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蓬,徐晓敏,林志淼
(1.河北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2.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省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靳蓬1,徐晓敏2,林志淼1
(1.河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00)
社区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在河北省获得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人为本,全员努力,找到具有本区域特色的社区文化建设的道路,以增强河北省文化软实力。
以人为本;社区;文化建设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进行如下勾勒: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不断的努力,自“十五大”以来提出的社会布局中,每次都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区作为社会区域特别是城市生活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内容。[1]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环京津的特殊地理位置,经济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级政府也力图使改革红利惠及全体居民,使其既享有丰富的物质文明,更在精神上得到提升。河北省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支撑,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一)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素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逐渐成为党和人民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分析了文化建设的新特点,“十八大”报告重申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强调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和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增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当前,河北省正处在社会快速发展与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成员的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导致他们心理压力增大。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庞大的城市新移民从农村源源不断进入城市。人们以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从不同的社会空间汇入社区,把不同的思想需求和情感诉求带到社区,社区逐渐成为各种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集中碰撞的单元。想居民之所想,忧居民之所忧,乐居民之所乐,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比如,河北省各地举办烹调、缝纫、剪纸、合唱等培训班,可以提高居民的工艺技能和文艺素质;宣讲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可以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公民意识;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保健水平,增强环保意识。[2]
(二)有利于营造社区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强调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单位和第一防线,最终会影响国家治理的整体格局。[3]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著作《社区与社会》中率先提出“社区”一词,认为社区是生活共同体,以地域、意识、行为以及利益为特征,社区既是社会的基础单元,也是社会的重要单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由于地域关系,居民在长期相似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滋养下,容易形成共同的认知和理念。当这些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理念被多数人推崇和认同时,逐步形成和优化的社区意识就成为该区域的社区精神。它可以代表一个社区的总体形象,具有凝聚人心、整合资源的功能,是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助推器和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的精神支柱。社区精神是社区的灵魂和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社区既是一个地域共同体,更是一个精神共同体,社区精神的弘扬和践行,有利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精神家园。社区应成为现代人真正的精神家园,培育社区精神是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水平的一种现实路径。[4]
(三)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公民的职业选择日渐丰富、自由,交往范围逐渐打破单位界限,“政治人”向“经济人”转变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开放的“社会人”,一元化价值观向多元化价值观转变,导致许多心理和社会问题产生。如随着近些年节能减排的需要,河北省部分钢厂煤矿企业压缩产能规模,进行人员分流,一些职工下岗自谋生路,离开单位的他们缺乏心理认同感;许多人在退休后往往无所事事,产生失落感。群众性的社区文化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的办法。社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居民增进联系,纾解身心,减少矛盾,形成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提升社区水平,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5]
总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日益富裕的河北省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成为他们的基本需求和客观存在。以人为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营造和谐美满、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推动河北省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区文化伴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而不断繁荣。但社区文化建设在河北省起步晚,起点低,历时短,经验少,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已成为阻碍社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亟须我们认真思考,妥善解决。
(一)相关政策法规缺乏
社区文化建设是提升社区素质的重要工程,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真正规范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关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工作内容、经费来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导处于缺失状态。在现实工作中,管理主体责任缺位、工作内容无绪;政府和社区的关系界定不清晰,政府引导社区的权限边界、社区自我管理的权利边界模糊,造成社区文化自治管理趋于行政化。社区“等政府指示、靠政府指挥”的思想严重,缺乏自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对于新的社区文化建设力量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引导,特别是社会资本如何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如何界定收益分配等问题缺乏具体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不利于社区文化建设规模的发展,不利于多重参与主体的培养。同时,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指导、如何实现社会文化资源共享等问题缺乏相应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政策规定,造成实际工作中经费投入匮乏,资源共享渠道阻塞,极大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6]
(二)活动经费缺乏
城市社区大多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一部分主管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解十分狭隘,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只不过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一些自娱自乐性的文化活动,因此在经费支持上力度不够,所拨经费只能勉强保证最基本的办公需要。对社区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导致经费严重匮乏,基础设施简陋,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狭小,无法充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些新开发的小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文化设施较为齐全,而一些老旧小区虽然大多地处城市中心地带,但是受土地资源紧张和租房流动人口增多的影响,相关设施一般较为陈旧、匮乏,难以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甚至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由于后续资金缺乏,不能更新设备,导致活动难以进行,造成社区文化场所长期闲置。
(三)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除了健身广场再无其他休闲设施,除了广场舞再无其他休闲方式,这是很多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现状的缩影。调查显示,受众普遍认为社区文化活动老套,没有新意,缺少真正的文化内涵和魅力;社区文化活动主要面向老年人,服务群体不够宽泛,居民缺乏参与的热情。而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社区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空洞简陋的板报宣传,随机散发的小报期刊,逢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一些文娱(体)活动,成为河北省各地许多社区文化活动的“三板斧”。在开展活动时,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缺乏原创性、针对性的节目,枯燥的社区文化生活忽略居民真实的内心需求,从而难以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7]
(四)专业人才匮乏
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管理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许多问题源于人才缺乏。调查显示,社区文化站普遍效益不佳,工作人员自我价值认同感较低,社区文化骨干人才流失严重;社区文化工作人员少、兼职多,甚至有些社区根本没有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各种原因,许多工作人员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另外,由于薪酬、发展机会、社会评价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工作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支撑社区文化工作开展的多数人为年纪较大、专业层次偏低的非专业人员。由于培训经费不足,从事文化管理的工作人员培训机会少,骨干队伍的培养力度、梯度建设不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难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档次和水平的提高。[8]
随着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存、生活空间逐渐移向社区,社区逐渐成为文化生长的一片沃土,良好的社区环境和氛围对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区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开始走进居民的生活,丰富发展社区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
(一)定法规,抓阵地
1986年,为了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民政部首次将“社区”这一概念引入城市管理,1991年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正式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正式启动社区建设试验。在十几年摸索的过程中,我国的社区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两种取向,一种着眼于基层政权建设,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承担社区综合治理职能;另一种强调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虽然在实践中都有成功的案例,但是主管部门不明确、权责不明晰、法律法规不健全已成为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首要因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明确规定和有力支持,迫切需要从国家法律法规层面明确规定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权责边界。一方面需要在法律上作出宏观对策表述,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作出微观对策选择。《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指出,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扎实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提升社区文化活动水平,主动优化文化发展环境。河北省各地各级政府管理者要深入基层,倾听居民的诉求,进而制定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建设规划。另外,各级部门应统筹协调、不断探索完善财政投入和人才保障机制,有条件的地市逐渐加大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广开渠道,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新路子。一些地区还可以在新建大批居民小区的同时,配建一批社区室内、室外文化活动场所,鼓励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体活动场馆等资源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社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扩大社区文化建设阵地。
(二)筹资金,筑保障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多数地方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配套文化建设,保证社区文化工作顺利开展。如前所述,由于长期以来,从社区建设一开始就没有对相关资金进行明确的规定,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也因各地经济状况不同而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许多社区特别是一些老社区建设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困境。许多社区文化广场设施、体育运动器材、群众活动场地没有专项维修资金,导致社区文化站建立容易但维护难。有的社区没有图书借阅室,即使有也是书籍陈旧,难以吸引居民借阅。针对这种情况,社区文化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不等不靠,敢于创新,多方筹措资金,积极联系属地的文化场馆,号召社区内学校将空闲的运动场定期向社区成员开放,这样既节约成本,又利用闲置文化资源,实现双赢。[9]一些政府投资兴建的活动场所,空闲时也可以转租给商业团体进行艺术演出,进行适度有偿文化经营,这样既利用闲置社会资源,又能满足社区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将其所得反哺社区文化建设。总之,社区文化建设要不断开拓创新,开源节流,做好资金和物资保障。
(三)强督促,育特色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才能使社区文化建设获得新活力。首先,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强化履行监督职能,认真督促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运行,将社区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各级目标考核体系,在源头上支持和推进社区文化发展。其次,社区文化建设部门要耐心、贴心、细心,深入一线生活,有意识地结合各地特色,积极筹划开发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产品。坚持老少结合,全员参与,积极扶植、引导和提升自发组织的、自娱的活动,争创品牌,同时尽可能吸引青年人参与。再次,坚持雅俗共赏,内容多样。社区文化活动最忌讳单调乏味,如果总是“炒剩饭”,就会难以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兴趣。社区文化活动应该注重社区成员不同层面的需求,既有“阳春白雪”的优雅,又有“下里巴人”的欢乐,最大限度地吸引居民参与,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四)重培养,抓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原动力。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优化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环境,针对不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在编制、工资等人们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上放宽政策、提高待遇。不断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最新专业知识,拓宽他们的职业上升通道,从而吸引大学毕业生投身社区工作,逐步实现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另外,重视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以社区内的文化工作积极分子为核心,紧密联系科教文卫等系统的专业人才,引导他们深入社区、关注社区、服务社区,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又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居民的要求。社区文化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辛的、细致的、持久的工程。河北省正处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期,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锐意进取,勇于担当,探索出一条适合省情、民情的社区文化发展新路子,为河北省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做出新贡献。
[1]中共中央党校教材审定委员会.马列著作选编(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26.
[2]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1.
[4]孟固.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0.
[5]郭学贤.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6]陈建新,李文彬,吴克昌.论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11.
[7]曲寿巍.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1:1.
[8]高贵如.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2:33.
[9]储水江.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4):43-46.
(责任编辑:刘奉越)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JIN Peng1, XU Xiao-min2, LIN Zhi-miao3
(1.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2.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3.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China)
Community culture as a part of advanced 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We should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and find a new people-oriented path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soft power of culture in Hebei.
people-oriented;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G720
A
1008-6471 (2016) 03-0036-05
10.13983/j.cnki.jaechu.2016.03.008
2016-06-24
2015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北省社区文化软实力构建研究”(编号:GH151051)
靳蓬(1972-),男,山东微山人,河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