掌握,而信息员能填补这一空白,掌握学生中潜伏的、隐藏的真实问题,形成一个信息畅通的网络,学校也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可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
(2)完善网络舆情监管。学生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学校的热点讨论已成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部分,因此要加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力度,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优化网络舆情管理建设队伍。高校成立专门的部门从事网络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引导、应急工作,工作人员由指定部门主抓,安排专人关注大学生网络讨论的热点,尤其对网上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或是激进的大学生群体进行重点监控[7],不间断、完整地收集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情报信息。第二,升级网络舆情管理硬件。由于没有专项的网络建设资金,高职院校在网络管理设备上较为落后,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是空白,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不能顺畅开展。因此,升级舆情管理硬件,从长远来看,是常态化建设必备工具,他能减轻工作人员排查的工作量,节省时间,掌握事情发展的主动权,以更好地完成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响应、处置、舆情通报等舆情工作,促进学校工作稳步、有序、科学进行。
2.完善信访制度
通过信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多,但在信访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二级学院、系部建立信访机构。当大学生的正当权益受到伤害时,不知道该向哪个管理部门反映问题,为打通学生反映问题的渠道,学生工作中要建立信访机构、队伍、制度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协助学生群体运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如在二级学院、系部建立完善的信访制度,定期进行信访活动,明确信访日,通过网络平台与座谈会的方式,拓展投诉渠道,保障大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2)提高信访效率。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学校应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和尊重,这样更加有利于矛盾的化解。根据信访原则,能就地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的就地解决的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办理,并跟踪、督办到底。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理智性不断增强,更加有利于还原事件的真相,以更加理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是在我国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各种矛盾激化产生的。正是因为这些矛盾,破坏了高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甚至威胁师生安全,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防控风险比化解发生的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而高等学校所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决定了对群体性事件风险的预防工作必须以教育导向为基础,在尽可能的时限内遏制群体性事件风险的苗头,把损失降到最小甚至完全规避,减少或者遏止它对学生、家庭、学校的危害,从根本上消除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1][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2.
[3]严行方.看懂财经新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73.
[4][6]王静.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处置策略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1.20.24.
[5]陶应勇.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7):216-217.
[7]吴昊.网络文化对学生群体事件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0,(3):142-143.
【责任编辑:王 崇】
D631.43
A
1673-7725(2016)10-0110-04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SJD574)的研究成果。
万昌烨(1981-),女,贵州兴义人,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