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主流节日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及其实现

2016-03-16 19:08查亮亮
文教资料 2016年1期
关键词:非主流群体校园

查亮亮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高校非主流节日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及其实现

查亮亮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高校校园里学生自娱自乐的非主流庆典活动目不暇接。本文分析了这些非主流庆典活动在高校校园里发生发展的表现形式与存在原因,并探究了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

非主流节日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当前,女生节、男生节、七夕节、万圣节、光棍节等非主流节日活动正盛行于高校校园,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另类生动体现。这些非主流节日活动在表达个性、彰显自我的同时,也与官方、主流校园节庆活动发生碰撞。这些非主流节日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其与主流节庆活动是相互交融还是彼此拒斥?是特立独行还是彼此补充?本文立足高校校园非主流节庆活动,梳理它在大学校园的存在之道,并探讨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发挥。

一、高校非主流节日活动表现形式

(一)网络化。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塑造出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和近现代工业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网络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发明与应用之前,人们走街串巷,穿堂过户,沟通你我;2G网络时代,人们用短信、电话交流感情,传递信息;3G、4G网络时代,人们用微博、微信分享同一时刻,用社交网络了解好友近况,用地理标签感受彼此的空间位移……诸多现象的背后,是网络带宽的加大、网速的提升、通讯技术的革新。互联网在改变人们沟通交往方式的同时,也为非主流节日活动的盛行提供了极佳的传播平台。现在,每年5月20日网络情人节、11月11日网络单身节等活动都由为数众多的年青网民自发组织,他们通过虚拟网络传播搞笑类、祝福类短信、图片等信息,增强彼此联系,沟通彼此感情。这种活动在网络世界开展的同时,也逐步从线上走向线下,从虚拟走向现实,从社会走向象牙塔。

(二)数字化。

3月7 日女生节,5月20日、5月21日情人节,8月3日男人节,8月18日八卦节,9月12日示爱节,10月10日卖萌节,10月11日萝莉节,11月11日光棍节,这些节日活动广泛流行于校园内。殊不知,这些看似热闹非凡的节日背后,总有一连串数字的意义指代。以网络情人节为例,每年5月20日和5月21日,被确定为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年轻人根据“0”和“1”音近或象形,将520寓意成“我爱你”,521寓意成“我愿意”的意思。这两天,青年群体通过网络或手机含蓄传情、大胆说爱,而此类节日在高校校园里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各类搞怪的横幅或标语。由此,数字化爱情在高校校园也迅速蔓延开来。

(三)小众化。

小众化是指同一群体内部或不同群体的一些人基于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品性而聚合成一个小圈子。在这种圈子里,他们相互之间的认同感比较强,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成员之间联系较密切。他们主要靠兴趣爱好识别“同类”。具体而言,他们从外部的服装服饰、装扮上来识别同类,同时,他们也会通过经常交流一些信息,看彼此是否对这些信息感兴趣来识别。相对于主流文化活动,高校校园里出现的一些非主流节日活动依然只是在一小部分群体中盛行。当然,随着互联网等外在媒介的作用,小众团体也有了聚合、互动、壮大并影响世界的土壤,并且这样的小众正逐步走向大众。

(四)商业化。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眼球经济时代,各种商家包装、炒作、跟风日益兴盛。一方面各路商家赚得金银满钵,另一方面高校学生亦获得优惠。以2014年8月为例,8月1日,聚美优品推出4.5周年庆;8月3日,国美推出“男人节”;8月12—14日,苏宁易购推出“姨妈节”;8月14日—16日,唯品会推出“撒娇节”……仅仅8月份,各大网络电商推出的节日就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继淘宝推出“双十一”促销节日并取得骄人成绩之后,电商造节似乎成了一种风气。在一项随机电话访谈中,更多学生表示自己有网购经历,而且在节假日期间更突出。

总体而言,非主流节日活动在高校校园里正影响着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网络、新媒体等媒介的加入,这些非主流活动正呈现出:消费走向、娱乐走向、庸俗走向的趋势。

二、高校非主流节庆活动盛行原因

高校非主流节庆活动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的共同集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相对缺位。

传统节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与集体文化记忆,然而,随着大众一味追求现实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而忽略内在精神食粮的补给时,一个民族节庆活动也就随之淡化。而这背后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流失。当一些人对传统文化漠视时,一些在校大学生则更加失去了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二)公众人物的导向。

公众人物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当美国加州宣布10月16日为加州的“乔布斯日”,以纪念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这本应只是美国一个州的节日,但一批“果粉”(喜欢苹果产品的粉丝)纷纷对该节日表现出一份亲切感和归属感,认为“果粉”有了自己的节日。类似这种因为公众人物的导向而出现的非主流或者在高校校园也屡见不鲜,例如:在大学生中日益盛行的每年11月11日网络购物节、动漫cosplay等等。

(三)朋辈影响。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是群聚的高级动物,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朋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相近,兴趣爱好相似,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这些同辈群体能够满足青少年的情感、交流的需求。朋辈群体不仅给予在校大学生个体以群体归属感,并让他们感觉自己有依靠的团体,而且由于这一群体是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相似的人组成,所以他们更能够了解彼此的心境,谈论的话题也会更加符合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因此,当群体中的某一个或某一部分人开始涉猎新鲜事物时,其他个体也会争相相仿。

(四)外在传媒导向。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收音机和电影绝不亚于飞机和枪炮的作用。新闻传媒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导向、潮流风尚引领方面的魅力更是无穷。生活中,各种媒体为用户提供了适时记录现场动态,表达个人情感的交互平台。这些用户中,不乏青年大学生的身影,他们是这些新媒体的铁杆粉丝团。他们利用这些平台发布、传播动态信息,围绕时事热点话题发表评论,针对感兴趣的话题畅抒己见。同时,这些动态信息被朋友圈相互转载,形成了如同核裂变式的传播效果。

(五)校园压力适度排解。

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使最富激情的大学生们的思想受到了各种冲击,使他们原本就很脆弱的心理承受了更大压力。人们往往只关注大学生身上闪耀的亮点,诸如知识丰富、思想解放、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等,然而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挑战及其造成的种种困惑,对大学生脆弱的心理所承受着的重重压力却关注不够。目前,大学生普遍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为此,不少大学生利用一些非主流节日活动来自娱自乐达到适度排解自身压力的作用。

三、高校非主流节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当前,非主流节庆活动正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动写照,这些节庆活动正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导向、心理坐标与价值选择。因此,挖掘非主流节庆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已势在必行。

(一)转变观念,多元共生。

高校是青年学子聚集的地方,因此也是青年非主流文化最活跃的场所。面对各色另类的、非主流的节庆活动,需要抱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并利用非主流节庆活动存在之道去透视、折射出主流校园文化活动的困境和缺陷,发挥和转化非主流节庆活动的创造性元素,融合传统文化精髓,赋予高校主流校园文化活动深厚文化底蕴,并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寻找到文化认同。目前,在大学校园里,非主流节庆活动以其自成一体的表现形式,依靠独特的行为符号,以迅疾而广泛的方式在大学校园占据一席之地,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不能一味地用主流文化或者本土文化去替代它、挤占它。主流与非主流文化活动和谐相处、相互融合才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高校要以客观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来对待非主流文化活动,要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和承认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努力为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要加强沟通和引导,提高学生思考力、鉴别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精髓。

(二)坚持主流,寻找融合。

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决抵制反主流文化和种种错误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做出理性的文化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改进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采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他们更易于接受。

(三)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

非主流节庆活动之所以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肯定有其可取之处。要正确把握社会期待与大学生主观需求之间的差异,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在这个切入点上做文章,做到既能实现教育目的又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10月10日在网络上被炒作为卖萌日,殊不知,每年的10月10日亦是纪念辛亥革命的节日。因此,借用非主流文化活动的一些形式,注入主流价值观教育内容,更有利于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邱叶.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仪式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4(01).

[2]邹晓卓.高校典礼文化育人功效探析及其实现[J].学理论,2013(03).

猜你喜欢
非主流群体校园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非主流”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特征*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照片视频 我就要“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