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行有路,遵路识斯真

2016-03-16 17:49郑朝晖
未来教育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建平范式中学

郑朝晖/文

课改行有路,遵路识斯真

郑朝晖/文

建平中学一直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在微观领域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建平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建平中学文化特征的课程改革之路,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与借鉴的价值。

课改行有路,遵路识斯真,希望建平中学课程创新与改革的路径与思考,能够给那些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与教育自身的规律之间苦苦探索的同侪有所启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平中学处于上海市重点中学的下游,教学质量、师资水平与当时的沪上名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此时的建平中学在学生课外活动上下功夫,相继推出了学生“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课外活动,尝试了“南京行”“长江行”以及“元旦通宵”“国庆通宵”等大型的综合德育活动。在当时,这些活动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学生自主、全校参与、有规模上档次,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增强了教师、学生的自信心和建平中学的美誉度,为建平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从发展历程上来看,当时的这些活动也成为了后来建平中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雏形。

从20世纪末到2003年期间,建平中学大型德育活动的活动方式、活动规模都有所固化。同时,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一阶段,建平中学重点创建了“值周班”“南京行”“国庆通宵”“星级教室评比”等综合德育活动,使得这些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流程更加清晰规范。同时,在学生中大力推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项目设计等体现建平中学文化追求的特色活动。另一方面,建平中学开始尝试“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和“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大力推进建平中学的选修课建设。可以说,建平中学的校本课程基本形态初步形成。

不难发现,建平中学的课程建设是在近30年的时间里按照一定的思路逐渐推进的,在推进的过程中完成了从经验型改变到体制结构保障的根本性变化,其中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深入思考。

建平中学课程创新与改革的路径

第一,“形散神聚”:理念的宏观引导保证课程建设特色鲜明。

首先是具有明确的课程发展理念和目标。在建平中学课程改革之初,设计者就非常注重教育理念对教育行为的指导作用。从“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这样比较宽泛的口号,到“今天我以建平为荣,明天建平以我为荣”这样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提法,已经彰显了办学者指导思想从学校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直到“规范+选择”“合格+特长”的理念出现,基本上确立了建平中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多种体验以及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教育立场,成为了建平中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设计范式。可以说,建平中学的课程改革一开始就具有了相当高的理论高度。至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则在理论的高度诠释了建平中学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建平中学始终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所创设的课程能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学校的办学模式。因此,建平中学课程虽然形式丰富,但是主题集中明确,充分彰显学校的育人目标。

第二,“先活动后课程”:课程建设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扎实有效。

建平中学的课程改革都有一个从“活动”上升成为“课程”的过程。纵观其课程建设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这些活动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的需求(这就使得活动具有了发展的根基);另一方面,活动的开放性,又让教师和学生的智慧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聚集(这就使得活动贴近教育的现实情况,具有极强的操作性)。除此之外,活动带有随机性,并不要求成体系,所以在活动开展之初,一切都是在尝试的过程中(这就使得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能够充分体验与思考,可以从战略的高度将活动过程、结果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思考利弊得失)。所以,当条件成熟,将活动固化为课程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做了战略意义的考量、初步经验的积累以及可行性的实验。同时,也让建平中学教职员工以及学生都做好了心理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工作,这样的课改路径比较适合校本课程的研发与构建。这种渐进式的变革,让建平中学课程建设变得更慎重,更合理,不会因为大规模的变革而引起各方面的矛盾。所以,建平中学的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花费了近30年的持续努力形成的。

第三,“建平范儿”:课程建设集中体现建平的办学模式。

“范儿”的意思就是“气质”或“范式”,是群体所主张的理念、价值、技术的集合。课程其实不仅仅是内容,更要关注实现的途径与方法。范式不同于“模式”的地方,在于“模式”更关注具体行为方式的一致性,而“范式”更注重行为动机和内在价值的一致性。比如,建平中学一贯倡导的“规范+选择”“合格+特长”的办学模式,具体落实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就是通过“分层走班”来体现其“规范性”中的“选择性”的;而在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则是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选择、对学习方式选择、对学习结果展示方式的个性化设计来体现的;在学生自主的选修课上,这样的“选择性”又体现为学生对学校提供课程的自主选择上——在课程的表现形态上各不相同,但所体现的“规范性”和“选择性”则是一致的,建平中学的课程建设坚守“范式”,摒弃“模式”,所以能够既个性鲜明又具有建平的特征。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样一种特性,正是凸显了课程实施过程本身的教育性,让建平的文化追求体现在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整个过程中。

从2003年到2010年,是建平中学课程结构初步固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建平中学提出了以“课程”统整整个建平中学教育的理念。在组织架构上,将原来的学生处、教务处合并成课程处,更好地协调学校的各项活动和课程。在此基础上,按照“领域、课程、模块”的思路,整体设计建平中学的课程结构。首先,对于一些具有品牌色彩的学校综合德育活动进行了课程化改造,成为了建平中学的校本课程。与此同时,也提出了“4S”的课程名称,作为统领其他课程的总称。同时,力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将走班制、学分制从制度上予以确认,成为建平中学建设中的“标配”。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专长,推进建平中学“选修课”课程建设,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2010年以后,进入了“4S+”的时代,在延续建平中学前一阶段课程基本框架的前提下,提出了品牌化、国际化的要求,使得课程种类、内容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课程结构更趋合理。进一步加大了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融合的力度,推出了“职业生涯体验”“国际领导力课程”等一系列国际融合课程。这一阶段,是建平中学课程丰富完善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更注重课程框架本身的调试,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和自适性,为建平中学课程的持续发展从结构上提供了保障。所谓“4S+”,实际上就是在原有的“4S课程”的基础上新开发的课程。在这里,“4S”不仅是建平中学校本课程的代称,同时也是建平中学课程建设模式的代称。

建平中学课程创新与改革的启示

第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课程创新与改革绝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平中学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至今仍在继续。这说明课程改革是一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事情,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都可能贻害无穷。建平中学课程改革注重从“活动”上升到“课程”的模式,是一种审慎的、科学的态度,这本身就是建平中学育人目标中的“科学态度”的集中体现。

第二,明确发展目标,由点及面,逐次推进改革。

建平的课程改革不是首先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方式,而是通过基于学生或者教师首创的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其外延、加深其内涵的方式,逐步形成课程的形态。通过积极挖掘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形成相互策应、相互关联的逻辑体系,像蜘蛛结网一般由“点”及“面”地构建起建平中学的课程体系,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而这一切的前提,则是教育目标明确,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这样才能够做到“形散神聚”,主题明确。

第三,应当追求“范式”的一致性。

“规范+选择”的基本范式,决定了所有课程都呈现出一致的范式,这一点是建平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的亮点。范式的核心是价值取向,虽然建平的课程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各有特点,但都体现出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正是这样,才使课程实施本身的教育价值得以彰显。

猜你喜欢
建平范式中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在多解中学创新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