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

2016-03-16 19:41唐省三
文教资料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队伍院校高职

唐省三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

唐省三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护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当前,高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教师严重短缺,聘请兼职教师可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发展兼职教师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应对快速发展教师相对短缺的需要,是培养符合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是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需要,也是政校行企协作办学及社会内在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概念

本文兼职教师的概念是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2002]5号)中明确的“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及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1]。兼职教师主要是从企业及社会上聘请的专家、能工巧匠和高级技术人员。

2.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

2.1兼职教师在聘请中存在问题。

某些高职院校重视兼职教师队伍聘任,而忽视其建设。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注重兼职教师的文凭与在行业中的权威,而轻其实际工作与带教能力。重视核心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而忽视从事非核心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同时,在兼职教师的聘任比例上也存在问题,教育部高教司在[2000]49号文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体系”师资队伍条款中,规定了兼职教师的比例大于16%时为优,等于8%时为中等的评价标准[2]。而在国外,兼职教师比例达到40%~50%,与国内兼职教师的比例相比高出3倍以上。

2.2兼职教师在管理中存在问题。

(1)保障授课时间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于政校行企,都是单位挑选出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与管理专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兼职授课,如遇单位临时安排紧急任务,难免与兼课发生冲突。另外,一些兼课教师出现应对上课,教学效果差等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迟到早退抑或漏课的情况,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2)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稳定问题。兼职教师毕竟是从外单位请来授课的人,人事、薪资等重要个人档案却管理不了,某些兼职教师自由散漫,不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经常请假缺课,甚至由于原单位有事而中途辞职,影响整个教学进程与效果。(3)人文关怀问题。对于兼职教师,学校向来重视考勤与薪资待遇,而忽视了对兼职教师嘘寒问暖及人文关怀,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一样都是人民教师,同样也是普通人,身心需要得到呵护,得到高职院校的政策照顾与人文关怀,在生活上得到关照,在高校系列职称上得到晋升。(4)专兼职教师有机结合问题。兼职教师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来自于企事业第一线,有许多宝贵的实践操作技巧与经验,与他们交流有利于校企合作,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对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某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上完课便离校回原单位,很少与在校专任教师交流,淡化校企合作、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氛围。

2.3兼职教师自身的存在问题。

(1)某些兼职教师个人素质较低,责任心、事业心、爱心及工作热情欠缺,上课马马虎虎,照本宣科,对教学处于应付状态,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课外不对学生进行辅导,影响教学效果。(2)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自身素质存在问题。大部分兼职教师都是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能工巧匠、专家能手,但给学生授课前,没有经过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方法、手段与技巧欠缺。在课堂上是否能掌控课堂纪律,是否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否能按照现代教学规律教学,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3)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在教书与育人方面不能有机结合,出现脱节的现象。某些兼职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本身,并没有全局意识,对人才培养方案与要求缺乏了解,在教学课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3.1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是现代化职业教育办学的需要。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与临床实践联系非常密切,从临床一线聘请一批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兼职教师尤为重要,如何建设高水平的护理兼职教师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第一,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应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规章制度。兼职教师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确定需要兼职教师授课的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规格的需要,将兼职教师的挑选条件通知教学医院护理部与医教科,由他们推荐与遴选出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一线护理专家兼职护理教学任务。对遴选出的兼职教师需经岗前培训,对合格者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书。第二,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将符合兼职教师条件的能工巧匠、专家能手、管理骨干等纳入人才资源库。兼职教师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习与工作简历、专业特长等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软件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开课前在人才资源库中挑选业务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具有责任心的兼职教师从事护理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并提高办学效益。

3.2建立专兼职教师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协作机制。

建立专兼职教师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协作机制。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兼职教师临床经验丰富,但缺乏教学方法与经验,因此,要制定专兼职教师的一对一配对制度。在教研室主任的统一管理下,要求专兼职教师在授课计划、教案、PPT课件等教学资料完全相同,以便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的一致性与严谨性[3]。定期组织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方法的应用、相互听课和观摩学校名师课堂教学等活动,从而提高兼职教的师教学水平。通过教研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信任,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与专任教师一样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提升教学能力。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优势,常年在护理一线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例,可结合案例开展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专任教师要向兼职教师学习,学习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兼职教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建议我国教育类相关法规如《教师法》和《职业教育法》等增加并细化兼职教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条文,让兼职教师呈现一种合法的常态职业。兼职教师有自己的职责与责任心,有义务配合学校与教研室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也有权力享受福利与教学系列职称评定,使兼职教师教学与管理有法可依,做到兼职教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

3.4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

举办兼职教师脱产培训班,学习教学方法及教案的设计、书写,学习如何实施教学计划。要注重对兼职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兼职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定期组织与安排临床一线兼职老师观摩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授课,从中得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启示,促进自身的教学能力。专兼职教师要经常交流与沟通,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4]。

3.5建立激励兼职教师机制,提高其待遇。

为鼓励兼职护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兼职教师教学管理中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建议学校提高兼职教师课时待遇,争取交通和误餐等费用;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将教学评价结果与兼职教师的实际报酬结合起来;争取相关医院对他们的关心与支持,在年度考核、进修和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6指导兼职教师注重仪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做好示范与榜样作用。

兼职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授课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终身受益。

3.7建立专兼职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制度。

由于学校专职教师和临床一线护理教师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双方分别在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方面各有优势。实行专兼职教师结对互帮制度,有利于双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8完善兼职教师督导评价体系。

完善兼职教师督导评价体系,有助于加强教学督导与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应严格要求兼职教师,确保教学质量[5]。

参考文献:

[1]梁瑞升,姚少怀.我国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38-41.

[2]刘春娜,简雅娟,李冬宁,李晶.护理专业专兼职教师联合授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J].护理研究,2013,24:2673-2674.

[3]刘梦清.护理兼职教师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02-103.

[4]曾友燕.护理学院专职教师与临床兼职教师互动培训模式探讨[J].护理学报,2010,17(8A):26-28.

[5]刘雪萍.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广西教育,2015(07):110-111.

本文是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二级学院院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WC15001)、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队伍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