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2016-03-16 12:45
河北职业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技能型设置院校

冯 伟

(南通工贸技师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冯伟

(南通工贸技师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随着国民经济及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于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当前劳动力市场仍存在十分突出的供需矛盾问题,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此可见,加快构建完善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刻不容缓。本文结合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对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供参考。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屡创新高,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2014年超过了725万。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将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关注。面对新形势,2014年2月,国务院经审议通过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201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就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对当前的战略性改革机遇期,笔者认为必须将加快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以求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国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加快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当前我国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仍处在初级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较多,如生源综合素质差,不少学生将职业院校视为高考落榜后不得已之选,因而学习动力不足;国家未能给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与保障等等。在笔者看来,主要问题仍源自于高职院校。

(一)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目标定位不科学

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属于较高层次的人才,无论在专业理论知识,还是专业技能方面均提出了较高要求,而技能型人才培养除了学历要求,还必须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部分院校未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仅将重点放在“专升本”方面,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致使教育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造成院校人才培养计划难以同社会及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接。高职院校毕业生只要获得两证,即可顺利毕业,步入社会,但其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仍存在很大的距离。企业为追求最大利益,在用人方面更关注的是其能力与实力,而非那一纸证件。当前,在毕业证等发放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区分标准,且当学生成功通过各种资格考试,获得各种资格证后,此类证件也难以对其受教育水平加以区分。这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应有的标准体系,而对于新职业技能而言,缺乏有效的人才技能衡量标准。

(二)课程体系设计有欠合理,课程内容有待明确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未充分考虑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专业对口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盲目设置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也不甚明确。不少院校照搬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未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及院校的差别。不仅如此,很多高职院校是在多所低等级学校升级改造之后形成,这导致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照搬之前的课程体系,加之师资配备、教学设备落后,导致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效不大。在课程设置中常常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学校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教学课程与行业特点、未来发展缺乏紧密联系,而有些院校过于突出“实践”教育,忽视了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在专业领域难以获得长足发展。

(三)人才结构不甚合理

行业结构的不均衡导致技能型人才的分布不均衡,对于该问题,虽然国家特别出台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在该转型过渡时期,还是要求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做到不懈怠。不仅如此,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面临着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某些职业技师中,初级技师较中级、高级技师更多,且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多数只具有单一化技能,缺乏多技能型人才。此外,传统行业技师数量远远高于新兴行业,多数技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技能,而掌握高新技术并能够熟练操作高科技设备的人才更是罕见。

二、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

分析我国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人才培养机制的偏差,而该偏差集中体现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思路同行业及市场需求间的差距,本应由高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就业时出现了“有需无求”。高职人才培养终极目标在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求高职教育活动必须紧密围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来开展。

(一)构建可行的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两方面。前者是专业及课程设置的基础,将培养目标细化继而转换为相应的课程。后者是对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结构的要求和规定,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方面。培养目标着重为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而培养规格则明确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就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必须着重突出高职教育的本质特点。一方面,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即以就业为导向,明确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化改革,满足专业需求。该定位明确了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之使命与重任,也将高职院校推向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技能型人才”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等人才,同普通技能人才也存在差别,就层次结构而言,技能型更“高级”。

就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而言,教育部所出台的《关于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高职生应具备足够的理论与专门知识,并掌握本专业具体工作所应有的综合能力。即除了需要考虑到工作岗位的需求以外,还应考虑到科技发展的要求,确保所培养人才具有工作发展所需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除了具有高技能以外,还具有覆盖面较广的专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具有解决突发性问题的能力与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

(二)完善内容方式体系

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确保高职教学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也是连接社会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纽带。结合培养目标,要求高职专业设置必须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市场。具体而言,要求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应从如下方面着手:(1)以社会、市场需求为依据。在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及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需要对社会及市场需求进行公正、合理地判断,可聘请企业领导、专家等,就当地技能型人才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就数据加以分析,对未来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规格、层次、数量等分别进行评判,再对专业取向及设置进行确定;(2)注重适当超前。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之科技发展速度迅猛,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日新月异,因而设置专业必须适当超前,并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时对知识、技能等进行更新、补充;(3)专业和企业相统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随时掌握最新生产、服务、管理动态,结合行业结构及时对专业设置加以调整。在设置专业前应成立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企业指导之下对专业进行科学设置,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同时,聘请足够的专业管理者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并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与设备等资源。

2.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生产、服务、管理、建设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因而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应形成以高等教育为基础,融合职业教育特点、满足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1)对于课程观而言,应以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作为核心,构建“多元化、整合化”课程观,既能融合各派之长,又具有普遍的适用性;(2)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贯通。就职业资格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工作能力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快促进“双证书”制度,推动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良好对接,促进高职教育日趋开放、灵活。通过制定完善的能力标准,明确课程、实践与覆盖工种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找到课程、实践的结合点;构建模块化课程,分别以理论、实践两大方面为主线,依据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模块进行划分,实现理论、实践二者的同步进行。具体而言,可设为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能力延伸模块三部分。其中,素质模块主要包括职业素质与文化素质两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使其具备足够的职业能力与终身发展能力;职业能力模块由两部分构成,即通用课程、职业资格证书两大部分,前者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后者以帮助学生成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特别是基础知识与技能应用方面,实现理论、实践的融合,从而达到增强技能的目的。能力延伸模块着重培养其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3)理论、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内容。结合模块教学内容,注重融合素质教育内容。(4)多元化教学方法相结合,加强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如理论实践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反馈式技能教学模式。此外,还应加强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训练,如“模拟公司”教学法等。

3.培养途径。采用校企合作培养途径,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校企合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如此,还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引导大家全面配合,同时,注重构建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发展机制,拓展校企合作新途径,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实践过程中,可采用订单式、工学交替式、“2+1”式合作模式,促进教学各环节的改革,继而培养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三)完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应覆盖教师队伍、教学管理与评价、实训基地等多方面,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设置实训基地。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培训制,并给予专款支持。另外,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向双师型教师提供一定的补助,还可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方面倾斜,给予一定的三、结 语

岗位与课时津贴等。同时,为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和物质保障,构建若干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实训基地,鼓励学生深入一线开展职业训练,锻炼自我综合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为了承担起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使命,高职院校必须加快教育改革,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师资配备、培养途径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完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其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确保其在高职阶段成功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成为一个有用的栋梁之才。

[1] 李志,徐涵.重庆地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1):14-19.

[2] 李玉静.澳、英、韩未来十年职教发展战略——以“首届中国天津职业教育国际论坛”为线索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21):219-222.

[3] (德)Wolfgung Brezinka(著).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成功:教育科学体系引论[M].彭正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Pat Forward.AEU Discussion Paper-Skills Short- ages,What Causes Skills Shortages and Trade Union Respouse to Skills Shortages[J].Idol Policy Paper,April 2005.

2016-03-15

冯伟(1987-),男,南通工贸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技能型设置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