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芳
(临泽县第二中学,甘肃 临泽 734200)
让课外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窦芳
(临泽县第二中学,甘肃临泽734200)
摘要:读书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读书量作出了明确要求。只有明白阅读的重要性,选择适合的书目,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让课外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成为伴随学生终生学习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学生生活转变观念选择书目掌握方法
在传统思想中,不少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看课外书是看“闲书”,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其实,他们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从近处而言,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涉及古今中外的名著知识,而且都加大了对我国古代经典篇目的考查力度。尤其像名著常识,如果仅仅靠课本所学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只是了解了肤浅的知识,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名著内容,根本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考试题目,只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了,才会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答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虽然有些功利,但却很现实地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长远来讲,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课外阅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大家转变观念,才能从心底里重视课外阅读。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读书,本身是好事,可是如果读了一些不合适的书,就会得不偿失。中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育的阶段,对未知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渴望通过阅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人生。但他们心智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抵制诱惑的能力还不够强,容易受一些不良内容的影响。因此,面对市场上鱼目混杂的书籍,家长、教师要对学生做相应的指导。那么,中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思维才会活跃,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要想使学生真正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就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只要内容健康,尽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如学生比较喜欢的“沈石溪动物系列小说”,还有近年来涌现出的韩寒、郭敬明等作家的作品。但这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去读,教师和家长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指导,一旦发现学生的阅读方向有偏离,就应立即予以纠正。
其次,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和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读一些歌颂人类勤奋、善良、坚毅、进取、崇高人格等方面的读物,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推荐学生阅读《读者》、《视野》、《青年文摘》、《意林》、《智慧背囊》、《时文选粹》之类的书籍,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应注重经典作品。经典作品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受了历史的风风雨雨的考验,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能陶冶情操,是我们阅读的不二之选。但这些名著内容深浅不一,要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思想认识水平选择,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小学生适合读我国一些启蒙方面的读物和内容较简单的童话、神话,如《三字经》、《弟子规》、《西游记》等,初一学生应选择读些寓言故事或贴近自己生活的读物,如《伊索寓言》、《朝花夕拾》、《童年》等,初二学生应选择读些理想、励志、修养、名人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如《繁星》、《春水》、《鲁滨逊漂流记》、《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三学生则应选择读一些有深度的中外名著、历史小说、名家散文鉴赏等。
最后,应由课内走向课外。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各种相似的文章,开展课外阅读。一是由节选课文向整部作品拓展。初中教材中的课文有不少篇目,或出自名家名篇,或是古典名著,或是名人传记,学习这些课文时,就可以向整篇(部)著作辐射,通过对全貌的了解加深对局部的深刻理解。如北师大版九年级课文《李逵见宋江》、《武松打虎》都节选自名著《水浒传》,《三顾茅庐》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学习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读。二是由某篇作品向同一题材作品拓展。北师大版的教材是按照单元主题编排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同一题材因取材角度的不同形成的不同风格,加深对这一题材作品主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见解。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亲情歌吟”,选的课文有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背影》,还有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诗歌《金色花》,无不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名篇佳作。教学这一单元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描写亲情的文章、诗歌来读,并让他们交流读后的感受,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又让他们学会感恩,真真正正经历了一场亲情的洗礼。三是由某篇课文向作者的其他作品拓展。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了解重要作家作品的要求,尤其像李白、杜甫、苏轼、鲁迅、朱自清、冰心、契诃夫、莫泊桑、列夫托尔斯泰等大家的作品,更是每位同学重点掌握的内容。因此,在学习他们的一部作品时,可以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加深理解和印象。如在教学契诃夫的《艺术品》时,就可以阅读他的另外两篇小说《变色龙》和《小公务员之死》,学生既深刻理解了其小说的讽刺性,又领略了短篇小说巨匠的风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阅读也一样。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精读、泛读相结合。精读是中学生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也是其独立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精读就是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仔细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因此,遇到难度较大的读物,应鼓励学生精读,使用课内学过的读、划、查等方法,“熟读深思”。但精读相对来讲比较耗时费力,所以精读篇目应好好选择。学生可选择一本书中最精彩的或自己最喜欢的章节进行精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博览群书。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而且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阅读,博采众家之长,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如果说精读注重“质”的话,那么,泛读则注重“量”,只有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阅读才有“质量”。
第二,做读书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读书一定要做笔记。读书做笔记,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读书笔记有两种:一是摘抄,这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可以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将阅读过程中精彩的词句、优美的景物描写、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摘抄在本子上,以备后用。在读报纸、杂志时,还可以用比较传统的剪贴法,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笔记本上,虽然古老,但长期坚持,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二是标注,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学生可以在读书过程中,随时将自己对所读文章的认识、理解、想法,标注在书上。一段时间以后,翻过来再看看,还会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会提高。
第三,写读后感。读书如果仅仅停留在做笔记的阶段,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心得见地,不能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那还只是浅层次的。所以,学生在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写读书心得,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哪怕只是三五句,都可以记下来,发表在读书园地或班级群内,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加以点拨。当想法成熟时,还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评价,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地方的读书爱好者交流,共同探讨、进步,使这种分享式阅读的价值在交流互动中得以体现。一直以来,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课程中的“重头戏”,而这两者又是息息相关的。坚持写读后感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罗曼·罗兰说得好:“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是在读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不仅是因为我们要感悟语言,还因为要感悟生活。所以,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责无旁贷:让课外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成为伴随学生终生学习的生活习惯。让阅读不仅成为学生的一项生活内容,更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培根.王佐良译.论读书.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林伟.让阅读走进孩子的心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4]温儒敏.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J].课程教材教法,2012(1).
古语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杜甫亦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无不说明着读书的重要性。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对7—9学段明确提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的要求。因此,如何让课外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成了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