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内
国务院:五举措保障困境儿童全面发展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意见》针对困境儿童生存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从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强化教育保障、落实监护责任、加强残疾儿童福利服务五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在生活保障方面,将困境儿童分类纳入孤儿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范围。在医疗保障方面,对重病、重残儿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给予倾斜,医疗救助对符合条件的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对低保家庭儿童、重残儿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相应补贴。在教育保障方面,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积极推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推动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对监护缺失、监护不力和不当的困境儿童,分类明确了替代监护的责任主体和相应程序,同时对缺少监护人的服刑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做了相应安排。加强残疾儿童福利服务,对于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加快建立康复救助制度等。
深圳:
投入5000万面向社会选购700门好课程
2015年,深圳吹响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号角。此次改革中一项重大行动就是联通课程与生活,消除课程“千校一面”的情况,提供丰富的课程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深圳“课程超市”应运而生。2015年9月,深圳市教科院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社会组织发布公告,希望分别遴选、委托开发700门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
“好课程”遴选的范围主要包括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学科拓展课程,以及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特色课程。委托开发的范围则包括以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为基础的拓展课程,以及以科技创新、艺术创新、创业创新和人文素养为主题的四类特色课程。
被认定为“好课程”后,课程开发人员将获得每门五万元的奖励。深圳市教科院按每门课程八万元的标准,向通过竞争成为委托开发的单位提供资助。深圳市教科院还将通过专题现场会、巡回宣讲等方式,推广遴选和委托开发“好课程”。
“遴选和委托开发课程,让‘课程超市’获取了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市场优势,更贴近学生需求。”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表示,传统课程往往偏重知识性,而遴选、委托开发的“好课程”往往是跨领域的、综合性的课程,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导向,与生活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儿童立场,生活有关,故事表达”,是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的追求和特性。
宁夏:
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助力乡村教师原地起飞
据悉,从2015年起,宁夏开始教师培训改革——“国培计划”开始面向乡村教师,以“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核心,将远程培训与跟进式面授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一种确有实效的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国培办的整体部署,立足宁夏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工作坊项目设计周期为三年,即2015年至2017年,本次高研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