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刊集团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2016-03-16 20:39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集团化期刊发展

许 丹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 200438)



我国期刊集团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许 丹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 2004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图书出版单位在改革中做出了表率。目前,我国期刊集团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进一步探索和发展集团化道路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对国际期刊集团的挑战,实现做大做强的愿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期刊集团化道路研究,探索期刊集团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集团化;措施

1 我国期刊的发展瓶颈

当前我国有期刊总数近万种,就其数量上看,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其中大多数期刊与西方的期刊相比仍属浅层次,影响力(影响因子)有限。同时,这近万家期刊多数处于单一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分别隶属于5000家杂志社,平均每家杂志社运作的期刊仅为1.6种,集中程度很低,缺乏高效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影响长期发展的问题。

其一,文章质量较低,国际影响力不足。尽管我国论文被SCI、EI收录的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被收录的论文有80%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并没有引起同行的足够关注,国际影响力普遍偏低。另一方面,国内大量高水平的论文流向国外,严重阻碍国内期刊质量的提高。

其二,个体发行量小,经济实力不足。我国有近万种期刊,年发行总册数超32.2亿,但是就个体发行量而言,超千万册的仅有《读者》一家,超过百万册的也只有20多家,与国际上的大刊相比,期刊实力和规模都较小,大多数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无资源聚集优势。

其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未完全确立。很多家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并没有严格实行政事、政企、政资、企事分开,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确立。

其四,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和其他国有产业一样,我国期刊产业没有经历过社会化大生产,企业化、市场化程度很低,以产业链为代表的产业发展的组织形式不够完整,许多期刊社内在的动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明显不足。各出版单位处于分散经营,缺乏规模优势和集约优势,势必会造成人、物和智力等的资源浪费,导致低水平重复。

2 期刊集团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2.1 期刊集团化发展的必要性

(1)从调整文化生产关系层面分析

我国期刊行业的成长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变得无所适从,而网络技术引发的新经济浪潮使得一些平台单一、品种量少的出版物生存与发展雪上加霜。为改变这种发展困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1](中办发〔2011〕19号)为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改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打破我国期刊以往的体制模式,进行必要的转型和升级,才能走出误区和困境,与我国的综合实力发展水平相匹配。我们应该看到在现代社会,打破分散经营格局和粗放的经营方式向联合、集约化经营模式转换已成为大势所趋。

(2)从解放文化生产力层面分析

伴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浪潮而来的,是期刊行业的体制改革和集团化发展,文化生产关系的调整为我国文化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随着我国期刊集团化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期刊行业得到盘活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虽然整个过程可能会面临很多阻力,但蜕变后的中国期刊业将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包括期刊行业在内的整个文化产业所蕴含的生产力,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期刊集团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1)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期刊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模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低,品牌竞争力弱,这种状况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改变以往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人事、财务、行政管理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以应对来自国际期刊的激烈竞争。

(2)优化人才结构

集团化发展可以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在集团内部流动,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集中有限的财力和人力,办好有特色的期刊,创出品牌。

(3)集约化经营,提高出版效率

整合资源,集约化经营,不仅可以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扩大影响,推动发行推广、数字化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内部整合,优势互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共同受益。而针对不少刊物内容重复的问题,应该进行合并或重组,统一经营和管理,调整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门类品种多样的期刊布局。同时,集团化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共建数据库、共享信息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出版的效率,不仅可以实现稿源分流、共享,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刊物内容错位等问题。

(4)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

集团化发展可以有效控制国有资产,防止其流失,力求保值、增值。通过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期刊社的主管主办资质、内容导向、资本来源、资产规模等方面进行严谨地审核和管理,关停一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涉嫌违规出版以及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报刊出版单位,切实保护国有资产。

总之,通过创建集约化、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集团化发展,塑造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期刊品牌,将中国期刊产业做大做强。期刊的集团化发展将有利于构建报刊业科学发展的新格局,推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我国期刊业正处于产业化的初始阶段,期刊的集团化建设其实是一项包括资产、技术、人力在内的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不仅仅提高了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

3 我国期刊集团化的道路探索与阶段措施

3.1 借鉴西方国家期刊集团化的发展经验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期刊,建立之初就坚持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代表,实行企业化的经营方式,最终成就了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现状。荷兰爱思唯尔出版社(Elsevier)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科技期刊出版公司,在2001年接管美国最主要的科技类和教材出版集团哈考特公司(Harcourt General)[2]后,实现了资源的聚集,占领了全球20%的科技类期刊市场。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在与Kluwer集团合并后,期刊资源增加到当前2000余种,成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医学(STM)领域全球第二大学术期刊出版社。

欧美期刊社通过集团化发展,采用自身投资、合资经营或交叉许可的方式将集团内某个成功的期刊品牌推广到世界各地,这种集约化的经营方式确保了期刊品牌及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延伸和拓展,从而谋取了边际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现代欧美期刊出版业普遍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即所有权、支配权和经营分离,以实现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平衡协调发展的需求。

基于目前的发展现状,我国期刊业需要打破受部门分割的期刊分布格局,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推动期刊产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以解决当前期刊业资源短缺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通过资本运作,将大量社会资金引入期刊出版业,进而形成具有国家控股、多元参股、期刊自身积累和发展的现代化期刊出版集团。

3.2 我国期刊集团化发展的思路与目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期刊产业化、市场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必须认识到集团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值得欣慰的是其方向和趋势明朗——集团化建设是归宿。复杂和艰巨的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在改革的初步阶段,需要主动引导各期刊的积极参与,不触及或尽可能少的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

我国期刊集团化发展的目的是形成有特色、标志性期刊方阵。为此需要实现思想、管理、标准、经营统一。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统一是指宏观统一、微观开放,发展共性,保持个性。期刊既要贯彻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引导大众舆论,传播正能量,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进行产业化改革,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做到有利可图,但又不可唯利是图。

3.3 我国期刊集团化发展的阶段措施

2006年华西期刊实现集团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清晰的期刊集团化建设的定位——一流的医学专业期刊和高层次的行业间影响力。稳妥的经营策略——步步为营,由聚拢集团化到整体上台阶,再到扩张并购,最后实现军医期刊方阵的排头兵。

(1)分类、分步循序渐进推进改革

中国期刊走集团化的道路,需要结合国情和刊情,走集团化道路将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不能对所有的期刊一概而论。期刊的集团化通常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内涵发展、品牌扩张为形式,集约管理学纽带,资本运作、集团运营为手段[3],打破主管、主办的分界,以资金、技术和人才为突破口进行介入原来“铁板一块”利益分割。必须认识到某些期刊还不具备集团化发展的条件,盲目的组建将有巨大的风险,所以怎么整合资源才能达到最佳状态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

(2)以资源整合,集约发展为基础

其一,在信息资源上实现共享,文献互引,快速提高专业期刊的影响因子。其二,人事统一归口管理,以集团为单位聘用人员,在定岗之前进行集团内流动,提高员工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打造职业化的办刊队伍。其三,在网络资源与技术资源上实现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扩大品牌影响力。

(3)走强强联合、规模经营的道路

其一,在期刊集团化的初始阶段,应当密切关注党的指导思想和扶持政策,适应大环境的发展将会事半功倍。其二,可以灵活运用控股、参股、重组、并购和介入管理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期刊进入集团,扩大集团规模。一些专业相关相近的期刊由于业务相近,可能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三,应注意与其他成熟的传媒集团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

(4)以转企改制为发展契机

我国正处于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期,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为期刊产业的发展的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这一切都在客观上推进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与经营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机制,加快了中国期刊集团化的步伐,为期刊出版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5)借助数字平台打造期刊集团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为期刊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挑战,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各国际期刊集团都在投入巨资建立先进的、与数字出版全面接轨的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实现期刊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的转型,我国期刊的集团化发展起步较晚,并没有抓住先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搭上数字平台这一顺风车能够促进期刊集团化的发展。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11-05-17)[2016-07-10]http://www.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Gid=211181&keyword=&EncodingName=7.

[2] 李建忠.国外科技期刊出版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 汪少敏,柳建乔,等.我国期刊集团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

(责任编辑:高 曼)

10.3969/j.issn.1009-2080.2016.05.014

2016-09-20

许丹(1988-),女,江苏连云港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上海城市管理》杂志编辑, 法学硕士。

G239.2

B

1009-2080(2016)05-0058-03

猜你喜欢
集团化期刊发展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期刊问答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