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裕健
(广东工业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大学生归因方式研究综述
梁裕健
(广东工业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510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备受关注,研究表明一些大学生确实存在某些心理问题。进一步分析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自我及客观事物没有良好的归因,最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文章从归因理论的研究、归因方式的测量方法和国内关于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研究进展三方面进行综述,从我国大学生归因方式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大学生归因方式理论研究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归因(attribution)是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特征及意图进行推断的过程。通过归因,个体不仅知道了事件发生的原因,而且会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其应对的结果进而影响到个体的情绪、情感、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个体的归因行为经过多次经验后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归因方式,并内化为其个性的一部分,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F.Heider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他认为人们在观察行为时,会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内部原因即个性或外部原因即情境。E.E.Jones和K.E.Davis (1965)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对应推断理论 (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他们认为,当他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出于自愿时,我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H.Kelly(1967)随后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他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之前会搜集3种类型的重要信息:一致性信息、差异性信息和一贯性信息,并将其组合后说明行为的原因。B.Weiner(1971)更进一步认为人们存在“利己主义归因偏向”,即人们倾向于把成功归于个体内在的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环境原因。他认为人们成败的原因可以从3方面加以描述:原因源(内因、外因)、稳定性和控制性,由此作出归因后会产生不同的后续行为的判断。Weiner的理论最被人们广泛采用。
归因方式的测量手段主要有两种:CAVE技术和问卷法。
CAVE技术即书面解释内容分析技术 (Content Analysis of Verbatim Explanation Technique),由Peterson,Luborsky和Seligman在1983年提出。此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被试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即对被试写出的事件及对该事件作出的归因风格作分析,在归因方式的三个维度上标出等级。所有事件的分析和打分都经由严格训练的主试完成,并且主试对被试的身份和测量的结果都一无所知。
问卷法即是要求被试根据测量问卷中的各种情境的陈述,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然后由主试对被试的答案进行评定。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有Seligman,Abramson,Semmel和Von Baeyer等于1979年编制的归因风格问卷(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ASQ),Lefcourt,Von Baeyer,Ware等人于1979年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Mu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MMCS),等等。
CAVE技术与问卷法各有优缺。CAVE技术因为分析的事件都是被试生活中真正发生过的,所以对被试有更重要的意义,被试的自发归因比起由调查者激发的归因更为诚实可信。但有些学者认为CAVE技术是让别人给被试经历过的事件打分,容易有偏见,打分也不够精确。而且CAVE技术需要的成本更高,因此在研究中较少使用。问卷法虽然调查的情境可能未必在被试身上发生过,被试在要求下完成作答,也会有掩盖或隐藏真实想法的可能,但其则以大量取样、培训成本低的优点使其更具研究优势。
国内开展归因方式研究较多在教育、管理方面,不同学者为了自己研究的需要编制了不同的归因风格问卷。其中有张雨新、王燕等1989年编制的归因风格问卷;孙煜明1994年编制的成功结果问卷和失败结果问卷;施承孙、钱铭怡1998年编制的归因方式问卷;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2001年编制的青少年归因风格问卷;张学军2002年编制的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王纯、张宁2006年以大学生为被试修订的归因风格问卷,等等。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与大学生归因方式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有对人际关系的归因研究,如陈洁(2009)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社交焦虑程度高,则倾向将成功归因于外界因素,将失败归因为稳定的或是外控的因素;张旭、张野、张珊珊、陈萌萌(2016)研究发现被试对消极事件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归因结果会显著影响他们在“人机交谈”、“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这三种人际交往情境中人际关系质量。有对应激事件相关对策的归因研究,如梁丽婵、李欢欢(2011)研究发现可控性归因倾向能降低应激事件对个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黄霞妮,杨新国,卓露,段修云(2015)研究发现归因方式对自杀意念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外在归因性得分偏高。也有对不同人格特征与心理状态的归因方式研究,如张索玲、张丽华(2009)研究发现大学生内隐自尊越强,越会把成功事件归因于自己能力和努力,而对失败事件,则更倾向于归因为外在原因;高丽、张向葵、田录梅(2010)研究发现低自尊水平的被试在失败后采用积极归因的心理焦虑显著低于采用消极归因方式的心理焦虑。
国内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研究时使用的测量方法多为问卷法,所使用的问卷不统一,研究之间难以进行深入比较。CAVE技术在国内极少应用于对大学生的归因研究中,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兴起,为CAVE技术的应用和取材提供了方便,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更多采用CAVE技术对大学生归因方式进行研究,结合问卷法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人群的归因方式。
大量学者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归因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黄霞妮、杨新国、卓露、段修云,2015)。研究表明自信与正性事件的归因方式相关(秦东波、郑晓宁、黄铎,毕重增,2009),另外的研究表明,抑郁与负性事件的归因方式相关(王纯、张宁,2006)。由此可见,对大学生个体进行归因方式的训练实验,验证是否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归因方式预防大学生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会是未来对归因方式研究的一个方向。
[1]张雨新,王燕.归因方式和抑郁[J].心理学报,1989,2:141-146.
[2]孙煜明.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51-55.
[3]施承孙,钱铭怡.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193-195.
[4]B.Weiner.论心理理论的建构和动机理论的整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19):17-29,36.
[5]孙煜明,雨田.策略原因在归因模式中的作用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1):1-4.
[6]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7]张彩虹,曹和安.大学生人际归因的研究进展[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37-238,244.
[8]陈洁.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张索玲,张丽华.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3(17):327-329.
[10]秦东波,郑晓宁,黄铎,毕重增.大学生自信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 (12):161-164.
[11]高丽,张向葵,田录梅.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18):111-113.
[12]梁丽婵,李欢欢.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归因方式和心理求助的调节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19):625-627.
[13]黄霞妮,杨新国,卓露,段修云.大学生归因方式、健康水平和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5(32):364-366.
[14]张旭,张野,张珊珊,陈萌萌.论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归因方式的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15):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