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功胜,范后成,余水红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安徽 桐城 231400)
高校资助体系思考研究综述
陶功胜,范后成,余水红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安徽 桐城 231400)
高校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的民生工程,是教育公平、以生为本和精准扶贫的体现。文章结合自己的思考从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和改善资助体系的新思路两方面综述了目前高校资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校资助研究提供参考。
高校资助体系;新思路;综述
高校贫困生资助是指政府、学校、个人、企业、社团以及其他社会机构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各种类型的经济资助[1]。随着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日益关注,高校贫困生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也逐年增大,目前资助率已达学生总数的24%左右[2]。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注重人才培养和教书育人的重要体现,也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体现。我国高校众多,在校生达2000多万,由于高校的地域、财政支持和校情等差异,各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也存在差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受助群体自身情况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3]。大量研究表明,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生活困难,而且还往往因为经济困难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双贫”现象凸显。贫困大学生正在由经济贫困更多转向精神贫困,其原因可能与资助手段、形式的单一化与贫困生日益凸显的心理、精神贫困的矛盾有关。目前关于高校资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准资助”“资助体系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援助”和“资助与育人”等方面。本文结合自己的思考从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和改善资助体系的新思路两方面综述了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高校资助研究提供参考。
(一)认定模式单一,认定条件没有量化标准
1.证明流程机械化,可能存在弄虚作假。当前,各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依据的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该《意见》主要是对认定流程的指导与规范,但是对具体认定条件的量化标准没有涉及[1-2]。高校资助认定工作一般主要包括个人申请、民政部门(镇或街道以上)开具证明和学校审批等,而生源地乡镇及以上民政部门的证明又是贫困生认定的主要材料,由于当地政府不承担资助经费,所以在开具证明上容易出现造假情况,贫困证明公信力不足,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带来困难[4]。一方面是有些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由于各类证明没有申请到,导致不能认定为贫困生,入不了贫困生库;另一方面是有些家庭不困难的学生通过家里的关系等能很容易申办到各种证明,从而享受国家补助。
2.班级评议为主体的辅导员负责机制主观性强。高校贫困生资助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靠辅导员去贯彻落实。但在实际评议认定过程中,由于个别辅导员对国家资助政策学习不到位,认识不深刻,宣讲不到位等,不能指导学生开展班级评议,容易造成贫困生“要”和“争”的错误心理,甚至在贫困生材料中造假[5]。此外,由于个别辅导员对班级评议小组的成员缺乏公平、公正的引导和责任感的教育,导致在评议过程中,往往抛开申请资助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而怀着个人情感去评议,容易出现资助不公平的现象。
3.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审核流于签字、盖章等形式,监督环节易缺失。马利峰[6]指出由辅导员和班级来完成各个班级的贫困生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由“班级内部评定”替代“学院小组认定”。李良田[7]认为,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但在实际过程中,学校一般重视资料收集和民主认定,而后期的监督问责环节显得尤为薄弱。
4.认定过程中不注重隐私保护,导致一些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申请。由于认定过程是“人评人”的方式,要对认定对象的家庭情况和自身情况进行评议,涉及隐私较多,学生隐私的知情主体无形中得到了扩大,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强烈,不愿意将家庭情况公布,从而放弃申请[8-10]。
(二)重视经济资助,缺少精神资助
近年来,国家重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在资助金额上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从6000元分别提高到8000元(本专科)和12000元(研究生)[11]。国家实行“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混合资助模式,从制度上保证了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4,12]。然而,在资助的工作中往往会忽视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衍生的“精神贫困”[13]。该问题已逐渐引起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14-17]。孙世佳等[17]认为高校资助体系日益完善,大学生物质贫困已不再是根本性问题。物质贫困带来了“精神贫困”,而“精神贫困”却影响了贫困资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的实现。
(三)全力助学,忽视资助育人
国家全力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在资助力度上稳步上升,还开辟“绿色通道”为贫困大学生就学提供方便,但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资助育人的工作。邵红万[4]研究发现目前资助工作的突出问题是资助和育人没有实现无缝对接。边高峰、武秋月[18]认为当前的资助模式全力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忽视实践帮扶,不利于对大学生反哺意识的培养,易造成学生坐享其成的思想。蔡路、刘运显[19]认为贫困生资助中“输血型”资助多于“造血型”资助,忽视了资助的育人功能。
完善的高校资助体系是彰显教育公平、以生为本和精准扶贫的民生工程,是高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现实表现。针对现行的高校资助体系,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一)注重精准资助,做好资助工作“转型”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2015年教育部提出“精准资助”,确保“一个对象也不能少” “一个项目也不能少” “一分钱也不能少”。刘云博、白华[20]提出实现精准化资助的路径包括树立资助工作新理念、强化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资助工作和加强资助动态管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张远航[2]认为精准资助是提升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只有在资助“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资助对象、需求、形式、效能的“质”,才能真正实现精准资助,促进资助体系的完善。
(二)关注资助对象心理,加强精神资助力度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可能原因,提出了心理援助的一些可行方法,认为应加强高校贫困生精神资助力度,为新形式下高校资助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晏晓波、刘磊[21]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较普通大学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其原因与家庭环境影响相关。李潇晓、齐征[22]认为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既有独立意识又有依赖心理,既自尊又自卑,既需要情感又自闭,既焦虑又抑郁,既敏感又嫉妒,享乐思想和冷漠攻击心理并存等方面,其原因可能与成长环境、读大学时大环境、大学小环境和自身主观因素等相关。万洪莲[23]认为在精神资助过程中要注重“三化”,即资助的人性化,对象的个性化和沟通的信息化。高飞[24]探索从心理脱困、良好人际关系建立、资助档案建立和增加多渠道物质援助等四个方面建立心理援助视角下贫困生资助路径,以期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
(三)以资助为手段,育人为目的,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高校资助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使其成人成才,其最终目标要落在“育人”上。一些学者在探究资助育人的模式,丰富资助育人的内涵上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邵红万认为高校资助仍存在资助管理和教育活动“两张皮”现象,构建由单向给予转为双向驱动的(全方位、多渠道、个性化)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可以满足资助对象迫切希望获得多元化、立体式、“无痕化”服务的需要[4]。有的学者还将资助育人与时代精神联系起来,发展、创新地诠释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王思华[25]认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在“中国梦”的指导下,通过实施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和生涯教育等,有助于贫困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立志成才的精神力量,更好的促进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郝颖[26]认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与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必须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四教育”,即“爱国”教育、“敬业”教育、“诚信”教育和“友善”教育,这样才能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近年来,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稳步提升,让千万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然而,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看到,高校资助工作还仍存着一些不足:诸如,决策部门对贫困生认定还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资助体系有待完善; “重资助、轻育人”现象依旧凸显,育人工作流于形式;虽然很多教育一线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方案,但是在高校实际资助过程中是否借鉴?实效如何?有待更进一步的评价。
[1] 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22):63-65.
[2] 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J]. 思想理论教育,2016,(1):108-111.
[3] 张博,孔难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88-91.
[4] 邵红万.构建资助育人创新工作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6):62-65.
[5] 谢超峰. 高校辅导员改进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38-40.
[6] 马利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现状与策略[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45-48.
[7] 李良田.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3-14.
[8] 许灿荣,徐喜春. 高校学生资助中隐私权保护的实践困境及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4,(9):104-107.
[9] 郑晓涛.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实困境与建设路径[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24-126.
[10] 于甜,成宏涛.优化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36-37.
[11]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4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5-08-19(03).
[12] 许翠梅.我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57-59.
[13] 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 哲学研究,2002,(12):15-20.
[14] 黄海峙.论对高校贫困的“精神资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236-237.
[15] 左宁.对高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的必要性及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32):35-37.
[16] 王思华.“中国梦”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42-13.
[17] 孙世佳,姚俊红. 在资助体系下大学生精神贫困现状分析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5,16(8):94-95.
[18] 边高峰,武秋月. 完善普通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3-4.
[19] 蔡路,刘运显.试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53-62.
[20] 刘云博,白华.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教育评论,2016,(2):67-70.
[21] 晏晓波,刘磊.家庭环境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6,16(1):18-20.
[22] 李潇晓,齐征.我国大学贫困生“精神贫困”研究综述[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3,(4):30-33.
[23] 万洪莲. 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9):129-131.
[24] 高飞. 心理援助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路径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106-108.
[25] 王思华. “中国梦”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5,(12):42-43.
[26] 郝颖.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s1):82-83,98.
(责任编辑:刘小林)
10.3969/j.issn.1009-2080.2016.05.004
2016-09-10
陶功胜(1986-),男,安徽马鞍山人,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
G649.20
A
1009-2080(2016)05-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