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与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分析

2016-03-16 18:06:46陈爱珍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互动发展高校校园石狮市

陈爱珍

(闽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700)



高校校园与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分析

陈爱珍

(闽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700)

摘要:随着21世纪全球城市化浪潮的到来,“文化”已经成为与经济并驾齐驱的无形力量,驱动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当下任何一座城市都把提升文化作为目标。而随着国际交往的密切,英语愈发重要,城市尤其重视英语文化的建设。高校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与城市英语文化建设必然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以闽南理工学院与石狮市为例,主要研究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与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高校校园;城市英语文化建设;互动发展;闽南理工学院;石狮市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活跃,英语人才炙手可热,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就显得愈发重要,肩负着为未来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重视学生英语的学习,重视英语人才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传统的显性模式之外,各大高校也应重视校园英语文化的隐性熏陶,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外商人与友人来到中国。在这种形势下,应提高国民的英语文化水平,将城市的英语文化融入本土文化,全面加强城市英语文化建设。

“大学的诞生始终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伴随,大学文化是社会物质文化、人类精神文化深厚积淀的产物,在城市文化的建构和城市精神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超越、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为社会主流文化提供新文化要素,从而作用于城市文化的发展。”[1]大学即高校是人类智慧的聚集地、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为社会输送精英的集中地。近年来英语逐年重要,高校尤其重视英语教育,高校的英语文化气息逐渐浓厚。高校校园文化是城市文化中最亮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在英语文化建设方面,亦是如此。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促进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的发展,城市英语文化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城市的国际地位及国际形象,还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英语文化的全面发展亦能督促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调整,与时俱进。高校校园与城市的英语文化建设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

一、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他在1932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使用了“校园文化”一词。“校园文化是具有教育目的的综合性亚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形式,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完善,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产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挥,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英语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提高学生英语能力,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开展融理论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英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提高综合能力。[2]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笔者认为除了按部就班地学习课堂英语知识以外,更应创设氛围浓厚的校园英语文化,校园英语文化补充课堂学习不足,从多个角度和层次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英语活动

闽南理工学院外语协会每年组织开展英语演讲赛、英文写作大赛、英文歌曲卡拉OK比赛、英语角、英文话剧、英文电影配音比赛、假面舞会、圣诞英文晚会等。另外,常驻学院的石狮焦点语言培训学校在校内也组织了如万圣节party、六一节party、圣诞节party、夏令营、手语比赛、歌唱比赛、“美动理工”的校园手绘大赛以及闽南理工学院英语系卓越班等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院的校园英语文化,使学院到处都充满着浓浓的英语文化气息,调动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二)建设校园英文广播

校园广播覆盖面广,涵盖着整个校园,使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英语学习氛围,这个是英语听力课上学生无法感受到的。校园英文广播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闽南理工学院早中晚播放着最新最近的英语新闻及各大英语趣闻,既营造了英语学习氛围,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又能让学生了解社会时事,扩展其知识面,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英语、使用英语。在此过程中,可以多邀请知名英语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高水平的英语专题讲座;特聘若干名常驻学校的寄宿式英语外教,增加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沟通的机会,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与他校学生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闽南理工学院曾邀请了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杨信彰教授开办《英语语言与语法》的讲座;从德国明斯德大学、慕尼黑大学、西柏林大学留学回来的郑德力老师开办了《学习外语四十年的体会》;常驻学院的FOCUS语言培训学校中的外教也开办了一系列的讲座,等等。加强了学院与其它名校的交流与合作,也加强了学生与他校与外教的直接接触。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获得语符、语义和语意信息后,通过客观环境的刺激,可以进一步提升对语言认识的深度。如将语言学习者置于具体语言文化环境中,可以使其获得更深层次、更为精确的语意信息。在英语为非母语国家的大学校园中,创建这样一个适合英语学习、服务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大有帮助的。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综合的工程,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隐性英语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英语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3]

二、城市英语文化建设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英语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英文翻译、英文报刊杂志等越来越多,国民的英语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城市英语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大地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形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重视不够,没有统筹规划,没有组织专家监督指导。有些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不够地道;有些公共场所的标识语是英汉两种语言,有的是汉字和汉语拼音。二是政府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有效的英语资源。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英语教育机构,政府在举办英语活动或与之相关的国际活动时,均可向这些教育机构借用英语人才。这不仅为英语人才提供实践机会,而且也将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反馈给教育机构,尤其是各高校,明确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

针对我国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重视英语文化建设,统筹安排并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

例如可以效仿北京市的做法。北京市各区按照北京市政府在2000年初发起组织的市民讲英语活动和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规划(2003-2008)》的要求,2002年专门成立了北京市民讲外语组委会办公室,首先以政府部门为主,在各行各业和市民当中广泛开展外语讲座、英语大课堂、英语电影欣赏等各类活动,包括“外语游园会”和“外语周”这些品牌活动。此外,北京市政府在2005年底专门成立了北京市规范公共场所英语标识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共场所设置的双语标识标牌进行规范,组织一个由35名中外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对英语标识设置以及英语翻译进行把关。总之,北京市的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热情,促进了北京市的英语文化建设,适应了北京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需要。[4]

(二)高校要积极投身于城市的英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间接地促进城市英语文化建设

首先,“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产物,没有文化,就没有语言。英语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更是英语文化的教学。”[5]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英语文化知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必须学习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其次,要增加课外英语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地增加学生们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2.加强校园外英语文化活动的组织,直接服务于城市的英语文化建设

各高校要积极利用其资源优势,在校外组织英语知识讲座等英语文化活动,促进城市的英语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引领和辐射城市英语文化,高校要建立开放式的校园、打造网络平台,让社会共享高校先进的英语文化资源,同时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英语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城市的英语文化建设,这样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英语人才。[4]石狮市是中国主要的服装生产基地,也是亚洲最大专业服装市场。每年4月18日至21日在此举行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吸引着两岸纺织业界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逾五百多家纺织服装品牌参展,越来越多的石狮人、石狮企业与外商做起了生意,“国际普通话”英语在这里作为互动工具越来越明显,英语学习也越来越重要,因此,石狮英语文化建设具有实际意义。每年海博会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急需各种外语人才。闽南理工学院都会组织英语教师及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这个社会实践活动,直接服务于石狮的城市英语文化建设。

三、高校校园与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城市哺育大学,大学引领城市”。[1]因此,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与城市英语文化建设存在着互动发展。高校为城市,为社会提供英语人才,服务于城市英语文化建设,对城市英语文化建设起着助推和辐射作用。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推动着城市英语文化建设。反之,城市为高校提供实践机会,将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时反馈给各高校,促进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城市英语文化中的各个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渗透到高校的校园中。城市英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提升与发展。

闽南理工学院是位于三面环海的著名侨乡、闻名全国的物流集散地、中国服装名城——石狮,学院根据海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而石狮市是中国主要的服装生产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专业服装市场。笔者认为二者应从以下几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方面全面提升高校校园和城市的整体英语文化建设:一是学院要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双语化校园,提倡双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性较强的才能,重点培养会说英语的服装人才;二是学院要积极组织学生到市中学小学以及各社区鼓励市民讲英语,提高市民的英语文化素养;三是随着国际交流的密切,越来越多的石狮人、石狮企业与外商做起了生意,政府应出台政策并鼓励“校企合作”,让更多的闽南理工学院英语人才直接去实践并服务于石狮的各大企业;四是每年石狮市都会举办各类国际展会,如海博会、国际时装周等,政府应鼓励市民、学生尤其大学生积极参加,一方面可以直接感受国际友人的英语熏陶,另一方面向国际友人展示我市市民的英语文化涵养,从而进一步丰富城市英语文化的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而展会之后,政府有关人员可总结各类英语人才需求,并将之反馈给培养人才的高校,督促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城市发展英语文化的新需要;五是石狮市政府要重视英语文化建设,对于城市英语文化建设,要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

总而言之,作为石狮市重点高校的闽南理工学院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推动着石狮城市英语文化建设,推动石狮更快走向国际化,同时石狮英语文化建设又可以促进学院校园英语文化的提升和发展,石狮国际化又把具体英语人才需求反馈给学院的英语文化建设中来,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王宗光.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助推作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7):1-3.

[2]何新敏,罗虹.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178.

[3]石松,邵存林,邵士昌,等.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6-38.

[4]张桂芝,张锦辉.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理论界,2013(10):45-47.

[5]李雪华.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福建论坛,2007(1):207.

(责任编辑:华伟平)

Analysis 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ultural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Campus and Unban

CHEN Aiz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uanzhou,Fujian 362700)

Key words:campus;unban English cultural construction;interactive development;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shi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Global City in the 21st Century,the culture,which has become the invisible power with the economy side by side,promotes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t present,any city regards the culture development as its target. Along with the clos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more importance of the English,the city especially valu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culture. Campus is one part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so there must b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ultural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campus and the city. The paper takes 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ity Shishi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mainly study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ultural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campus and the city.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6)04-0103-04

收稿日期:2015-04-15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JBS14213)。

作者简介:陈爱珍(1983-),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互动发展高校校园石狮市
石狮市关工委温暖“六失”少年心
下一代英才(2023年3期)2023-04-18 01:05:50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11-18 04:03:52
高校校园幸福文化模式构建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21期)2017-01-17 20:45:47
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机制探析
刍议图书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私有云的架构和实施
有机形态在高校校园户外设施设计中应用研究
我国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互动发展对策分析
文化创意与街区营造的互动发展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37:20
“老孙头,好样的!”——记石狮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进荣
中国火炬(2015年1期)2015-07-25 10: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