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健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
姜健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高等职业类教育的职责在于为社会培育职业技术类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职业特色突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需求,对高职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没有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滞后、教学内容片面等都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此,应创新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路径,完善高职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就业导向;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学这一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而且还增加了满足以后就业良好身体素质需求这一内容。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方针,在注重学生未来工作的基础上切实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凭借健康的体魄在就业中占据有利地位。
就业率能够反映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而对于仍在学校学习还未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率也是他们将来的就业方向与就业保障,就业率甚至影响着一个高校的未来发展境况。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与技能,找到合适且满意的工作。这样的实际需求促使着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并在深入研究每一门学科的基础上构建教学模式,保证学生掌握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率。
体育教学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等。据调查,“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还没有在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得到发展与落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落后的教学观念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理念相对比较落后,体育教学的目的性也十分模糊。我国长时间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原有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被照抄照搬,教学考试成为了唯一的教学目的及教学评价内容,学生的就业需求被搁置在一边。落后的教学观念自然而然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健康的体质和健全的品质更是无从谈起。
(二)滞后的教学模式
弊端众多的传统讲授示范教学模式依然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普遍沿用,体育课程的内容及目标没有随着课程改革和学生需求而改进更新,这导致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导地位长期被传统教学模式所占据,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兴趣大大下降,而其就业导向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三)片面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课程教材的选用上,不少高职院校都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材内容陈旧、与学生就业指导相关的实用型内容缺乏等。这样的体育课程教材难以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仅仅依靠空洞乏味的体育理论知识或动作技能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实际问题。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与技能,健康的体魄与心态也是企业考察人才的重要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有助于学校将“体能胜任力”作为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职业岗位的培训有助于促进学生职业性体育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学生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有选择地进行科学锻炼,能够推动自身体育能力与评价调控能力的增强,如此一来,学生会凭借良好的体质本能和超强的心理素质在求职竞争中占据绝对有利的地位,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也随之提高,这对学校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创新教学理念
1.树立高职体育教学特色观。树立高职体育教学特色观要求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建立在就业的基础上。为了推动高职体育的发展方向深入至企业、岗位当中,首先需将高职体育的发展方向与社会进行匹配;其次,高职院校在展开体育教学活动时,需严格按照社会前沿工作岗位标准的要求教育学生,以培养学生步入工作阶段所必须具备的体能胜任力和不怕苦的毅力与良好的协同合作能力。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能够帮助学生在面临职场挑战时寻求到最佳的应对方式。此外,高职院校在展开体育教育活动时,应当将专业内容作为前提和基础,妥善安排教学内容并转变体育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推动高职体育教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2.树立高职体育教学人文价值观。要想使得职业教育中的人文价值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学生给予充分地关心与爱护,还要赋予体育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体育教学过程中举行一些合理的体育比赛有利于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定期的体育训练则对学生坚强意志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对此,体育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当仅仅是体育运动知识、技能,还应包括体育人文精神、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3.树立高职体育教学就业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并把就业作为发展的前进方向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教育目标,只有学生就业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才能够得到保证。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将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和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充足的体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价值。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1.体能素质训练是基础。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都属于90后,由于中学时期学业繁重而缺乏系统训练,他们极度需要科学、全面的体能素质训练,如此才会改变身体素质差、健康水平低的状况。如果在教学初始阶段没有选择合理的训练方式,学生很容易感觉疲乏,继而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要想切实达到企业岗位对人才身体素质的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一定要确立恰当合理的训练方式并将体能素质训练作为一项基础项目完成,例如每日早晨组织学生慢跑,从一开始的每日800米逐渐增加到每日1500米,慢慢培养学生的体能胜任力。
2.职业体能胜任力训练是主要目的。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压力,这些压力需要人们拥有良好的体能胜任力,即每天以精神抖擞的状态来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高职院校需将培养学生职业体能胜任力作为教学中的特色内容,具体训练项目可以从学生自己未来理想工作的岗位需求出发,教师指引学生严格进行训练,在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基础上促进就业率的提升。
(三)为体育教学选择路径
1.课堂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教学的有机结合。作为实现育心、育体的重要途径,课堂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应被充分发挥出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并重视学生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体育课堂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身体素质等,要想发展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个性,关键还要借助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如举行各项体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将课堂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有机结合。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和身体素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了体育锻炼中来,企业也对员工身体素质越来越重视。竞技体育是由专业运动员提供的高水平竞技表演,其与群众体育的有机结合,能够显示体育教学特色。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要增加体育设备、器材的投入并修缮维护学校体育馆的设施。
(四)完善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职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从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体育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创新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为体育教学选择路径,完善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新模式,以保证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为企业提供更多应用型的人才。
[1] 张明辉.解析以就业为导向视野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69-71.
[2] 陈静.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218-219.
[3] 杨岸亿.简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策略[J].运动,2015,(7):135-136.
[4] 仉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4,(6):54-56.
[5] 黄桂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J].雪莲,2015,(24):70.
2016-04-10
姜健(1973-),男,沙洲职业工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