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关雎》英译研究
——以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2016-03-16 15:52王玉芬
关键词:雅各关雎英译本

吴 炯 王玉芬

(楚雄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模因论视角下的《关雎》英译研究
——以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吴炯王玉芬

(楚雄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研究典籍英译至今还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以《关雎》为例,选取的是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这三个译本各具特色,由于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也各不相同。基于此,结合模因论,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对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模因论;关雎;创造性翻译;归化

0 引言

英国牛津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了《自私的基因》一书。书中首次提到了模因(meme)这一概念,用来描述一种类似于基因的人类文化信息传播的单位。模因存在于个体的思想中,可以在不同人的思想领域内传播。模因也可以通过翻译来传播。最早将模因论引入翻译理论研究的是Chesterman和Hans J.Vermeer。Chesterman将有关翻译的概念或观点以及翻译理论研究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memes), 如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和价值观念等。正如基因的优胜劣汰,一些模因的载体为大众所接受,广为流传,此模因就被保存了下来,并不断地被复制和传播。另一些模因则由于其载体的内容上缺乏影响力或者传播能力不强,最终被淘汰甚至消亡。

《诗经》开启了中国数千年来文学的先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神圣的经典。《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外许多翻译家都曾尝试着翻译过它,其中包括:理雅各(James Legge)散文式的直译(1871)、韦利(Arthur Waley)的无韵体翻译(1937)、庞德(Ezra Pound)的创造性翻译(1954)、许渊冲的韵体翻译(1992)和汪榕培的韵体翻译(1995)等。它的内容看似简单,可译者在准确传达原诗诗意的同时,又能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意象、音韵和节奏却不是一件易事。本文以《关雎》为例,选取的是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从模因论的视角来探析翻译策略的选择对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1 模因论及《关雎》英译本的研究现状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我国学者何自然他们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1]。

英国学者彻斯特曼(Chesterman:1997)在《翻译模因》一书中, 首次将模因论引入到翻译研究。他主张将翻译学作为模因学的一个分支。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他把翻译中所有的术语、观念和理论比喻成一个模因库,并将整个翻译史看作翻译模因的进化过程[2]。中国学者也在20世纪初开始将模因论引入到翻译教学和理论研究中来,如张莹(2003)、王斌(2004)、何自然(2005)、马萧(2005)、尹丕安(2006)等。

有关《关雎》英译本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兴起许久,学者们从多个层面分析对比《关雎》的各个英译本,如陈建中(1999)评述汪榕培教授的英译《关雎》;李玉良(2005)有关《诗经》翻译的经学特征的研究;李林波(2011)从《关雎》的多元英译看中国典籍外译的现状及问题;王克明(2011)从解构主义视角分析《关雎》的英译;张曦(2011)从目的论的视角研究《关雎》的英译本;焦年华(2012)通过对《关雎》英译的个案研究来分析译者的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银河(2013)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关雎》的两种英译本等。以上是学者们近年来对《关雎》英译本的研究概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关雎》英译本还是一个空白。本文将选取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从模因论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策略的选择对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2 模因在翻译中的传播过程

根据Francis Heylighen(1998) 的划分,模因的传播需要经历四个阶段。(1)同化阶段(assimilation):一个成功模因“感染”另一新的宿主,进入宿主的记忆要经过注意、理解和接受三步骤。注意意味着模因得有突出的地方吸引宿主的注意;理解意味着模因能被宿主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且与已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接受则是宿主主观上相信某模因并给予重视。(2)保留阶段(retention):模因要想得到复制必须在宿主的记忆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有机会感染更多的宿主。(3)表达阶段(expression):为了与其他个体交流,宿主把停留在记忆中的模因以某种物质形式予以表征,如图片、文本、行为举止、演讲等。(4)传递阶段(transmission):为了传递给其他个体,表达需要有形的载体或媒介,它们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表达不过于失真或变样,如演讲通过声音来传递,文本通过文字来表达,大众传媒和网络的发展促使信息的高效、广泛传播[3]。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翻译正是各国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通过翻译,将源语文化模因以各种形式传播给目的语受众。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是源语文化模因的被感染者和解码者,同时也是重要的传播者。译者在了解了源语文化模因之后,就成为了该模因的宿主,在他经历了同化、保留、表达阶段后将模因通过载体传播给新的宿主。读者通过译本(模因的载体)来了解源语文化模因,同样也要经历解码和感染阶段,然后成为模因的新宿主。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事实上也是一种将中国文化模因传播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关雎》英译为例,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种英译本。由于译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关雎》的源语信息理解也大不一样,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不同。由于所处的地域和时代不同,为了在目标语国家能吸引更多的宿主,感染更多的读者,达到复制传播自己的目的,模因要发生变异才能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然而,就这些英译本而言,有些能存活很多年,吸引越来越多的新宿主;另有一些由于满足不了某一特定时期读者的需求,最终因为缺乏生命力而无法复制、传播,最终走向灭亡。什么样的译本能让更多的新宿主所接受,在某种程度上,这与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有关。

3 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关雎》英译本中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在模因传播的初期,由于目的语和源语文化差异很大,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很陌生。由于缺乏对源语文化的了解,目的语读者无法对某些源语文化模因进行解码,使用归化翻译的译本将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化模因。然而,随着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他们将有能力来解码源语文化中更多的模因,此时,归化翻译将不能满足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需求,也满足不了源语文化模因传播的需要。异化翻译将成为模因传播的要求和趋势。另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他们会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他们的翻译风格和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也必将影响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本文选取了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来探讨,译者选择的翻译策略以及此种翻译策略对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3.1理雅各散文式的直译

理雅各共有3个《诗经》的译本:无韵体译本(1871)、韵体译本(1876)、选译本(1879)。1839年,理雅各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把基督教的教义更好地传播到中国,他决定先从了解儒家经书入手,他翻译了《诗经》。他认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与基督教神学有相通之处。在翻译《诗经》时,他并不看重它的文学审美价值。他明确表示:“我的目标是翻译出原文的意义,尽量做到不增加意思,也不释义。整个诗集并不值得用诗的形式来翻译。”[4]他的这一论断就决定了他在翻译《诗经》时的翻译策略。所以,在翻译时,他选择了忠实于原文内容的直译方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理雅各作为该模因的宿主,在了解了《诗经》的内容及文化背景之后,他将该模因的认知进行编码,译成英译本传播到一些讲英语的国家,他的翻译为后来的《诗经》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雅各的《关雎》英译本(1871)是无韵体的散文式翻译。理雅各把此诗译为颂扬“文王”“后妃”的赞美诗,是源于当时他参考《毛诗》进行翻译的。然而,近现代学者所推行的说法是《关雎》是一首求爱诗[5]。这就说明了模因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变异。于是,在不同时期,就会有相应的《关雎》英译本出现。

理雅各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是直译法。首先,他在语序上尽量模仿原作。如:“辗转反侧”,理雅各的译文是“On his side, on his back, he turned, and back again.”他把这四个字直译成了四个分句。再如把“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译为“Here long, there short, is the duckweed/On the left, on the right, we gather it”。此句译文的语序与原文一致,可以说字对字译。开头第一句“关关”是鸟叫声,理雅各将它直接音译为“Kwan-kwan”。

理雅各在翻译《关雎》时,坚持用最权威、最新的注解来作为翻译依据,但仍然有一些翻译欠妥之处。例如:他将“雎鸠”译作“osprey”,此处欠妥,“osprey”是一种鱼鹰,一种食鱼的巨鸟,一种猛兽。然而,此处“雎鸠”虽然也是一种水鸟,但在这首诗里是比喻情侣,如同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爱情的鸳鸯。所以,在此处用猛禽来做比兴是不妥的。

理雅各的译本直译过多,为了尽量忠实于原文,保留原文的意象,他的译文并没有采用归化策略,所以此译本作为该模因的载体在传播初期,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此诗文化背景的读者是很难掌握这首诗的真实意境的。另外,理雅各在翻译此诗时并没有考虑到原诗的格律、音韵、节奏等。随着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了解的进一步加深,他们将有能力来解码源语文化中更多的模因,所以,该译本也只能流行一时,而最终将被其他载体所取代。翻译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译文也在发生着变化。

3.2庞德的创造性翻译

庞德是英美诗歌意象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在翻译诗歌时,他习惯于在译文中添加一些意象,进行创造性翻译。与理雅各不同的是,庞德在翻译诗歌时,非常注重译本的文学性,他想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并与读者产生共鸣。他对原诗的再创作在呈现原诗美感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灵感。

他在翻译《关雎》时,保留了原诗的韵律,创造性地添加了一些意象,如《关雎》这个标题,他把它译为“Hid! Hid!”与诗文中第一行雎鸠的叫声相呼应,使用的是同一个词,用这个词一方面是模仿鸟的叫声,另一方面隐含了恋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叹号也用得恰到好处,体现出了鸟叫的欢快。“参差荇菜”,庞译为“reed against reed/tall on slight”他用高低起伏的芦苇来代替文中的荇菜,虽然跟原文的内容有所背离,可刻画出来的情景跟原诗的意境却如出一辙。

庞德的创造性翻译确实能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也能增添诗歌的美感,可译文的“忠实性”却有待商榷。该译本所承载的文化模因的传播要求新宿主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才能对该模因进行解码。另外,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已经有所了解,想要深入了解该模因的读者,此译本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该译本是否能感染更多的新宿主或是被其他的载体所取代还有待验证。

3.3许渊冲的韵体归化翻译

许渊冲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大家。在诗歌翻译方面,由于中国古典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合辙押韵。所以,他认为译诗时,既要做到工整押韵,又要达到境界全出。他还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翻译诗歌时,要做到音美、形美和意美。

在翻译《关雎》时,他注重保留了诗歌的特征。其译文的特点是整体上的忠实和细节上的再创造。译文不仅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意蕴,同时也再现了原诗的节奏、音韵和修辞等,注重体现诗歌的文学审美性。他的英译本长度与原诗相仿,诗义与原诗逐行对应。音律整齐,节奏明快,采用隔行押韵,再现了原诗的美感,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

许先生在翻译《关雎》时,选词也十分巧妙,如在翻译“雎鸠”一词时,选用了“turtledoves”一词,雎鸠是一种水鸟,在每年的求偶季节,成对的雎鸠就会双双出没于一些沙洲上觅食,并发出“关关”的鸣叫。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关雎是一首求爱诗,雎鸠就应该是成对出现的。许先生选用的“turtledoves”一词用得恰到好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斑鸠;二是指情人,正好对应了原诗的意境。并且,此处许先生使用的是复数形式,就表明了是成对出现,和原诗中使用的隐喻相呼应。至于雎鸠的叫声,许先生选用了“coo”这个词,“coo”用于描述鸽子的叫声,此处,许先生使用了归化译法,因为西方人非常喜欢鸽子。所以,这个词的使用让译文更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窈窕淑女”一词,许译为“maiden fair”此处欠佳,窈窕淑女指的是外貌好、品德也好的女子。所以,此处译作“fair”,意思不完整,并不是传统文化中所指的真正意义上的窈窕淑女。另外,“悠哉悠哉”一词翻译得也不太妥当,译做“So deep in love, so deep”,该译文并没有表达出男子当时追求没能如愿的心境。

在译文中,许先生部分采用了归化的译法,有时候源语文化中的模因可以在目的语文化中找到相似的模因,对潜在的宿主产生相似的感染。另外,许先生的译本保留了原诗的风格特点。此译文在传播过程中必将受到更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它所承载的模因也必将感染更多的读者。

4 结语

就《关雎》英译而言,有的译者注重译本的文化性,有的译者则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定位不同,他们选择的翻译策略也就各不一样。国外的汉学家多注重译本的文化性,希望将一些伦理、道德、宗教等价值观念融入其中。然而,国内的译者多注重译本的文学性,注重保留原作的格律、音韵及修辞手法。《关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在翻译时,应该尽量保留其文学特征,将其忠实地传播给目的语读者。在选择翻译策略上,由于译者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所以他们对源语文化的解读也不同。即使处在同一时代、同种社会背景下,由于他们各自的翻译风格或者翻译动机不同,他们对源语文化的解读也会不同。相应地,他们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也会不同。有的选择直译,有的选择意译;有的选择归化译法,有的则倾向于异化译法。他们作为源语文化模因的宿主,对模因的解码也将影响到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典籍外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通过译本的传播,将会把更多中国优秀的文化模因传播到世界各地,感染更多的读者,让这些模因得以传承和延续。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2]王灵芝.模因传播与归化异化翻译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2007,(5).

[3]Francis Hylighen.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A].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 (Association Internat. de Cybernetique, Namur),1998.

[4]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ith Preliminary Essays and Explanatory Notes[C].London: K.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td. ,1895.

[5]李林波.从“关雎”的多元英译看中国典籍外译现状和问题[J].外语教学,2011,(5).

责任编辑:李增华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4.065

2015-11-10

吴炯(1983—),女,云南曲靖人,在读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翻译。

I207.22

A

1674-6341(2016)04-0156-03

猜你喜欢
雅各关雎英译本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王韬辅助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过程考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黄雅各 不会音乐的健身教练不是一个好演员
清末辽阳李雅各教案始末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