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力,路 玲
大学生创业水平及帮扶探析
张振力,路玲
摘要:文章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客观分析当前形势,深入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创业反馈机制等举措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帮扶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发突出。就业规模、结构和质量已被公认为是评价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贡献率的核心指标, 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49 万, 2016 年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770万,再创新高,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大学生就业与否、就业好坏, 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幸福、高校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 而要解决高校的就业问题,如何提升及帮扶大学生的创业水平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客观分析当前形势,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帮扶助困机制,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完善就业创业制度,建立就业创业反馈机制等举措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帮扶大学生就业、创业。
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1.毕业生就业人数激增,岗位较少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趋于稳定,这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形成极大的矛盾。另一方面, 各机关事业团体单位面对市场竞争, 纷纷裁员,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只能接受一小部分的毕业生。当前国家实施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 的就业政策对大学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毕业生的自身素质、学历层次、所学专业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大学生自身经济条件不佳和整体就业难的双重因素, 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2.毕业生就业预期过高,有待调整
高校毕业生们从小担负着父辈们“出人头地”的期望,使得他们在择业时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的心态,大部分毕业生不愿留在地级以下城市工作,而更青睐于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一线大城市,倾向于薪资福利待遇优厚的企事业单位,但是一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这导致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受周围环境影响,90 后毕业生缺乏就业紧迫意识,对工资待遇预期较高,对工作时间地点要求比较多,不能看清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及时调整心态,落实工作岗位,最终错过最佳的就业时机。
3.毕业生综合能力欠缺,有待提升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还非常看重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由于高校毕业生有很多来自于落后的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教育资源条件相对较差,为了升学,他们在学习上刻苦勤奋,课业成绩比较优秀,但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使得他们在就业应聘时不能得到考官的青睐,处于劣势地位。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影响原因分析
据有关部门单位统计,近几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平均创业成功率大概是10%,而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是1%左右, 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部分学生对创业的背景环境缺乏基本了解,当然主要是因为部分大学生没有足够强的创业能力,另外国家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还有待于加强,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不完善。
1.对市场了解不足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市场运转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缺乏市场意识,对市场的整体把握不充分,不能准确地分析市场运作模式,在不符合市场实际的情况下开始盲目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如果市场环境突然发生改变,通常会导致这些贫困大学生创业者们不知所措,因而创业计划就会中途停止。
2.社会经验缺乏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社会经验不足,对市场的调研不够充分,尤其是他们刚毕业,经济条件差,接触到的社会资源较少,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大多选择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这些行业风险小、易操作、启动资金较低,但同时这些行业竞争也很激烈,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挫折,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3.创业能力欠缺
创业活动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创业者们具备相当高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决策、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大学生们个人的阅历、经验、知识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采用“合伙创业”的形势,找几个同学就开始创业,过程中牵涉的利润分配或权益归属会让简单的创业充满隐患,又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经验,最终造成创业中途流产。
4.创业资金缺口较大
创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资金是否充足,现实中,很多贫困大学生创业者是因为资金短缺而终端创业,由于缺少流动资金,后期项目无法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当前大部分大学生依靠学校创业基金补贴、家庭的支持、银行小额贷款等方式来获取创业基金,渠道单一、资金来源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5.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不完善
当前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大学生创业服务,服务体系中的创业教育刚刚起步,甚至没有教材,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现存的师资力量也跟不上高校创业教育的要求,大学生创业者们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指导,从而使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
三、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的途径
创业日渐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也关系到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发展,已经成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等教育的改革。创业是否成功,将直接关系到后来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长远来看,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一定影响,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作为培养创业人才的基地,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从教学上、政策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1.高校要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
由于成长环境的限制,大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相关的社会资源, 能为其所用的更加少之又少,为此高校可以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服务,例如可以为大学生举办创业设计大赛,提供奖励基金,并且为优秀切实可行的项目寻找合作企业,让学生的创业理想得以实现,增强自信心。 还可以让大学生进入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区,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策划、管理,为今后的创业打好基础。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高等院校必须具备一支具有高素质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设置独立的创业课程供学生学习。
2.政府要逐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活力,减少创业过程中的障碍,政府应该完善各种创业政策及优惠政策, 例如,给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地安家落户,在大学生创业前期提供创业机会、场地支持、技术支持等等,做学生创业的贷款担保人,对学生创业者创业期间产生的税费给予更多优惠;在创业中期及时给予相关的配套服务,即使创业计划不幸流产,政府也应该予以相应的补贴,以弥补大学生由于创业失败引发的经济损失。此外,政府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与舆论的作用, 宣传大学生创业成功事迹,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让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
3.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
在文化课方面,由于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做到勤学苦练,认真听课,所以取得高分并非难事,但是他们的创业实践能力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创业就会有风险,创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远远超出创业者的想象,大学生要有鉴定的毅力才能应对。大学生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创业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会创业的艰辛与乐趣。
4.高校及时反馈大学生创业活动
高校要派专人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跟踪
调查研究,建立大学生创业反馈机制, 对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寻找解决方案, 对高校提供的帮扶工作进行评估反馈,树立典型榜样,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项全民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并不仅仅是创业者一个人的问题, 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关注,需要大学生创业者本身、高校和政府的有机配合,不过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最终完成自主创业,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加波. 当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原因探究及对策[C].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1.
[2]张霞,等.基于创业企业成长的创业能力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1).
[3]曹中成,胡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研究 [J].继续教育研究, 2014,(2).
[4]王建强,胡军卫.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新西部,2014,(2).
[5]杨宇姣.构建高校大学生帮扶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J].考试周刊,2014,(1).
[6]王辉,朱健.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2).
(责任编校:孙咏梅,裴媛慧)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创业课题(JYB2015306);郑州航院2016年青年基金项目(2016103002);2016年郑州航院教研基金项目(zhjy16-42))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